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作者:爱娱乐的亖岁RR

“我觉得我自己还未必成器”

这是52岁获得“金牌配角”,被赞与陈道明、王志文等身的“老戏骨”王劲松对自己的评价。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低调的他很少在公开场合谈及自己的过往,但提起“拖”他进圈的傅彪时,回忆起两人相识的一幕,他的眼眶瞬间湿润。

那是在南京的一个小剧组里,彪哥跟还是小配角的王劲松说:“你想去北京吗?”

王劲松如实地说:“我没想过这件事。”他觉得,当配角也不错,至少不用到处去求人、托关系。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傅彪听后,生气地说道:“那你就不想想你的将来?你的家人?”在彪哥的催促下,他才来到北京闯荡。

谈及这段往事,王劲松笑着说:“是彪哥一脚把我踹到北京来了”。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也正是这一脚,让大陆影视圈多了一位不折不扣的老戏骨。

如今,54岁的王劲松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大器晚成,而越是低调的他,越是能给人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

在这个浮躁的娱乐圈,他是如何保持住这份初心的?如今的他又过得怎么样了呢?

1.

王劲松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文尔雅、一副饱读诗书的模样,这源自于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深知“知识就是力量”的父亲,从小就对他给予了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学校。

王劲松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他头脑聪明,家人都觉得他考上理工大学不是什么难事。

但家人不知道的是,王劲松并不想按照父亲规划的路线走,而是对艺术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那个年代还没有电影院,只有一个放映机和一块幕布组成的露天电影,只要那天放映,他肯定会准时出现。

看着电影中的那些威风凛凛的军人、武功高强的大侠,他在心中也产生了要当一个演员的想法。

王劲松一开始不敢把这个念头告诉家人,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直到快要毕业时,他终于做出了选择,因为害怕家人阻止,便先斩后奏,偷偷把报考的学校换成了南京戏曲学院。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直到成绩出来后,王劲松知道瞒不住了,才战战兢兢地告诉了父亲,没想到,父亲居然没有生气,还说:“那就明年再考一次吧。”

得知父亲的想法,王劲松破天荒地拒绝了,并说:“我就是向往那些伟大的艺术家,我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父亲听到他这句话,怒火中烧,随即大发雷霆:“那你就从家里给我滚出去!从今以后我没有你这个儿子!”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说完王父又扭头严厉地对王母说:“从现在起,你不许给他做饭!也不许给他钱!他自己选的路,就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就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后,很快就到了去学校报到的日子,王劲松早早就收拾好了行装,可苦于没有学费和路费。

无事可做的他睡到日上三竿,才愁眉苦脸的去厨房寻觅吃的,却意外的看到桌子上赫然放着他的学费。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下面还有一张纸条:儿啊,你父亲是刀子嘴豆腐心,他看出了你心意已决,早就原谅了你,你不要有心理负担,放心的去追逐你的梦想吧!

看着母亲的字迹,王劲松握紧了拳头发誓:一定要混个人样出来,不能再一次让家人失望!

告别了父母后,19岁的他坚定的踏上了去求学的道路,到达当地后,夜幕马上就要降临。

王劲松看着路边的小旅馆,又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一路走到学校去!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初来乍到的他根本不认识路,只能见人就问,走得累了就坐地上歇会,饿了就啃两口包里的馒头,喝上几口凉水。

就这样,走走停停一夜过去,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时,他才站在了学校的大门口。

后来回想起这段经历时,王劲松表示:“那是我走过最长的路!”,而他这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演艺之路才更艰辛的。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带着满腔的热爱入学后,他才发现同学们大都是科班出身,有的已经有过登台的经历。

比起他这个半路出家的愣头青,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论相貌王劲松也不占优势,甚至瘦瘦弱弱的他,看起来还有点像个“病秧子”。

没有任何基础的他,第一次考试就出了洋相,成了班里倒数的那一个,几个没有耐心的老师,开始对他爱搭不理的。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好在他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依然坚持早上最早一个起床练基本功,下课后,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王劲松把老师在课上讲的知识点再三揣摩,力求第二天的课上能有精彩的表现。

他的这种学习精神,打动了一名叫程俊的女老师,程俊看着努力上进、拼命学习的孩子,很是心疼。

于是老师在快要放假时,单独找到他,说:“你的基础太差了,你愿意利用暑假时间留下来,让我给你补课吗?”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听到老师的话,他几乎快要哭出来,语无伦次地说:“我…我当然愿意,但是…但我没有钱。”

程老师看着他紧张的样子,“噗嗤”一声笑出了声:“傻孩子,我给你免费补课,放心吧!”

