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散文| 宋玉昊:爷爷的“幸福感”

爷爷的“幸福感”

文/陈玉金

散文| 宋玉昊:爷爷的“幸福感”

(网络图片)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幸福感是成绩单上的鲜艳高分,能换来好几个月的自信;对于初入职场的青年而言,幸福感是工资条上的傲人数字,它是生活的保障,也是能力的体现;对于新新家庭而言,幸福感是陪伴着所爱之人柴米油盐,地老天荒;可对于我的爷爷而言,幸福感也许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

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生的爷爷,和祖国一同成长,经历的风风雨雨,沿途的荆棘坎坷,让我从他那坚毅而质朴的脸上看到了伟岸与沧桑。从山东聊城到黑龙江牡丹江,再回到生他养他的临清金郝庄,七十余载传奇人生,谱写着老一辈平凡而又伟大的岁月征程。爷爷的乡土情结、家庭观念和做人本分,融汇到了优良家风之中,始终影响着我们年轻后辈的工作和生活。

爷爷养育了三个优秀的孩子,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然而最让他感到骄傲的,还是自己的孙子和外孙都有了各自的成就。族谱里,爷爷这一支人丁兴旺,促使着爷爷不论是在家族里还是在村子里,都能够扬眉吐气。他常说,自己有福,是老宋家最幸福的人了。

是啊,对于老人来说,看着儿孙们家庭美满幸福,看着曾孙子们满院叽喳喧闹,无疑是最美丽和最动人的景象。如今爷爷虽年过古稀,身体却硬朗的很,每次回老家看望爷爷的时候,他总像邀功一样地对我们说,自己一顿能吃好几个馒头,能喝好几碗粥,空闲的时候能逛好几十里路。他说着高兴,我们听着更高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爷爷的健康与平安,是作为后生的我们最大的心愿。

因为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爷爷的烦心事很少,但为儿孙们操的心却很多。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他总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想着每一位儿孙的工作与生活,女儿的物流公司有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大孙子的注塑产业效益咋样?二孙子一家在青岛过得好不好?曾孙子们的学习成绩是不是在进步?我们总劝他要知足常乐,要每天变着花样去玩,可他也只是一边微笑着点头应允,一边看着我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小孙子结婚生子。

岁月如歌,爷爷一天天老去,可他对我们后辈的爱与期望只增不减。去年春节,姑姑一家回家过年,爷爷喜出望外,提前好几天就准备好了食材,外孙成功考取了律师,这又可以成为爷爷和邻居们“吹牛”的资本,酒过三巡,爷爷拉着外孙和我的手,语无伦次的夸赞满是自豪和激动,在爷爷的眼神和语气中,分明藏着他对儿孙们热切的关怀和期待。

老当益壮如爷爷,不仅自己身体健康,还总是以自己的儿孙们为骄傲,晚辈回家的时候送他的酒,他都保存着,即使是空瓶子,他也舍不得扔,灌上散酒继续使用,还兴致勃勃地准确说出哪瓶酒是哪个孩子送的,如数家珍,一点也不糊涂。

时光打马而去,往事如烟,爷爷在,老家就在,相聚惜别泪眼朦胧,千叮万嘱互相珍重,祝老当益壮的爷爷继续幸福快乐,继续为他的儿孙们自豪骄傲!

散文| 宋玉昊:爷爷的“幸福感”

【作者简介】宋玉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斗虎屯镇中学一线青年教师,致力于实现文字与文化与教育有机融合的写作理念,有感而发,随心随想,在读书中体悟人间百态,在写作中阐述所思所想,在生活中感受世间美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