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作者:渌水早读

作者:王玉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带着一颗好奇的心,漫无目的地溜达。这次阿拉伯半岛的环游,就是从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开始的。

北回归线的这片土地,虽然知名度并不高,却深受旅行者的宠爱。马斯喀特还被《孤独星球》评为“世界最隐秘的十大旅游目的地”。

马斯喀特在阿拉伯语中意思是“东西飘落的地方”,历史上一直是经营香料的地方,所以也被称为“香料之城”。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依山傍海的马斯喀特一面临海,三面靠山,宁静的阿曼湾,像一枚蓝色的宝石,镶嵌在它苍凉的胸膛。

沿着海岸线走来,你会看到早晨的云朵低低地压住远处的海面,空气中弥漫着海洋性气候的咸涩。成群的海鸥时而在海边闲庭信步,时而在海面展翅飞翔。热辣阳光下,高高低低的山峦早已被岁月磨平了棱角,显得冷峻而坚硬,那是大自然笔走龙蛇的铺展。

四月的海风已是微醺,吹在身上十分的潮热。烈阳下,不戴墨镜实在无法睁开双眼,人们也只能把自己严密地包裹起来以躲避太阳的炙烤,想来,阿拉伯的大袍子一定是人们智慧的选择。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白色楼群稀稀落落地散落于山海之间,这个国家对色彩的运用非常有特色,除了政府机构的办公大楼是土黄色的,大部分建筑都是白色的,所以你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来它们的功能。

蔚蓝的阿拉伯海让干旱缺雨的气候有了一丝湿润,城外一望无际的山地与寸草不生的原野,统统交付了苍凉。古城区、城门、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它们是这座城悠久历史的见证。

马斯喀特称不上惊艳,但也很有特色,它既保留着阿拉伯古老的传统,又不失现代城市的气息。

如果不是炎热,海边任何一个地方都足以让你消磨一天的时光。17世纪葡萄牙人留下的城堡是它无法回避的一段历史。这些城堡现在是阿曼颇具价值的旅游景观,它们大多是褐色的,像大地裸露的胸膛,沧桑古朴。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马斯喀特与中国广州的纬度相当,但气候却比广州热了很多。这里热季最高温度可达50度左右,所以整个国家,空调制冷系统非常的强劲。

热季的白天,你几乎不会在路上看到行人,人们要不呆在屋子里,要不就藏在汽车里,汹涌的热浪足可以吓退你探访的脚步。

由于气候炎热干旱,马斯喀特植被并不茂盛。但可以看到,政府还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努力让城市拥有更多的绿植与花草。

常常在街头的花坛见到顶着大太阳维护栽培绿植的印度工人,浇水的管道巧妙地埋藏在绿植的根部。每天晚上太阳落山后,就会有专人负责浇灌。可以想象,这一年难得降一场雨的城,能有鲜花盛开已是多么的不易。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耐旱喜阳的三角梅是马斯喀特种植最多的一种植物,你在街头巷陌随处都可以看见它们美丽的身影,那是一种热烈蓬勃的生命力,它们簇簇拥拥盛开的样子,让这座缺乏植被坚硬的城,显得温柔了不少。

有人说在阿曼,想要区分一个家庭的贫富,可以通过他门前、院子里的花草来判断,因为常年的炎热与干旱,使得要种植养护这些植物的确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

从一幢幢小楼前走过时,也常常会留意每一家门口的绿植与花草。他们有的在自家的小院种满了夹竹桃、鸡蛋花、三角梅、美人蕉,也有的把盆栽的花草放置在门口的台阶上,看起来像是用花草铺成了一条欢迎的通道。最多的还是三角梅,它们常常不经意间从墙头伸出艳丽的花瓣,与白色的房子相映生辉,美极了。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但只要出了城,你便很难再见到绿色了,寸草不生的山地和沙漠才是这个国家地理的真实面目,它常常让你想到消失在历史风烟中的楼兰古国。

驱车100公里左右,就随时可以在高速公路两旁邂逅温柔的骆驼,虽然现代交通的发展,骆驼已经不再作为运输的工具,但已经成了阿曼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用它比赛、选美、也吃肉,烤驼肉便是当地一道经典的美食。

穿越在马斯喀特的大街小巷,虽然少见现代时尚的高楼大厦,却常常被华美典雅的各类清真寺惊艳到双眸。除了负有盛名的苏丹大卡布斯清真寺,还有很多风格各异的清真寺,高高耸立的宣礼塔,彰显着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它们是街头非常醒目的一道风景线。

在这里,你很难看到特别的热情,也不会感到敌意的排斥,阿曼人,体现出来的更多是温和与安静。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作为海湾六国的阿曼,低调的几乎很少被世人所知,但地处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也使它相对富庶。

全民义务教育直到大学毕业(公立),每一个人都享有免费的医疗,居民用水、电从今年开始才取消了补贴,很多重要的企业也都隶属于国家,类似与中国的央企,这使它看上去很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每家每户都拥有至少两辆排气量大、体积也大、价格也好的汽车,高速公路也从不收过路费。

在这里的超市买东西,如果你把当地的货币里亚尔换成人民币,你会感到非常的昂贵,1里亚尔相当于16元人民币。

阿曼的生活用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一小盒菠菜常常也是从遥远的欧洲泊来的,需要花费40元人民币,一斤豆腐基本上是人民币50元左。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马斯喀特是一座没有地铁,也几乎没有公交车的城,所以想在这里出行,你需要有一辆车或者乘坐出租。

