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作者:萌大绿

每天冲咖啡喝咖啡研究咖啡香,偶尔也可忘却那些关于风味、香气、酸甜的理解,换个脑来听听关于咖啡文化的趣闻轶事。

鱼需要水共欢,咖啡需要杯共舞。您了解手中的杯子究竟是怎样来的吗?

今天又来聊杯子了,你知道马克杯的名称由来吗?你知道很久很久以前,马克杯曾经跟巫婆有关系吗?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今天我们来八卦一段马克杯与欧洲巫婆的黑历史。

从前有个杯子叫马克

1

在谈到巫婆与马克杯的关系前,首先,要先来讲一下MUG这个字的起源。

马克杯不是一个叫做MUG的人发明的,MUG这个字也不是英语原生。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粗陶制Mugg,瑞典史泰登历史博物馆藏

从字源史来考证,据信“MUG”这个字,源于欧洲古老的诺曼人民族,及日耳曼民族的用语。

诺曼人就是今日北欧人的祖先。在15世纪左右,Mugge(丹麦语)或Mugg(瑞典语)都是用来形容一种宽大的圆桶形水罐,带有手柄,通常没有盖子。

MUG其实是最广义的装水容器名称,演变到后来,因为杯子内装的内容物容量不同,这些容器水杯有了各种各样的新名称,脱离了只是使用MUG来称呼。

所以大概在14到18世纪,我们更常听到其他形容马克杯的名称,而不是MUG这个字。

马克杯早期有很多名字

2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575年盐釉粗陶杯

现在我们所熟习的马克杯形状,是源自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酒杯,它们的尺寸与现代常见的270-370毫升版本,有很大的落差。

在15-18世纪,出现下面这些早期的马克杯,材质可能有银、锡、玻璃、彩陶、盐釉粗陶、瓷、木、皮革等。

一开始粗陶的杯子比较多见,但渐渐因为容量,造型与材质有了差异,马克杯的名字也开始不同。

金属有盖马克杯-Tankard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9世纪挪威木制Tankard

Tankard是一种啤酒杯,Tankard这个字眼最早在13世纪指木制容器,后来这个字发展为饮用容器的名称。

从16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末,这种杯子有各种材质,可能是木质,陶,皮革,或是玻璃,但是更多常见的是以锡或银来制作。

Tankard流行于北欧,德国、英国与美国等地,主要用来装一品脱以上容量的酒。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680年德制锡镀金Humpen

Tankard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有盖大杯,德语另有一个名称,叫做Humpen。

Tankard的容量必须超过一品脱,这是英制容量单位,大约等于590毫升,因为锡与银用来装酒容易导致中毒,到了18世纪英国人把它换了材质也改了名。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英王乔治三世时期的银制Tankard

粗陶有盖马克杯-Bear Stein

Bear Stein得名自Tankard,只是更强调以粗陶(stoneware)为材质制作,Bear Stein这个英文字在1855年之后才有。

Stein其实是德语就是石头意,英文这个字源于德语,只是德国人更爱用Humpen称呼它。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8世纪德国彩陶杯

有盖杯的发明,主要是因为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黑死病猖獗,为了避免饮料被落入的病菌污染,所以发明了顶盖。

不论是银锡制的Tankard还是粗陶制的Bear Stein,它的容量都是半升。更大可装一公升酒的杯子另有其名。

一公升的马克杯-Maßkrug

最后一个与Bear Stein或是Tankard容易搞混的,就是德语的啤酒杯Maßkrug。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超大马克杯

这个字专门指可以装一公升或更多容量的酒杯,它通常是用玻璃制造更多,是现今南德啤酒节指定款式。

马克杯(MUG)本指一种广义的饮水容器,但是中世纪的水就等于啤酒,所以欧人设计各种酒杯。

那时候没有人敢喝真正的水,因为从14世纪开始就盛行黑死病。马克杯与巫婆有关系还拜酒之赐。

马克杯与黑死病

3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黑死病自14~18世纪为害欧洲

黑死病是由老鼠传播病菌,但是传播的途径与老鼠隐藏在下水道,污染水源有关系。

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的饮水是被污染的,净水设备缺乏,最安全的饮水来源就是经煮沸杀菌,含有酒精的啤酒。

这是我们刚刚介绍各种早期马克杯都是装啤酒的原因。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8世纪画作,英国乡村啤酒馆桌上的马克杯

女酿酒师被诬指为巫婆

4

那巫婆与马克杯有啥关系?欧洲巫婆盛行的年代,与黑死病差不多时间点。

巫婆的认定,与当时女人以酿酒为职业的历史背景有关系。

下面这张图是创作于1510年的巫婆木刻画,左边这个女人手上拿着一个非常大的杯子,那个杯子内的液体就是酒。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510年巫女木版画

