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刀剑笑&叨叨姐
这是一种“针对澳大利亚华人的恐吓宣传”。
澳大利亚大选将于5月21日举行。而一则最近正在澳大利亚华人微信群中广泛流传的假信息,揭开了大选期间上演的“脏弹”戏码。一点都不意外的是,炒作“中国间谍”嫌疑再次成为他们的操作手段。
澳媒从头到尾追踪调查了这个“谎言”。
这条信息指责一些支持工党的华人和华文媒体“接受海外资金”“干预大选”,对自由党及其政府“进行歪曲和批判”,目前还正因此“接受澳大利亚情报局调查”。
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名叫马彪的墨尔本华裔商人是转发这一假信息最多的人之一。
但像马彪这样扔涉华“脏弹”的人,在澳大利亚华人中,只是少数。他们这样工具化自身的路子,真能为自己谋到政治利益吗?
01
根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调查,竭力散播这条中文信息的,是执政党自由党一群铁杆华人支持者。他们的攻击对象,是批评莫里森政府和支持工党的澳大利亚华人和媒体。

攻击手段,则是炒作涉华间谍嫌疑,指责对方干预大选。
这条信息详细列明4名澳大利亚华人和4家本地中文媒体,指控他们“接受海外资金”,对自由党及其政府“进行歪曲和批判”,目前还正因此“接受澳大利亚情报局调查”。
澳媒追踪发现,这条信息早在3月中旬就出现了,随后被转发到十多个“与澳大利亚华裔保守派选民有关”的微信群。那些群的成员,大多居住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城市,比如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等,总数多达数千。
为什么说这条广泛散播的信息是假的呢?
因为澳大利亚根本没有一个名为“澳大利亚情报局”的情报或安全机构。这条信息也没提供任何支持其中“指控”的证据。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还联系了信息中提到的4个人。他们都称没有从事“干涉大选”活动,也没受到什么政府调查。
其中一名杨姓男子说,这显然是为了削弱工党支持者的声音。因为“我支持工党而反对保守派政府,所以我一定是中国间谍”,他认为,这条信息就是想借攻击工党对华软弱,减少在华人选民中的选票。
另外3个人也都是“微信上著名的”莫里森政府批评者。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针对澳大利亚华人的恐吓宣传”。
一名戴姓男子说,他计划在今年大选中把票投给工党,因为澳中关系恶化“将影响我们这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不想看到澳大利亚国内对华人的歧视日益加剧,尤其不希望孩子面对这种歧视。
但很显然,他已因此成为攻击目标,“有人想让我闭嘴”。
信息中提到的4家中文媒体,据称也都曾发表批评莫里森政府的报道。
其中一家新闻网站“今日昆士兰(Queensland Today)”已经发声,称这条信息是假的。“我们没有政治偏见,也从没受到澳大利亚情报机构调查。这种选前谣言实际是对澳大利亚政治的一种伤害。”
02
那么,竭力散播这条“谎言”的到底是一群什么人呢?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在调查中发现了其中一个“典型”,自由党资深成员马彪(Bill Ma)。
这个马彪是墨尔本一家家具店的老板。他是当地联邦众议员、自由党助理国库部长迈克尔•苏卡的坚定支持者,上周末曾与苏卡在当地一家购物中心进行竞选活动。
澳媒梳理发现,3月15日晚,马彪在至少两个有数百名讲中文的选民加入的微信群中发布了这则消息。没有证据表明是他创建了这个信息,但“马先生是澳广发现的转发该信息次数最多的人之一”。
在被媒体问及此事时,马彪很“无辜地”表示,自己是在其他微信群中看到并决定转发这条信息,还说自己并不知道信息是假的,“如果这是假的,我肯定会后悔”。
但接受完采访后,一转头,他又在一个“秘密微信群”中宣称,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记者正在“调查我们互相扔的脏弹”。
马彪据称用中文写道,“扔脏弹在选举期间是受到允许和鼓励的”,而且他“只扔制作精良,新鲜冒热气的脏弹”。
澳媒报道中还提到,马彪的儿子马赫(Tom Ma)长期任自由党办公室雇员,目前也是苏卡竞选团队成员。
在这条微信假信息被曝光后,马赫对媒体“澄清”称,父亲马赫没有在自由党内担任任何有偿或自愿性质的职务,苏卡的办公室与微信的这条假信息也没有任何关系。
