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作者:深度解读局

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而印度只有298万平方公里,按道理,我们的耕地面积应该完爆印度,但事实上,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地势海拔陡峭或荒漠化严重的无人区,而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却以平原为主,沃野千里。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根据2021年统计的最新数据,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9亿亩,折合算来应该是121万平方公里,比2016年减少了1亿亩,而印度近几年来统计的耕地面积约为159万平方公里,约比中国多出30多万平方公里的耕地。

而且印度位于热带地区,常年受到热带季风的影响,温暖湿润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只能种一到两季水稻,但是在印度大部分平原地区每年都可以种植三季水稻,这就是自然方面的优势。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印度和中国都属于世界人口大国,且在人口总量方面无限接近,按理说,上天给了印度这么好的农业发展条件,也就给了印度自食其力的潜能,但在1949年前后,中国粮食产量就和印度拉开了距离,而且是几乎两倍的差距,虽然中间偶有波折,但总体来看,截止到目前,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粮食产量差距是比较恒定的。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中国2020年的粮食总产量为6.69亿吨,稳居世界第一,而印度仅有3.62亿吨(当然凭借这个数据也能排在世界前三),数据一对比,差距就很明显了,又是熟悉的两倍差距。

粮食自古以来就涉及到国家安全,自然也没有哪个国家会忽视这个问题,相信印度当局也不会,但是,印度明明拥有耕地面积广和自然条件突出的优势,为什么粮食产量老是追赶不上中国,是印度的“洪荒之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还是另有其他难言之隐?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印度产粮后发力不行的真实原因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朋友说,印度粮食产量跟不上国民需求是因为其工业基础实在太薄弱了,俗话说,工业反哺农业,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少不了化肥,农药以及一些高科技的使用,但这些刚好是印度最稀缺的东西。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玉米种子在播种前进行的包衣,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部分病害

工业影响农业肯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裹着红粉的玉米种子,其抗病,抗虫性肯定要比没有裹着红粉的玉米种子强,这就是工业改善农业的一个重要体现,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我们也面对着一穷二白的国内实际现状,可这个时候已经和印度拉开了几乎两倍的粮食产量差距,说明工业并不是影响印度农业健康发展最根本的原因。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另外,还有人指出,印度农业后法力不行可能与其土地制度有关,印度前后虽然也经过了几次土改,但收效甚微,像佃农现象以及一些根本就没有自己土地的农民还有很多,这些在无形之中也就影响到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提不上来似乎也就说得过去。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但是,在1949年,中国的第三次土改还没有完成,但那时中国的粮食产量就已经达到了1.13亿吨,而印度只有0.63亿吨,这刚好也能说明,土地所有权问题和工业发展情况确实能够影响到农业产量,甚至有时候能够起到决定作用,但其并不是拉开中印两国粮食产量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自1949年以来,中印两国就开始按照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行走,中国后来印发的中央1号文件几乎都是关于解决现有三农问题的政策方案,而印度前后也经历了农业绿色革命。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总之,两国都是在农业发展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但时过境迁,印度和中国在这方面的差距依旧没有改变,还几乎保持着两倍的恒定值,说明影响这方面最主要的不是人为因素,而是某种不可抗力因素,那就是自然。

接下来我分析的这个原因,可能会突破很多人现有的认知,那就是关于印度干旱的问题,上天给印度农业打开了一扇窗确是事实,但同时也为其关上了一扇门。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我们印象中的印度,处于南亚四大陆,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丰富应该是基本操作,但别忽视了另一个常识,降水量再丰富的印度也躲避不了高蒸发量,热带季风气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温。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在此有必要科普一下热带季风气候,被热带季风气候支配的国家或地区,一年实际上只有两个季节,旱季和雨季,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大于1500mm,而印度北部又有一个无法逾越的天堑——喜马拉雅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使雨水几乎全部落到了印度本土上,所以,印度雨季洪水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事情,这也算是对农业的一种摧残吧。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我们再来看第二点,热带季风气候往往伴随着高温,年平均气温为20度左右,最冷月份往往也能达到15度以上,温度高蒸发量自然也就提上去了,雨季湍而急的雨水出了部分渗透到地下之外,大部分都随着河流最终流向了海洋,到了非雨季,尤其是到了历经秋冬蒸发后的春播季节,有限的水资源和高温环境能够直接压制农作物的萌芽率和出土率。

当然印度也并不是每年都有旱情,但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成为了控制印度降水量的生死门,如果当年西南季风来的时间稍晚点或者势力比往年有所减弱,一般都会出现大面积甚至是全国性的干旱,这让印度叫苦不迭,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印度人民只能抽取地下水用作生活水源。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比如2019年,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就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其首府金奈境内的四座大型水库趋于完全干涸,大量居民的生活水源要么是地下水,要么就是当地政府从数百公里之外用水车运送过来,而

印度公共厕所为什么少且卫生条件总是让人诟病?当地政府不愿意投资可能也是一方面,但主要原因就是没水,水资源实在是太珍贵了,生活用水还勉勉强强,可能有人说印度有一条著名的恒河,靠恒河灌溉难道不行吗?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但你要翻开印度地图就可以看见,恒河盘踞在印度北部,中部和南部根本就无法享受到恒河带来的福利,不像中国,北部一条黄河,南部一条长江,其中密密麻麻的支流构筑了一套错综复杂的水利网。

印度农业部长拉达莫汗辛格就曾表示,不能将印度粮食生产后发力不行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农业技术不行,干旱对印度农业生产的影响甚至不亚于农业技术。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印度每年下种的时间大概是在6月份,而且必须等到季风的如期到来,如果季风有所延迟,那么其播种的时间也得往后同幅度延迟,否则就得面临减产,甚至是绝收的后果,如果当年西南季风带来的雨水远不及往年丰富,就会出现大面积减产。

所以印度农业完全成为了一个靠西南季风吃饭的行业,为了缓解这种症状,印度政府最先想到的就是大力新修水利工程,靠水利工程储存水资源。

耕地比中国多且自然条件优越的印度,为何粮食产量赶不上中国?

但是,水利工程往往只能改变局部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但大范围甚至是全国性出现干旱情况时,水利工程能够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而且修筑水利工程也需要较强的工业基础,搞不好就可能在雨季提前决堤,造成二次伤害,技术和强大的财政支援,这些都不是印度最具有的,因此对农业的影响也是最深刻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