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傅作义大女儿,为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过得怎么样?

作者:方圆教

傅作义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作为中国现代军事家、国民革命军将领、抗日名将,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故事直到现在还流传在大家的耳边。甚至在后来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在他的努力下,北平才得以和平解放。

然而在我们不了解的背后,还有一个人虽奋战在二线,但是也为解放北平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人就是傅作义的大女儿傅冬菊。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傅作义和他的大女儿是如何解放北平的,傅冬菊建国后过得又是怎么样。

傅作义大女儿,为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过得怎么样?

傅冬菊

01、军事才能极高的父亲

傅冬菊的父亲傅作义,1895年出生于山西运城市荣河县。1905年进入了县立的小学堂读书,他的成绩十分优秀,各科考试都名列前茅,老师都以为他今后会成为一个搞文化的文人。但是当时的社会动荡,时局纷乱,看着百姓苦不堪言的生活,傅作义深刻地意识到当前正值民族危难之际,于是他弃笔从戎,报考了军校。1910年傅作义考入太原陆军小学,从此他的人生就注定通往战场上了。

在军校的学习,让他受到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刻影响。次年辛亥革命爆发,傅作义也跟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15年,傅作义以优异成绩从学校毕业,直接就升进了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在校期间,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启发,毕业之后直接返回家乡,毅然决然地选择报名参军。

在军队中的各种模拟战斗和演习中,傅作义不仅能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能帮助其他的队友,指导员发现了傅作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优秀的领导能力,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于是在1924年傅作义就被升为了团长。同样也是这一年,傅作义的长女傅冬菊出生了。

傅作义大女儿,为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过得怎么样?

傅作义

02、出生在战争年代

傅冬菊是傅作义的第一个女儿,傅作义对她宠爱有佳。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很多女孩子都在家里学做家务不让上学读书,傅冬菊却被家里人安排到了最好的学校。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她,新思想觉悟也很高。

由于傅作义的身份特殊,常常需要外出或者上战场。纵然再不舍,也只能让女儿跟着妻子在家中过着安定的生活。而自己走出家门,走上战场,为国家战斗。

后来傅作义所处的晋军被划入到了蒋介石的麾下,傅作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员了。抗日战争来临,国共两党决定展开合作,共同抵抗外敌的侵入。傅作义毋庸置疑奔赴战争前线,他带领着军队杀敌无数,热血挥洒在战场上。将士们也在傅作义的鼓舞之下,直奔战争前线,奋勇抗敌,傅作义带领着这些将士们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时傅作义的爱国之心得到了无限的激发,他一心只想保卫我们的祖国,保护人民的家园,给万千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但是蒋介石为了一己之利一直抱着消极的态度应对这场战争,傅作义等爱国人士对他的一行为十分的失望。

03、思想的启蒙

战争愈演愈烈后,傅作义为了保护好家人的安全,携全家转移到了重庆。这个时候的傅冬菊已经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得年纪了,来到重庆之后,她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她也正在亲身感受着外敌入侵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她亲眼目睹着战争为人民带来了怎样的迫害。她对蒋介石这种无情无义的行为也十分的气愤,她心中的爱国情怀在此时此冉冉升起。

她身为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女儿,并没有因父亲的身份儿而沾沾自喜。反而她不愿让父亲的光芒照着自己,并且她十分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她积极进取,有上进心,学习成绩也很优秀。

1941年她考上了南开中学,读书期间她的遇见了一些共产党青年们,她被他们那种真心为了国家的崛起而奋斗的精神打动,思想受到了启发,于是她决定加入中共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号角社。

傅作义大女儿,为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过得怎么样?

次年傅冬菊考入昆明西南联大,攻读英语专业。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后来被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吸收为“据点”成员。进入地下党后,傅冬菊开始全心全意的做着党内的工作,尽管这份工作性质十分的危险,但是她依然是冒着生命危险获取敌人情报。

由于她的身份特殊,父亲也在国民党内部有一些影响力,因此她能获取不少别人得不到的国民党内部情报。但是她却没有私心,把家庭和信仰分的很清。她将了解到的全部情报都及时提供给中共地下党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次扭转党内的危险时局,挽救了不少共产党人的性命。

04、加入党组织开始编辑工作

在为共产党工作的期间,傅冬菊逐渐感受到了党内气氛的和谐美好,同志之间友好团结,就算是在物资十分匮乏、时局十分险恶、被国民党多次干扰破坏的情况下,共产党依旧顽强地与敌人展开对抗,真正设身处地的为人民和国家着想,共产党这种精神一直感动着傅冬菊。

一直以来她也没有将自己的信仰和当前工作给父亲说,为了保护父亲的安全,她也一直对外隐藏自己在党内的身份,一个人默默地完成组织给自己的工作。

后来,傅冬菊从学校毕业,来到天津大公报社担任副刊编辑,以“傅冬”作为笔名在报社内投稿文章。她的文章主要都是宣扬一些新的思想给大众,由此激起青年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后来虽然抗日战争结束了,但是社会并没有因此安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了自己的阴谋可以达成,试图挑起内战。这时候傅冬菊也没有闲着,她刚好利用自己的职位工作,当即就写文章声讨谴责蒋介石的行为。没想到蒋介石依旧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和谩骂,毅然决然地发起了内战。

傅作义大女儿,为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过得怎么样?

