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作者:奇闻论史

1942年,梁宗岱的父亲因病去世,他赶回老家奔丧,妻子沉樱因有孕在身,不便来回奔波,所以没跟着一起回去。

然而不久后的一天,挺着大肚子的沉樱却突然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一走了之,临走前还声称:“永世不再见梁宗岱!”

晚年,梁宗岱十分想要见一见从未谋过面的儿子,可儿子却说:“父亲当年那样对待母亲,我不想见他。”

梁宗岱与沉樱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儿子如此恨他?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1

梁宗岱是大陆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批评家、翻译家于一身的罕见人才,在当年也算是名满文坛。

然而人们对梁宗岱所津津乐道的并非是他的才华,而是他那丰富多彩的婚恋史。

梁宗岱出生于广西省百色市,父亲是做生意的,家里条件还算不错,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在学校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14岁那年,梁宗岱独自来到广州,考上了当时鼎鼎有名的广州市培正中学,16岁就开始作诗,并发表在报刊上,被媒体称为“南国诗人”,21岁出国留学。

1931年,28岁留学归来的梁宗岱,被聘请为北京大学法语系的教授和系主任。

也是在这里,他遇见了容貌美气质佳的沉樱,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沉樱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接受过新思想,比较开明,不仅重视子女的教育,也讲究男女平等。

沉樱的二舅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生,思想新颖,反对女孩裹脚,主张女子上学读书,是一个新派人物。

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长的沉樱无疑是幸运和幸福的,而且也练就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沉樱自幼聪慧,17岁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学习期间沉樱开始步入文坛,她发表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回家》就得到了茅盾的赞赏。

然而沉樱的感情却不容乐观,毕业后她与复旦大学同学马彦祥闪婚,两人结婚仅一年,因为马彦祥出轨,便匆匆离婚了。

1931年,沉樱离开了令她伤心的上海,来到北平,在一所中学任教。

或许是缘分吧,梁宗岱与沉樱同一年来到北平,相识、相知、相恋。

然而,当两人准备结婚时,麻烦却来了。

原来,梁宗岱有过一个妻子,名叫何瑞琼,那是他还在上中学的时候,祖母给他找的,属于包办婚姻。

因为对方没有什么文化,梁宗岱一开始就十分抗拒。

为了抵抗这桩包办婚姻,他曾脱光衣服独自一人待在书房,还表示如果再逼他,他就光着身子在大街上奔跑。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梁宗岱是一个很倔强的人,他说到做到。父亲气得不愿再理他,母亲则在一旁劝说道:“人家姑娘长得挺漂亮的,可以先看一下。”

虽然何瑞琼没什么文化,但长得确实有几分姿色,再加上家里人的逼迫,梁宗岱最终妥协完婚。

“如果在校园内要想找到梁宗岱,哪里女学生多,就去哪里找,他一定在那。”

这是梁宗岱的同事对他的评价,的确梁宗岱是一个十分重视外貌的人,但他更喜欢既有才华又有颜值的人。

否则,他也不会那么抗拒与何瑞琼的婚姻,婚后不久,梁宗岱就出国留学了。

当何瑞琼得知梁宗岱在北大学当了教授,又交往了一个女友且准备结婚的时候,她立马赶过来,要讨个说法。

最后,在胡适的妻子江冬秀的帮助下,何瑞琼将梁宗岱告上法庭,虽然他们俩最终还是离婚了,但她得到了梁宗岱的赔偿。

而梁宗岱不仅名誉受损,赔了钱,也丢了北大教授这一职位。

离开北京大学后,梁宗岱带着沉樱远赴日本,两人在日本待了一年,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巴金留学日本时曾去过梁宗岱和沉樱居住的地方,他这样描写过两人的生活:

在松林安静的生活里,他们夫妇在幸福中沉醉了。我在他那所精致的小屋里看到这一切。

这大概是他们在一起过得最快乐的日子了。回国后,他们便举办了简单的婚姻。

2

一年后,沉樱为梁宗岱生了一个女儿,梁宗岱为女儿取名“思薇”,而梁宗岱之前在国外交往过一个女友,其名字叫白薇。

文人总是多情,过去这么多年了,他的内心深处却还是难以忘记曾经的女友。

不知道这件事,沉樱是否知道,如果她知道,以她的性子会容忍吗?

