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前言:2022年几近过半,大多数新机都进步巨大

转眼间2022年已经快要过去一半的时间了,对于今年的手机市场来说,上半年的新机也已大量亮相。当然,如果你经常关注我们三易生活的相关内容可能已经知道,今年的新机发布情况与往年相比,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比如说在旗舰机领域,今年手机厂商普遍都采取了“分批发力”的策略。在年初先推出的基本全是主打性能表现、但在影像方面略有缩水的产品。而到了三、四月后,随着努比亚Z40 Pro、OPPO Find X5系列、vivo X80系列、荣耀Magic4至臻版等新机的登场,我们才迎来了一批真正的“年度影像旗舰”。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比如说在中端市场,联发科天玑8000、天玑8100明显取代骁龙870,成为了今年新的“神U”。而且纵观今年的中端机型还会发现,它们在影像设计上大多都有着明显加强。比如Redmi K50系列、iQOO Neo6系列都用上了主摄光学防抖设计,而realme真我GT Neo3、一加Ace等机型,更是使用了与旗舰相同的主摄CMOS方案。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除此之外,在游戏手机与折叠屏手机等细分领域,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亮相的新品普遍也都很有新意。比如红魔7 Pro就成为了史上第一款配备屏下前摄的游戏手机,而vivo X Fold也实现了迄今为止折叠屏机型中最好的折痕控制和最为出彩的成像质量。

然而当我们为这些新机的明显体验进步欢欣鼓舞时,却似乎忽略了一个曾经很受重视的细分市场,那些从数百元到一千元出头的“入门级智能手机”。

与中端及旗舰产品相比,今年的入门机很令人失望

2022年到目前为止,各品牌有没有推出新款入门级智能手机?当然是有的。只不过与旗舰及中端产品相比,“入门机”受成本制约,通常来说也确实不会专门去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所以很多消费者可能都不会注意到它们有发布,这本身并不奇怪。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但如果留心今年新发布的那些千元上下的入门级产品,则可能就会感觉非常的失望,甚至会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原因很简单,因为就在旗舰机和中端机普遍技术革新、体验进步、产品力(性价比)显著增强的同时,今年已经发布的入门级机型,却可以说是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原地踏步”。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出这种变化,我们三易生活选择了市面上颇具代表性的四个手机品牌,对他们在2022年已发布的旗舰机、中端机、入门机的配置变化,进行了仔细的对比与分析,并汇总为了上面这个表格。

在这个表格里就能明显看出,无论是哪个品牌,2022年的旗舰机与去年相比在性能、显示效果、影像配置方面,普遍都进步极大。相比之下,四家品牌的中端机型也有所进步,但大多就没有旗舰产品那么明显了。而到了入门级市场,几乎所有品牌都选择了“摆烂”,不仅少有显著的改进,甚至还出现了2022款新机在某些配置上相比2021款明显退步的情况。

供需两端皆乏力,入门机既没法造、也没人买?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这个问题本身其实并不复杂。说白了,背后无非还是涉及到三个关键的因素,一是供应链的状况、二是产品销售情况,第三则是设备本身的研发和制造成本。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首先从供应链层面来看,大家都知道目前各大SoC厂商基本上每年都至少会推出一代旗舰平台的更新。比如高通的骁龙平台从骁龙855时代开始,都已经是每年更新两次之多。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相比之下,中端SoC本身更新就会慢一些。比如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骁龙7系,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的新型号778G Plus本质上还是基于老款的官方超频版本而已,真正的次时代中端SoC至今还未亮相。所以这也造成了联发科天玑8100/天玑8000,在中端市场非常吃香。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然而与中端平台相比,入门级芯片的更新节奏就还要更慢一截。就拿联发科的入门级产品线来说,天玑700是2020年推出的产品,到了2021年,联发科方面推出了一款名称上看起来很唬人的“天玑810”。但实际上从其内部型号和硬件规格上看,天玑810与天玑700的区别,也仅仅就只有制程从7nm升级到6nm,CPU大核主频从2.2GHz升级到2.4GHz而已,基本可以看做是变化不大的“官超版本”。同样的还有高通骁龙480和骁龙480+,也是仅有CPU大核主频略微提升、其他的基本没变。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市场上的总销量在下滑,但是主流消费者购机的价位和销售额却在上涨

其次,目前越来越多的数据都表明,入门级市场的换机周期正在不断拉长。但相比之下,整个手机市场最主流销量区间的均价却又在不断提升。这是什么概念呢?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入门级机型的消费者已经“躺平”,不怎么想要换新机了;但与此同时,中端、中高端,乃至旗舰机型的主流消费人群,换机欲望则依然强烈,而且还在不断地追求更快更好的产品体验,并愿意为新品多花钱。

高价高质成为市场主流,入门机或进一步被冷落

如此一来手机厂商会会作何选择,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们当然会投入更多的资源给顶级产品,用更高的成本去自研芯片、自研技术,在中高端乃至以上级别的产品中创造更多的体验差异点,来让那部分本就舍得花钱的消费者购买自家的新品。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厂商花了大价钱给旗舰机研发的新技术,越来越不可能下放给入门级产品

然而这种做法同时也就会导致,进步极大的新配置和新技术,研发和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这也就进一步意味着,这些新配置、新技术更加不可能被“下放”到入门级机型上。

都2022年了,入门机还被排除在技术进步之外?

于是乎,一方面上游的芯片厂商不给入门级机型推出进步很大的新主控,另一方面入门级手机的目标用户现在不愿意换机,再加上手机厂商的新技术研发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无法用到低端产品线上。这三者相互之间的作用,也就导致了目前所看到的、中端乃至旗舰产品快速进步、性价比显著提升,但更便宜的入门级机型却反而“原地踏步”,甚至还有所倒退的现象。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再一次证明了“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很多时候未必是最便宜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