傅冬菊一直没有放弃对蒋介石的批判。此时她甚至已经不顾自己的安危和处境了,在杂志中用露骨的语言,激烈地对蒋介石展开声讨。共产党员们都被她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了,给予她高度评价。

终于在1947年傅冬菊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父亲知道了女儿当下的政治倾向,并没有加以干涉。虽然两人在立场不同但是二人互相尊重对方的信仰,还能很友好地各抒己见,虽然避免不了一些看法、想法、主张的不同,但是傅作义从来没有强迫女儿改变想法。

05、劝父解放北平

战争还是如期而至。辽沈战役中,傅作义作为华北地区的将领,带领国民党军队奔赴战争前线,给我军带来不少困难。当时的北平处于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傅作义任重道远,奉命上级死守这块极具重要意义的土地。

大家都不想让战争发生,因为一旦挑起战争最受苦的必定是百姓。因此为了保护百姓利益,大陆共产党想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收复北平。组织知道傅冬菊是傅作义的大女儿,对她也是十分宠爱,因此找到傅冬菊希望他可以说服父亲。在国家安危面前,傅冬菊顾不上父女情分,接到任务后,直接就跑到北平去找到父亲。

来到北平后,傅冬菊十分坦白地向父亲表示了自己的来意。其实傅作义内心也十分矛盾。作为一个目光长远的优秀将领,他又怎么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他也想让老百姓过着和平的生活,他也不想让战争发生。但是一方面是自己的使命,一方面是自己的信仰,他夹在中间很为难,但是他也深深地清楚两者必定舍弃一个。

傅冬菊看着父亲有所动摇,于是多次来找父亲和父亲深入交流,还把自己写的一些文章刊物给父亲看,从大局观的角度跟父亲分析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她知道父亲也是爱国人士,有情有义,也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抗战英雄,她将自己接受的新思想告知与父亲,给父亲普及了关于共产主义的理念和目标。

其实在曾经和八路军合作抗战的时候,由于工作需要,就常常与共产党密切交流,相互配合。在相处过程中,傅作义也十分赞成共产党的一些抗战主张以及一些党员的品格和才华,还与领导人多次交流见面,双方畅谈很是融洽,傅作义很敬佩这个“敌人”。

看到一丝希望的傅冬菊又向中国中央传达消息,中央也派遣人来和傅作义多次展开交流和谈话,消除傅作义的疑虑。不仅如此,傅冬菊还为解放军统帅在作战中部作出正确判断、制定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整个平津战役期间,傅冬菊始终工作在傅作义身边,和父亲交流。

傅作义大女儿,为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过得怎么样?

终于,在傅冬菊的不懈努力之下感化了父亲。1949年,傅作义向全军宣布《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公告。

次日他带领北平城内的20余万国民党军移出城外,让这座城市免受灾难的侵害,北平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为后来新中国的定都北平提前了二十年,也让200万的无辜百姓免于遭受战火的苦难。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正式的入城仪式,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这件事情结束后,傅冬菊没有因此邀功,也没有顺着趋势从政。继续回到报社默默地做了一名编辑。1949年,新中国成立。傅冬菊也被调入人民日报社,继续进行自己的编辑、记者工作。傅作义将军也得到国家的提拔和重用,他担任了国家水利部门的部长,为大陆的水利事业,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1982年,傅冬菊调到新华社的香港分社,在那里担任编辑部副主任。一直以来,傅冬菊默默地用自己编辑这一的身份,在幕后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1995年,傅冬菊从人民日报的岗位上退休了,终于过上安定的老年生活。2007年,傅冬菊因为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了,享年83岁。

傅作义大女儿,为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过得怎么样?

展望过去,我们当下的和平来得如此的不容易。除了很多奔赴一线战场上的英雄之外,像傅冬菊这种在二线默默坚守的女中豪杰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或许有些人觉得,傅冬菊的所作所为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没有傅冬菊或许就没有北平的顺利解放。

傅冬菊作为国民党将领的女儿,没有随波逐流,反而迎难而上不顾周围人的议论,勇敢地加入了共产党。她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献计献策,实属功不可没。虽然如今她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爱国情怀将永远留存。我们在表示对她的敬佩之外更要向她学习。

--end--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