就这样,王劲松早早起床赶到程老师家中,学习表演技巧,程老师看出他内心对知识极度的渴望。

还顺带给了他几本关于绘画和雕塑的书籍,打开了他艺术领域新世界的大门。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时至今日,他闲暇时还保持着各种各样的爱好,例如文玩、摄影、旅游等。

程老师知道他平时在学校不舍得花钱吃好的,就留他在家吃午饭,还特意让丈夫多炒一个肉菜。

看着对待自己如亲生孩子一般的老师,王劲松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只能更加刻苦学习,将来好好报答恩师。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一个暑假过后,他的专业知识突飞猛进,知识面开阔了,自信心也增强了不少。

在排练话剧时,他已经能够扮演剧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随意切换,游刃有余。

同学们都对他投来惊讶的目光,但他知道,这都是程老师的功劳,在以后的日子里,懂得感恩的他每年都会专门去看望程老师。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2.

毕业后王劲松被分配到了南京话剧团,刚进团时,他既没有人脉也没有演艺经历,只能去干苦力活。

装台卸车、打打杂,唯一上台的机会就是充当一个连脸都不露的道具,与其他刚入行的演员排成一排扮演一面墙。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但即使干着如此辛苦的工作,还要受人奚落,他每个月的工资也还不到100块钱。

他在剧团附近租了小小的一间屋子,吃的是食堂里放了几天没人买的饼,因为这样的饼要卖得便宜很多。

不舍得买菜吃,他就去菜市场捡了菜贩扔掉的菜叶子,拿回住处腌成咸菜,够他吃好几天的。

参加工作后的王劲松,就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钱,但囊中羞涩的他,也没什么钱能孝敬父母的。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一想到这里,他就恨自己没本事,一天他喝了点酒壮着胆子,找到团长诉苦:“我也奔三的人了,可现在要钱没钱,要事业没事业,我真的快坚持不下去了!”

团长非常体谅他的难处,为他在剧团隔出了一间小宿舍,省去了他租房子的费用。

其实王劲松抱怨归抱怨,在没有更好的工作时,他也不能轻易放弃这个“铁饭碗”,团长也做出了让步,他只好继续坚持下去。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好在给他分的那间宿舍旁边,就是剧团放剧本、图书的屋子,每天工作结束后,他就一头扎进书堆里看得废寝忘食。

时间飞快,一转眼三年过去,王劲松终于熬到了可以在台上独当一面的时候。

但他却没赶上好时候,话剧行业进入低迷时期,那些早早涉足影视的演员们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王劲松也不得不开始向影视圈靠拢,他知道即使需要给团里上交一大半的片酬,也必须得这么做。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在王劲松外出拍戏的这段时间,结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也正是有了他的帮助,才有了王劲松的今天。

这个人就是傅彪。

两人相识于《等你归来》这部剧,拍摄时,傅彪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青涩的模样,非常看好他。

那时候傅彪已经是有点名气的人物,但他还只是个跑龙套的,但傅彪可不在意这些,反而一点明星架子都没有地跟他聊得火热。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时间久了,傅彪对他来说,既是朋友,也是伯乐,总是在事业上尽心尽力地帮助他。

在得知了王劲松一路走来的不易和早年闯荡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后,傅彪告诉他,自己还是个小配角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还跟他说:“我是苦过来的人,发达了以后,就没人敢欺负了,但是我也不会去欺负别人。”

就是这句话,让王劲松认定了,这个人这辈子都会是他的榜样,从那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更铁了。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在剧组吃饭时,只有彪哥这样有地位的人才能在屋里的桌子上吃,王劲松这样的龙套演员,只能找个蹲在外面的墙角。

彪哥看到这一幕,直接端着饭盒走出来,走到他身边蹲下,陪着他一起大口大口吃起来。

彪哥看着满脸诧异的王劲松,说道:“当年我也是这样吃饭的,早就习惯了。”

傅彪知道他是个满腹才华的人,聊着聊着就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你就打算一辈子待在南京了?”

这个问题把王劲松难住了,反问道:“那我应该去哪儿?这里有稳定的工作,虽然挣得不算太多,但足够我生活下去了。”

傅彪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在这里是被埋没了,跟我去北京混吧!你一定行的。”

王劲松没往心里去,便敷衍着说:“行,行,回头吧。”

拍完戏后,他就又回到了之前的慢生活,直到傅彪打来电话一直催促,他才决定去试一试。

后来在一次采访中,他曾调侃自己当初是被傅彪一脚踹到北京的。

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如果靠着他自己一刀一枪地拼,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有出头之日。

但王劲松可不是单枪匹马,他有个好兄弟为他开路,傅彪走到哪儿都带着他。

还骄傲地跟导演们介绍:“这是我朋友,演技特别好,还便宜,谁找他拍戏,我就免费给你们客串。”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看到这一幕,王劲松鼻头酸了一下,他知道,这辈子又多了一个要报答的人!

