天天看点

临泉董一言:小蛋壳雕出大“世界”!

临泉董一言:小蛋壳雕出大“世界”!

有这么一门神奇而特殊的艺术——在蛋壳上面作画。蛋壳虽小,经过精雕细刻,化腐朽为神奇,千姿百态,精妙绝纶,赏心悦目,非一般人所能做到。通过阴刻、阳刻、浮雕等多种手法,可以在蛋壳上展现精美的艺术形象。它融合了绘画与雕刻的综合技法,载体却是脆薄的蛋壳,具体来说,就是在鸡蛋、鸭蛋等一些禽类的蛋壳上雕琢成画,形成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这门艺术就叫做蛋雕。

临泉董一言:小蛋壳雕出大“世界”!

刀在轻薄的蛋壳上雕刻图案,这是绝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很多人都怀疑:怎么可能,鸡蛋壳那么薄,又轻又脆,刀还没放上去,蛋壳可能就碎了,更别说是雕刻图纹了。但是,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董一言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做到了极致。

蛋雕艺术家董一言是临泉县宋集镇焦桥人,自学蛋雕技术十余年。2016年,他在杭州G20峰会期间创作了一组20国首脑肖像的蛋雕作品而被媒体关注。很多网友评论,董一言手里的鸡蛋是有灵魂的。

临泉董一言:小蛋壳雕出大“世界”!

在董一言的作品中,不仅有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还有灿烂绽放的百花、童子抱鲤鱼年画、京剧脸谱、亭台楼宇、诗文字画等。他还能根据提供的照片或是图案进行雕刻,他的手好像有魔力一般,经过雕刻,普普通通的鸡蛋摇身一变,就成了工艺品,一个个毫无生气的鸡蛋壳,变得鲜活起来。

其实,每个华丽的作品背后,都是手工艺人的默默付出。在鸡蛋上雕刻,特别考验手工艺人的艺术鉴赏能力、绘画功底、雕刻功力与耐力。一件完美的蛋雕艺术品诞生,要在一个既薄又脆的蛋壳上精心设计、手绘、雕琢等七八道工序才能完成。

临泉董一言:小蛋壳雕出大“世界”!
临泉董一言:小蛋壳雕出大“世界”!

蛋雕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那时民间在婚娶、祝寿、生子时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慢慢地发展成了如今的蛋雕。

临泉董一言:小蛋壳雕出大“世界”!

来源:阜阳旅游

编辑:代明宇

微信关注:lqxwx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