婚姻有时候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结了婚,要面对的就是柴米油盐,养儿育女。

婚后,沉樱将大部分重心转移到家庭上面,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她更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两个人的性格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沉樱看不惯梁宗岱爱吹牛的毛病,也受不了他的控制。

梁宗岱是一个既耿直又爱与人较真辩论的人。

一次,他跟一位中文系老教授为一个学术问题争论,本来是用嘴来辩论的,结果却上手了,而且两人从休息室一直打到院子里,最后一起滚进一个水坑里,两人浑身水淋淋地爬了出来。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沉樱是一个思想比较独立的女人,可以想象得到,生活中梁宗岱与沉樱之间肯定也发生过争辩。只不过应该不会打架。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沉樱的好友赵清阁曾说:“沉樱热情好客,朋友们都很喜欢她。为了家务,她不能常写作,心里不免烦恼,常和梁宗岱闹脾气,梁宗岱性情耿直,也不谦让......”

沉樱与梁宗岱当初走在一起,是因为欣赏彼此的才华。沉樱也一直在默默地为这个家庭付出,几乎要放弃了自己最爱的写作。

沉樱其实是痛苦的、矛盾的,她一方面渴望能有自己的事业,一方面又要做一个贤妻良母。

她一直忍受着,终于有一天,她可以毫无顾忌地离开。

3

1942年,梁宗岱得知父亲去世后,马不停蹄地赶到老家,在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本想歇息一两天就启程回去,却被好友拉着去看粤剧。

梁宗岱对戏曲丝毫不感兴趣,但架不住好友的生拉硬拽,心不在焉的他坐在椅子上,本想应付看完一部戏,就赶紧回去。

谁知当他听到第一句时,就瞬间来了精神。

这部戏是《午夜盗香妃》,饰演香妃的是一位名叫甘少苏的花旦,她的唱腔清脆,温柔,又带着一丝丝的伤感,表情也是十分到位。

梁宗岱被深深地吸引着,当朋友告诉他结束了,他还意犹未尽,回到家后,他久久不能入睡,于是便写下一首诗:

妙语清香句句圆,谁言粤剧不堪传?歌喉若把灵禽此,半是黄鹦半杜鹃。

梁宗岱不自觉的又来到这里看戏,等到戏演完毕后,他大胆的来到后台,将自己写的首送给甘少苏,并对她说:“你的演出特别出色,简直太感人了。”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甘少苏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因为家贫,12岁便跟着戏班打杂,后来被戏班的一个丑生霸占为妻,好不容易熬到出名,与那丑生离婚。

没有多久的自由日子,因军阀混战,23岁的甘少苏又被国民党军官钟树辉给抢去当了小妾,尝尽了心酸和苦头。

她从来没听到别人这么称赞自己,一时间忍不住,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她将自己可怜的身世和遭遇讲给梁宗岱听,梁宗岱生来就特别同情弱者,尤其是女弱者,他听完甘少苏的悲惨遭遇后,忍不住也掉下眼泪,并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决定帮甘少苏脱离魔爪,恢复自由。

甘少苏有了梁宗岱的支持,鼓起勇气向钟树辉提出离婚,而他开口就要4千元的分手费,梁宗岱十分慷慨地拿出4千元给甘少苏。

可是没过几天,钟树辉又找到甘少苏,索要3万元,并说以后会彻底放过她。

梁宗岱再次拿出3万元为甘少苏赎身,并对甘少苏说:“3万元能买下你的独立自由,也值得。”

多么豪爽,可真是过了一把英雄救美的瘾。然而想要救美人,可没有这么简单。

当时的三万元可以购买黄金十两,此刻的梁宗岱恐怕早已把怀有身孕的妻子忘得一干二净了。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据说当时钟树辉拿了钱,还找人狠狠地打了多管闲事的梁宗岱一顿,所以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远在重庆的沉樱听到的版本是:梁宗岱教授为一个女伶大演全武行。

沉樱怎么能容忍丈夫这样做,她一气之下挺着大肚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离开了。

赵清阁回忆道:“沉樱走之前,她能和朋友前去劝过,但她个性太强,一定要走的远远地,还声称永世不见梁宗岱!”

