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随着三孩政策的落地,很多五座家轿、紧凑级SUV已经难以满足“多口之家”对于实用性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五菱银标第三款车型—五菱佳辰也应运而生。这台七座多功能家用车,到底能否满足新的家用需求?不久前,我们也找到了这辆车,在体验中找到了答案。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从实用性说起,五菱佳辰的表现如何?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在买车的时候,首先看的就是车辆的实用性表现。那么,在五菱佳辰的实际体验过程中,它能否满足多样化的出行场景?我们先从空间看起。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五菱佳辰的长宽高分别为4785/1820/1760mm,轴距为 2760mm。车厢内部,采用了2+2+3的七座组合。值得一提的是,这辆车还采用了前中后排每层落差 80mm的阶梯式座椅布局,能确保每排乘客获得同样不错的视野。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从实际体验来看,五菱佳辰这辆车的第二排乘坐起来是最舒适的,不仅座椅能够很好地贴合人的身体曲线,能带来一个比较放松的坐姿,同时它的靠背还能支持最大150°的调节,并支持前后滑动,几乎能让身高175cm的我伸直了腿、半躺着坐,这待遇已经媲美明星保姆车了。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在体验了第二排座椅之后,我又来到了五菱佳辰的第三排,说实话,刚坐进佳辰的第三排时我是比较惊讶的,因为它并没有给我带来传统七座车第三排那种压抑感,反而是视野很通透,并能带来一个放松的坐姿,这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七座车。而且,比较细节的是,五菱佳辰的第三排左右两边都有能独立控制的空调出风口和USB接口,这样的很贴心,也能更好地照顾第三排乘员的舒适性。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作为一台家用车,五菱佳辰是否足够细致?

在内部设计和用料中,五菱佳辰主打家用温馨风格。

层次感不错的中控台上,采用了悬浮式中控屏、软性材质包裹等元素,虽然看起来不算豪华。但是,这样的设计质感,也能提供不错的舒适氛围,符合家用车的定位。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至于在配置层面,五菱佳辰虽然没有带来太多的前沿配置,但从舒适性配置到智能化配置,也都是以实用为主,满足出行需求。

例如,在主驾驶一侧,五菱佳辰配备有六向电动调节功能。在我们的试驾过程中,这一功能可以让我们长时间驾驶的时候,对座椅进行微调、换一换坐姿,缓解疲劳感。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而在悬浮式中控屏的内部,则隐藏着Ling OS灵犀系统。从实际体验来看,它的系统操作顺畅程度表现不错,而且UI界面也比较清晰直观,其操作便利度与主流的平板电脑相当。另外,系统配备的多种在线功能,也基本上满足了出行时的各种需求,且还支持语音控制,驾驶时需要开空调、开雨刮这些,直接动动嘴就能搞定,很方便。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论核心品质,五菱佳辰如何满足家用需求?

不同定位的车型,在核心动力系统层面,其实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性能车注重的是动力性能和爆发力,而五菱佳辰这样的家用车,需要在动力够用的基础上,优化行驶品质、降低油耗等使用成本。

从这一层面来看,五菱佳辰的1.5T+CVT动力总成,能否满足?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首先,在动力性方面,五菱佳辰搭载的1.5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4kw、峰值扭矩为250N·m,搭配CVT变速箱,实测下的零百加速时间约为10.8秒。

实际驾驶时,佳辰的动力表现并不“猛”,但满足家用出行的各种场景没问题。发动机与变速箱的默契配合,依然可以带来轻盈、顺畅的加速动作。从城市到高速,佳辰的动力输出并不会让人失望。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另外,由于CVT变速箱的特性,在加减速过程中,五菱佳辰并不会带来多余的顿挫。带着老人孩子出门的时候,也能为家人们带来多一份的舒适与稳定。

深度体验五菱佳辰:空间表现让人惊喜,驾驶舒适性也是亮点

至于油耗表现,在实际测试中,一半城市道路、一半郊区快速路,这辆车的最终油耗定格在7.2L/100Km左右。除了油耗不高,这台涡轮增压发动机也能“喝下”92号汽油,进一步提升了用车的经济性。

【结语】

其实在整个试驾体验中,五菱佳辰都带来了令人不错的印象。

作为一台主打七座实用的家用车型,五菱佳辰不仅很好地利用起了车内的每一处空间,从坐人到置物,都能实现兼顾、满足从小家庭到大家庭的出行需求。与此同时,在内饰用料、内部配置和动力表现方面,这辆车也展现出了不错的均衡性。总的来说,凭借这样的产品力,五菱佳辰在上市之后,有足够的潜力成为“爆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