黑死病是一种天灾,它流行的年代,人没有知识,以为是受到一种咒诅,然后就怪东怪西,疑神疑鬼。

而一群以“酿酒为职业”的妇女,就因为其穿着,举止看起来神神秘秘,每天没事在厨房后院熬一锅不知名的东西,而很容易被栽赃诬陷为巫婆。

下面这幅画的创作年代是1624年,画作的标题是“alewife”,ale就是现在我们讲的艾尔啤酒,它是一种无啤酒花酿制的麦芽酒,Alewife就是指酿造这种艾尔啤酒的女人,他们通常是家庭主妇,所以称为Wife。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624年木刻画,酿啤酒的妇人

女性成为酿酒师的原因

为何女性成为酿酒师?

原来,在黑死病流行的欧洲,因为水会被病原体污染,不能生饮,而啤酒的制作法可以消毒杀菌并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啤酒还富含热量,在没钱的社会阶级人士,无法喝得起牛奶,就将啤酒当作热量来源,大量饮用。

因为每个家庭,不论大人小孩都需要天天喝酒,自然不可能外购,因为经济负担太重,所以每个家庭都私酿啤酒,于是家庭主妇自然成了酿造师。

酿酒师服装与巫婆撞衫

中世纪刻版印象的巫婆穿着,其实就是以女酿酒师服装为蓝图。为何好好的酿个酒,会被诬陷为巫婆?

原来这是父权社会的遗毒。

当时多数的女人私酿啤酒,仅限提供家人饮用,但是有些行有余力的妇女,则可以把她酿造的酒外卖,这些女人一般的外出穿著如下图。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793年,英国酿酒老妇

大家看一下上面这张图,这是18世纪末的一张画作,标题也是酿酒妇(alewife),但是大家是否觉得很眼熟?这穿着打扮不是跟我们印象中的巫婆很像?

数个世纪以来:一个戴着尖顶帽,待在大锅旁煮着不知名液体,拿着扫帚,端着啤酒杯的老妇,就常被误解为可能是女巫!

这真的是很大的误会。这本只是一位酿酒的妇人,她必须要每天拿着研钵和杵,将麦芽浆和桃金娘的棕色糊状物一起放在大锅熬煮。

因为老鼠会偷吃酿酒的谷类,所以妇女酿酒师需要养猫防鼠。

妇人需要她需要在后院拿着扫帚不停打扫酿造后的大麦和燕麦等谷类碎屑,一直等她酿完了一锅,她会把扫帚放在门边,然后换了衣服出门卖酒。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720年骑扫帚的女巫画

其实酿酒妇人带着帽子的原因,是因为在16-17世纪,帽子是女性的一种时髦外观。

通常有余酒可以外卖的家庭主妇,是经济上比较独立的妇女,帽子是一种财富的标志。

巫婆都带着她的马克杯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5-17世纪猎巫高峰很多女人被吊死

在商业酿酒于18世纪末问世以前,卖啤酒赚来的蝇头小利,男人是看不上眼的。所以早期都是女酿酒师。

早期的妇女本没有外出工作的能力,除了酿酒因为男人不爱让给女人,一般女性是男人的附属品。

那些有办法靠卖酒赚钱的女人,某种程度有独立性,不用依附男人,女性独立自主这件事在当时的父权社会是不被容忍的。

所以许多女性被诬赖成巫婆而吊死,特别是那些经济独立的女人。法国的圣女贞德也因为太独立能干,而被指为巫婆吊死。

因而在14-17世纪左右的猎巫高峰期,巫婆装扮特征之一就是拿着“马克啤啤酒杯”。这种状况一直到18世纪,酿酒行业回归商业化经营,家庭私酿消失,酿酒成为男人的工作,拿着啤酒马克杯的女人才免于死亡威胁。

啤酒马克杯与咖啡马克杯

啤酒

5

最后我们要来讲咖啡几时装入马克杯了,如上面的介绍,早期的马克杯容量超大,不太可拿来装咖啡,因为咖啡在还没有大量被殖民地种植成功前,是昂贵的商品,不可能大口饮大量消费!

所以在16-18世纪咖啡刚开始在欧洲盛行的年代,咖啡杯的造型多数是瓷制有耳小杯,绝对不是马克杯这种粗陶或是大容量的造型!

从前从前,欧洲巫婆带着她的马克杯飞啊飞

图:16-18世纪的咖啡杯造型很秀气

那马克杯几时成为咖啡杯的标准版之一?这是等到19世纪后的演变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