可以想象,当时沉樱对梁宗岱的痛恨到了极点。

而这边,甘少苏好不容易找到一根救命稻草,怎么会舍得放手。

她可怜巴巴地对梁宗岱说:“我不想再过舞台的生活,请你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其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跟着梁宗岱。

梁宗岱则一脸正经地说:“本来是全心为了你的艺术前途,谁料今天弄到如此地步,我已有老婆,沉樱一定不容许我的,但是到现在亦只好这样了”

说得多么高大上,如果他真的有想到自己的妻子,就不会连和妻子说都不说一下,就慷慨地拿出3万元为一个戏子赎身。

4

1944年,梁宗岱为了躲避蒋介石的招安,带着甘少苏回到老家广西省百色市,从此不问世事,专心做学问。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甘少苏为此十分感动,她说:“在纵情声色、人欲横流的社会里,宗岱抛弃了世俗观念,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让我恢复了人的尊严,走出了苦海,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后来,梁宗岱又去广州外国语学院任教,甘少苏也跟着一起,两人共同生活了40年。

抗战结束后,沉樱先是带着三个孩子去了上海,梁宗岱听说后赶紧追去,他想要接沉樱母子三人回广州,但是被沉樱拒绝了。

不久,沉樱带着三个孩子去了台湾,她到台湾省苗粟县头份镇著名的大成中学教书,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为了能增加点收入,除了教学,沉樱在空余时间便从事翻译工作。一个女人要养活三个孩子,可想而知,她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1967年,沉樱凭借翻译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而在台湾省名声大噪。

1972年,沉樱跟随女儿移居美国,但她并没有和儿女们住一起,而是邻着孩子们自己单独租房住,她说:“这样既有依靠,又能独立。”

沉樱用自己的坚强和独立赢得了朋友的尊敬和爱戴。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上世纪70年代,梁宗岱与沉樱的二女儿梁思清回到国内,见到了父亲梁宗岱。

此时的梁宗岱已经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了,时隔多年后再次见到女儿,他开心得像个孩子似的,问这问那。

当他提出想要见儿子一面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却是拒绝。此时的梁宗岱不知道是否会后悔当初自己的所作所为。

最后,他将自己仅有的手稿文献全部让女儿带走。

当沉樱看到女儿带来梁宗岱的手稿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翻阅,往事一幕幕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沉樱积郁了几十年的情绪,再也绷不住了,她含泪给梁宗岱写下一封信:

宗岱:

......我常对孩子们说,在夫妻关系上,我们是怨偶,在文学上,你是影响我最深的老师......

沉樱的大女儿梁思薇曾说:“母亲对父亲一直是又爱又恨。他们俩其实都相互的欣赏,相互的关爱,但因两个人个性都太强。母亲毅然离开父亲,并不一定是因为父亲对她用情不专。”

1942年,梁宗岱回家奔丧,妻子却携女儿离家出走,并称永世不再见

1982年,75岁的沉樱终于从美国飞回故土。

在国内待了几个月,她先后与赵清阁、朱光潜、卞之琳等老朋友会面叙旧,却唯独没有去找梁宗岱。

或许是为了当初自己临走前说的那句不再见他的话,也或许是想要给彼此一个美好的回忆。

1983年,梁宗岱病逝于广州。

晚年沉樱曾说:“和他分开,其原因,既简单,又复杂。我只有离开他,才能得到解放,否则,我是很难脱身的。我是一个不驯服的太太,决不顺着他!”

当年沉樱的离开,其直接的导火索是因为甘少苏,而根本原因应该是她与梁宗岱性格上的不和,她始终渴望做一个独立的女性,而非家庭主妇。

而梁宗岱却不愿意支持她。但从晚年沉樱的回忆和举动来看,她对梁宗岱始终是有感情的。

1988年4月,沉樱病逝于美国,她生前曾对女儿思薇说过,她一直不愿意加入美国国籍,死后一定要回到祖国,并且希望安葬在北京。

北京是沉樱与梁宗岱相识的地方,她终究还是爱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