有了傅彪的举荐,他很快接到了戏,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导演和电视机前的无数的观众们。

忙着拍戏这段时间,王劲松发现好久没跟傅彪聚聚了,准备忙完手头工作后,就联系好朋友出来吃饭。

结果就在他觉得马上就要触摸到美好的未来时,却先听到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报纸上“傅彪患癌”的字眼异常醒目,他连忙致电,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悲痛万分,连夜赶到了傅彪身边。

看着昔日神采奕奕的傅彪,如今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王劲松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

傅彪看到他后,费力地说出:“你现在很好,保持住还能更好,只要把老生演好,你就不愁没路子。”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而这一句话,王劲松当成了座右铭,记了一辈子,也做了一辈子!

恩人走后,他无以为报,只能将傅彪的儿子视作已出,傅家有什么事,他都尽全力帮助。

3.

有压力就会有动力,从那以后的王劲松,演起戏来更加拼命。

《大明王朝1566》中,他在大冬天光着膀子被泼十几桶冷水,被冻得发烧后自己偷偷去输液。

为了演出效果逼真,他要求直接将长长的银针扎了满脸,一部戏拍完,他脸上留下了一圈红色小点。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当接下一个演斗蛐蛐的角色后,王劲松专门跑到北京胡同里跟着一位老大爷学习。

一段时间下来,什么行话、暗招都被他学了去,俨然成了一个“专业人士”。

拍摄《北平无战事》时,王劲松饰演的是一个需要一直抽烟的角色,他一点都不含糊,一根接一根地抽。

事后,他还说:“在这部剧中抽的烟,超过了我前二十年抽的量。”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曾经因为不会弹琴,拍摄的一个片段被删,所以在接下来饰演日本军官的角色后,开拍前他苦练日语,最终达到了专业的水平。

《光荣与梦想》中,屏幕前的人看着他被埋在风雪中的样子都替他感到冷,而现实拍摄时更加艰难。

王劲松回忆道:“当时雪是一点一点吞没我的身体,雪堵住了鼻子后,几乎不能呼吸。”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诸如此类,他从来都不会抱怨一句,反而觉得这才是一个演员该有的样子。

也正是他这样的敬业精神,才演活了阴险狠毒、装疯卖傻的太监杨金水,还被评为“史上第一太监”。

有时候王劲松走在路上,也会被人指指点点:“快看,他就是那个大坏蛋!”

每次听到这样的评价,他都只能无奈的笑一笑,安慰自己是因为演的好,才会被骂。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虽然被骂了,但他也从这里开始在圈中有了一定的名气。

之后他的戏约不断,一样的是角色还是配角,不同的是他把每一个小角色都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眼前一亮。

《恰同学少年》中的汤芗铭,《琅琊榜》中有胆有谋的言阙,《军师联盟》中忠心耿耿的荀彧等等等等。

演起坏人的他,一个眼神就能让人不寒而栗,但演起好人,又让观众觉得是浑然天成,本色出演。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直到2019年,他因为林耀东一角彻底大火,剧中他的一句“在塔寨只有东叔威胁别人,哪有别人威胁东叔的份”成为经典。

他把自己比喻成一个修理工,把每一个角色当成一堆可以拼装的零件,而他只是把角色全部打散,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重新拼凑出完整的人物而已。

在演员这条道路上,他整整走了32年,才获得了“国家一级演员”的称号,这个称号实至名归,也肯定了他多年来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但被大家称为“大器晚成”的时候,王劲松却低调的表示,自己还未必“成器”。

他甚至觉得自己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始终保持着卑微的态度,才能擦亮眼睛,不迷失方向。

因为他从出道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起伏,所以才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对得起观众,对得起演员这个身份,是他一生的追求。

结语

成长就是懂得闭上嘴巴,低调前行,在强大自己的同时,认真的对待生活。

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努力,总有一天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越低调,越出乎意料,回首54岁王劲松的经历,才知什么叫大器晚成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但再难也不要忘记微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做人保持低调,就会越来越稳重,成功之后,也要时刻保持谦逊的姿态,才能走得更长远。

低调的人,平时不会到处炫耀,而是韬光养晦,这样才会有出乎意料结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