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文字的断章取义导致文字狱的疯狂侵蚀

作者:雨山书画谈

“清风不识面,何必乱读书”,这是招致清名仕徐骏杀身之祸的诗句,也是封建社会的文字狱代表之作。

汉文字的断章取义导致文字狱的疯狂侵蚀

“文字狱”,自古有之,清朝最甚,因为是满清入关,始终害怕被人瞧不起,江山不得稳固,所以拿文字作为武器,消灭蔑视大清的人士。康熙时的庄廷鑨《明史》案,在写明史崇祯朝历史时,对满人言辞不当,结果不仅被刨棺焚尸,他的弟弟廷钺也被杀;作序的李令哲和他的四个儿子也都被杀,残酷程度可见一斑。年羹尧的秘书汪景祺,隆科多的党羽查嗣庭,鄂尔泰的门生胡中藻,都是主子有事后,治罪门人都是文字方面写了"清明“之类的话语而被诛杀,有些牵强附会,无中生有。

汉文字的断章取义导致文字狱的疯狂侵蚀

文字的精炼是汉文化的特色,一字多音,本来一首好诗,被别用心思的人利用,怎么解读都能解释通这首诗的意思。文字不是罪,因为文字被处死,在现实社会看来不可思议,这种罪行甚至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导致大清落后世界300年之久的源头。

汉文字的断章取义导致文字狱的疯狂侵蚀

在大陆封建社会中,“文字狱”是封建专制独裁政治,不仅造成思想的沉寂窒息。而且背后隐伏着一触即发的社会危机。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孙中山先生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还是响彻云霄,打破封建体制,走进自由民主的现代社会,已经证明文字狱没有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