03
像马彪这样扔涉华“脏弹”的人,在澳大利亚华人中,并不占多数。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告诉补壹刀,澳大利亚华人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是具有越南或者中国香港背景的华人移民。他们总体上跟当地文化格格不入,普遍不太关心政治。
第二类是21世纪后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
这批人出生在大陆,受益于改革开放,普遍受教育程度高。虽然对中国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看法,但他们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有着相当的认同感。
第三类是被深度洗脑的第二代、第三代移民。
他们有着一副华人的面孔,大多幼时学过汉语,但对中国的情况有的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了解。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借着华裔的身份或主动或被动地为自己谋取某种利益。
故意歪曲现实抹黑中国的这些人,为的可能只是在澳大利亚反华势力那里谋求一些存在感而已。
当然,还有在大陆本就是“异见分子”的那一小撮人,他们继续打着“反华”的旗号活跃在澳大利亚。
不过,这些人在澳大利亚大选中相对沉寂。因为大多数澳大利亚华人已经对堪培拉的涉华强硬言论感到“惊恐”,这些“异见分子”再煽动什么涉华负面舆论,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陈弘表示,澳大利亚华人参政议政的意识越来越强,如果在澳大利亚政坛上,多一些华人政治人物参政议政,当然是好事。
但是,如果是把抹黑中国、攻击中国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就是一种短视的投机心态。
04
今年,是中澳关系的一个大年。
1972年12月22日,刚刚当选总理的惠特拉姆宣布,他就中澳关系正常化与中国总理周恩来达成一致。他说,我们现在纠正了一个严重的外交政策错误。
50年后,澳大利亚正在犯下又一个严重的外交政策错误。
这是4月20日澳大利亚联邦大选首场辩论上,工党领导人阿尔巴尼斯就中国和所罗门群岛签订的安全协议对堪培拉的批评。
莫里森对此反唇相讥道:工党不承认这“是因为中国试图干涉太平洋地区”,“你为什么要站在中国一边?”
看看,中国正在以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成为澳大利亚大选中的一个话题。
用纽约时报的话说,那就是“几个月来,澳大利亚的保守党联合政府一直试图转移人们对其国内弱点的关注,通过暗示竞选对手会与强大且危险的中国政府拉拢关系,为谋求连任找理由”。
围绕中国,堪培拉已经冒出过太多匪夷所思的言论。
比如,莫里森曾经指责工党的一名领导人是“满洲候选人”。他自己都知道这种说法很离谱,主动收回了,但又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重复着“中国政府希望工党获胜”的断言。
比如,工党议员基钦曾经诽谤一名澳大利亚华裔是被挫败的外国干涉大选阴谋背后的神秘“操纵者”。
澳大利亚矿业大亨福雷斯特实在看不过去了,他说这让人联想到“藏在床下的赤色分子”(指的是冷战时期对共产主义的非理性恐惧)。
也许,不是什么“恐惧”,仅仅只是党争。
悉尼大学历史学教授詹姆斯·柯兰说,“(莫里森)在政治上处于不利地位,他正在寻找所有用得上的做法。”
这就导致,莫里森迅速走上“新冷战斗士之路”。
说起来,这与莫里森所在的自由党党内鹰派有关。如今,澳大利亚政坛上,谁是最极端反华人士?当然是澳大利亚防长达顿。
达顿屡屡带头攻击中国。他不仅曾经警告,中国的导弹能打到澳大利亚,甚至危言耸听地暗示中国“可能在4年内对澳大利亚及其盟友发动化学武器攻击袭击”。
种种极端不实之词,不过是达顿利用中国议题为自己的政治前途铺路。
说到这里,像马赫那样为这些反华政客极端言行站台的一小撮华人,得好好思量思量,这种工具化自身的路子,到底能不能走得通。
因为当大选结束,甚至在澳大利亚调整对华政策后,他们还会有利用价值吗?
不管怎么说,一个现实都将是,如果有些华人自甘沦为反华工具,就只能承受作为工具的命运。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