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万不要把野餐想得那么美好,这背后的坑都不少

受疫情影响,没办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网上清一色的野餐po文,令潮姐颇为心动。这似乎是旅行的一种平替,可众所周知,某平台的滤镜那可不是一般的重。

所以,千万不要把野餐想得那么美好,这背后的坑可一点都不少……

1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正适合野餐。在朋友的邀约下,潮姐周末也加入了公园的“占地皮”大队。

说和做永远不可能是同一回事,想象和实际也可能是天壤之别。

复古的餐布、藤编的篮子、一片绿地、一捧鲜花,再配上颜色鲜明、种类丰富的各类美食……某红书上的野餐分享图美得像一幅油画,处处充斥着浪漫和夏日的气息,悠闲又不失优雅浪漫。

千万不要把野餐想得那么美好,这背后的坑都不少

可是,当我和朋友真实体验后才知道,野餐到处都是糟心事!

没有想象中的绿草坪,只有稀稀拉拉的枯草叶子。这也是野餐照片的饱和度都那么高的原因,环境不够好,只能靠调色来拯救。

或许是食物太诱人,又或许是餐布太鲜艳,我们“安营扎寨”不久就吸引了众多虫子。当苍蝇飞在我为仪式感而准备的蛋糕上时,我的内心无比崩溃!

满心期待的阳光和微风此时也成了减分项,前者把我晒得两眼发黑、浑身发烫,后者给食物吹上了一层灰的同时,还将垃圾吹得到处都是。

千万不要把野餐想得那么美好,这背后的坑都不少

拍完照、吃了东西之后,我们也只能坐在原地发呆,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涌上心头,不禁抱怨道:“我干嘛要坐在这儿?吃东西去饭馆不香吗?”

人前精致,人后狼狈,是对野餐的最好总结。

2

潮姐只带了餐布和食品都疲惫不堪,那些带气球、座椅、单车的人真的不累吗?

这些所谓的仪式感,是给生活添意义,还是给自己添麻烦?

野餐的本质,就是户外吃饭,追求的就是一种放松。当你带上繁琐的装备,设计复杂的主题时,这件事就变得有点形式主义了。

千万不要把野餐想得那么美好,这背后的坑都不少

吃饭看的是食物颜值,衣服穿的是明星同款,产品用的是网红“标配”……回想起来,现在的人追求仪式感已经成了习惯。大家总是喜欢仿照各类博主,弄一堆没有必要的东西,来堆砌一种华丽的精致感。

拿家居博主来说,他们家里的每一块地方都井然有序,镜头里的每一帧画面都干净悦目。

可你看久了就会发现,他们的精致生活,不是你能复制的。

3

我们大多是上班族,早九晚六,偶尔加班,哪有那么多时间享受生活?

他们可以把整张桌子铺上一层复古的桌布,每天摆放着鲜花、好看的咖啡杯、一两本杂志。

而我大概会在第一步就会放弃了,因为桌布很容易脏,洗起来也太过麻烦。而其他装饰物,对我来说也没有必要,浪费钱不说,还难打理。

千万不要把野餐想得那么美好,这背后的坑都不少

他们的精致,建立在“有钱有闲”的基础上,你要跟风拼装备,就有点花钱找罪受了。

再说了,博主发动态、发视频并不是纯粹的分享欲爆棚,说到底,都是为了带货。

他们嘴上说着“简单生活”,却在屏幕前想尽办法展示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熨烫机、自动挤牙膏器、内衣洗衣机、感应充电床头柜、气泡机……

千万不要把野餐想得那么美好,这背后的坑都不少

我不否认这些“神器”的作用,但问题是,这些都和他们所推崇的“去繁就简”相违背啊。

满屏的“必备好物”和“极简生活”放在一起,就像是“浪费”和“节约”放在一起一样矛盾。

这样的精致不尴尬吗?不形式主义吗?

不要掉进“镜头陷阱”里了,生活嘛,还是自己舒服最重要了。

(图片来自网络,请作者与本号联系,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