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声动现场|如果用考古的方式 贵安:铲铲上的“王者”

贵安,是新区。但它也是贵州考古福地;

一铲下去,便挖出贵州考古“王者”地位;

从史前到明清,这是一颗纵横万年不间断的“时间胶囊”……

多彩贵州网讯 (本网记者 应腾) 如果用考古的方式走进贵阳,“打开”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我们会看到什么?

“它是最近处的灯火,也是最遥远的历史长河。”

这是从严谨又神秘的考古学切入,解读贵安得到的“最诗情”答案。

考古,是寻根,是挖文化,是摸着材料构筑着未知的历史。在考古人收获的众多“实锤”下,重新被“打开”的贵安,将带来怎样的现场?

声动现场|如果用考古的方式 贵安:铲铲上的“王者”

如果用考古的方式打开贵安,它是什么段位?

王者。

意外吗?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石头、陶片,成为人们探问贵阳的真正开始——考古写史,历史还在不断被上溯。

从史前,到明清,考古贵安有着众多的独特性——这里,是“拥有完整考古学文化序列”“考古学完整书写贵州通史”“贵州唯一出土彩陶”“贵州唯一唐代墓葬”的等多个“唯一地区”。

声动现场|如果用考古的方式 贵安:铲铲上的“王者”

一块看似不起眼的陶片,是目前贵州唯一出土的彩陶。仅此,颠覆学术界关于彩陶文化传播范围和路径的既有理论

《万年贵安谱写贵州文脉》。这是在招果洞遗址拿下“2020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所撰写的文章。

10个字,概括贵安考古10年历程,坐实贵安考古全省“地位”最高事实。

贵州发展腹地,考古发掘福地。这颗浓缩人类活动信息,集众多文化遗产于一身,纵横万年不间断的“时间胶囊”,在考古人手铲下,在碎片复原中,不断释放出既有趣,又意义深远的考古证据。

如今,你再对贵阳说“爱你一万年”,贵阳将指指招果洞遗址里8米深的地层——“不够,你至少可以爱我四万年。”

声动现场|如果用考古的方式 贵安:铲铲上的“王者”

如果用考古的方式走进贵安,你将听到什么声音?

安静。

信吗?这个声音,其实来自建设中的贵安。

新区新项目开工,首先打入土层的不是水泥桩,而是一把把考古使用的洛阳铲。

要动土,先考古。4年间,贵阳在“城市改造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关系上,出台系列举措摸清地下考古遗产资源蕴藏情况。本就“家底厚实”的贵安新区,“摸家底,厘清文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声动现场|如果用考古的方式 贵安:铲铲上的“王者”

动土,从考古探铲开始

《黔中遗珍》。这是2016年,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的“贵安新区出土文物精粹”书名。

4个字,既标明地理位置,又概括文化遗产。成为新时代下,贵安新区发展的招牌热词。

“以贵安为核心,带动黔中城市群发展。”这是贵阳对贵安新区的定位。

考古实证,考古写史,考古建构贵州史前史。贵安在既要高楼大厦的“面子”,也要文化底蕴的“里子”上,利用考古发现这张“文化实锤牌”,为推进“强省会”战略,提供“最佳身份证明”和文化能量。

如今,再介绍贵安新区,请务必加一句“这里的美好生活万年长”——毕竟在万年前,这里就是古人类的中心营地,热门房源。

声动现场|如果用考古的方式 贵安:铲铲上的“王者”

如果用考古的方式融入贵安现代化发展,我们能收到“彩蛋”吗?

当然!或是说,我们相信“有”。

期待吗?当我们读历史的方式,从博物馆转向考古发掘现场,从历史书本转向考古“地书”,考古,在拓宽贵州古代文化遗存分布平面空间,也在延伸遗址的利用空间和价值。

声动现场|如果用考古的方式 贵安:铲铲上的“王者”

40000年倒叙历史书——贵安招果洞遗址

发现,深探,解答。新区的发展,伴随着更多新的考古发现,发现越多,问题也越多,有趣的证据和推测也将更多。

站在历史新坐标的贵安,探索过去——历史文化遗产正在述说;看向未来——更多的发现,将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如今,如果再介绍贵安新区,你或许可以“凡尔赛”一把——我们的新区,是有万年内涵的“新”,新区发展将带来新的考古发现,新区新的历史,或将不断被刷新。

声动现场|如果用考古的方式 贵安:铲铲上的“王者”

考古,能看得见历史,也能望得见未来。

当我们带着期待和敬意,用考古的方式“打开”贵安;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贵安考古,一直在路上。

贵州的历史,在考古人的手铲下,还将继续被上溯……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联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贵安新区部分代表性出土文物,进行高清数字采集,纤毫毕现历史“刻痕”!来贵安“元宇宙”,看超超超高清出土文物!

点击图片查看

一审:王滢渔

二审:袁小娟

三审:张 超

四审:万 群、胡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