这里的出租车从不打表,需要提前与司机谈好价格,大部分司机不会多收钱,但也不能保证每一次出行都是如此。如果你遇到一个友好善谈的阿拉伯人,他还会兼做你的导游,把这里的山山水水娓娓道来,临别,还热情地留下他的电话,期待着你的下一次预约。

这个人口不到500万的国家,外籍人口就有100多万,外国人还可以在这里购买房产。所以,在马斯喀特街头,常常可以邂逅来自欧洲各国的人,因为阿曼十六世纪曾被葡萄牙和英国占领。

英国文化对它的影响非常深厚,每一个阿曼人的英语都很流利,以至在阿曼生活了几个月,依然没有学会阿拉伯语。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在马斯喀特,你还会经常遇到很多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他们主要是做一些阿曼人不愿意做的基础服务工作。到超市购物,你也会发现,收银员一般都是阿曼人,而负责打杂的则大都是印度人。

超市、建筑工地、酒店、餐厅、洗衣房、街头维修管道和维护花坛的地方、甚至是中国人开的中国超市里,你都能看到大量印度人的身影。据介绍,大约有50万印度人工作生活在阿曼。

所以,阿曼当地人也很会享受生活,他们把脏活累活都交给了来这里打工的印、巴人,而他们自己,工作之余就在椰枣、烧烤、聊天中消磨8小时之外的时光。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马斯喀特的治安非常的好。在这里,你完全可以夜不闭户,哪怕不慎遗落了什么贵重物品,只要你想起来再返回去找,它一定还会在原处完好无损地等着你。

夜晚的马斯喀特,除了清真寺时而传来悠扬的古兰经的诵经声,整座城都是静寂的。

10点之前,在街边的咖啡吧,也会看到三三两两的阿曼人在享受夜生活的美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阿曼男女之间有着泾渭分明的界线。除非是夫妇,你很难看到一男一女、或男男女女结伴行走或用餐,经常是几个男人一起,或几个女人一起。在路上,遇到女士,如果不是女士主动与你打招呼,男人一般是不允许主动与女士打招呼的。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这里的女人,大都穿着各种颜色的长袍,包着头纱遮挡着面部。她们常常踩着时尚的高跟鞋,背着精致的小包,优雅地从你身边飘过。

闻香识女人。女人们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据说是因为常常用一种很贵重的香料---乳香,来熏衣服,那不仅是一种好闻的味道,对健康也有特别的好处。在古代,乳香的价值堪比黄金,也是王室和贵族的御用之物。乳香还曾随着沙漠里的骆驼队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船,抵达中国,成为当时皇宫的珍品。

所以,来阿曼没有几天,就纷纷有国内的朋友托我打听、购买这种名贵的香料,也期待我去专门了解和介绍乳香。随后我会专门用一篇文章来介绍这种神奇的香料。

深感,作为一个写作者,必须具有足够知识储备。每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也都是我们重新构建思考模式的一个崭新的机会。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马斯喀特虽然是阿曼最大的城市,但很难看到灯红酒绿,人们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所以才会夜夜可见星月交辉。如果对于一个喜欢热闹的人来说,长久居住下来,估计会寂寞得发疯的。

这里因为是伊斯兰国家,是不予许喝酒的,不过你如果实在想享受的话,部分五星级酒店可以满足你的需要。你可以在月色下邀约朋友静享“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浪漫良宵。

除了阿拉伯当地美食,马斯喀特也拥有不少世界各地的美味,日本的料理、意大利的披萨、土耳其餐、甚至是墨西哥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中餐应该也是有的,毕竟也有中国人在这里经商居住。

看上去不够现代化的马斯喀特,却拥有不少真正奢华的五星级酒店。它们不但装修豪华,而且服务超五星,除了接待外国旅游者,阿曼的皇家贵族也是各大五星级酒店的常客。

山地、沙漠、海洋、阿拉伯风情、神秘的清真寺,再加上数量庞大奢华的五星级酒店,怎能不吸引世界各地的旅行者纷至沓来?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阿曼人非常重视家庭生活,这看起来有点像我们中国人。一家几代人通常都会居住在一个大house里面,即便到海边或者聚餐,也通常是一大家人同行。

闲来无事,就会去看当地人居住的房子。发现,这里有很多独门独户的小楼,低矮的栅栏,精致的门楣,还会有一座恰到好处的小院子种植花花草草。

从它的建筑足见这个国家有着怎样良好的治安,每家每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即便关着那个简单的门,任何人都可以轻轻地抬腿翻越进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这里的确名不虚传。

每每看到这些,就对这个君主制苏丹(相当于国王)治下的国家充满了好奇,深感,只有降低了贫富的分化,让人人衣食无忧,才会真正有社会的安宁。

散文:马斯喀特是一座怎样的城?

马斯喀特称不上惊艳,但也很有特色,它既保留着阿拉伯古老的传统,又不失现代城市的气息。波澜壮阔的海岸线、连绵起伏的山峦、典雅奢华的清真寺、缓慢的节奏,它们都是这座城真实的存在。

它不够繁华,也不太时尚,但却井然有序、宁静安详。古兰经的祈祷声不时缭绕在整座城的上空,似乎在一遍遍替人们过滤欲望的喧嚣。

这座不够发达的城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隐秘的十大旅游目的地?它常常也让我思考,到底该如何定义一座城?是高楼林立的森林?是欲望喧嚣的战场?还是平和宁静的生活?或许都是,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最终会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存在。

马斯喀特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我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其实还都是浅层地触摸。一座城,必然包含着美好与矛盾,它需要慢慢体验与感受。

【作者简介】王玉,著有《巴西:回望地球另一端》《从里约到欣古--旅行纪实》(中葡双语)等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