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作者:茶言说

霍去病的一生,是西汉最璀璨的时刻。十七岁的他名震天下,被汉武帝封为骠姚校尉,跟随舅舅征战沙场,首战告捷,砍下了敌军首领的头颅,立下了战功赫赫。

十九岁的霍去病就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出征匈奴,采用闪电战战术迅速击溃了敌军部队,斩杀遫濮王,歼敌4万余人。

他拥有超凡的英雄气概,他的战绩让凶残的匈奴人闻风丧胆,匈奴人几乎没有从霍去病手里讨到任何好处。

霍去病用自己的生命为汉朝立下很多汗马功劳,不仅把匈奴赶了出去,而且打通了河西走廊,建立了汉朝王室和中亚地区的联系,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剧照

可惜,天妒英才,长年的奔波劳苦和征战的旧伤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竟然在24岁的时候就与世长辞,谥号景桓侯。

他的一生,不可不谓传奇,毫不夸张地讲,封狼居胥是每个汉人将领最高的荣耀,也是中原文人们书写将领时候写过最壮丽的诗篇。

但是在他光辉璀璨的一生中,却一直存在着一个污点,并且因为这个污点受到了诸多的指责。

有很多士大夫称霍去病不体恤士兵,不珍惜粮食。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匈奴

原来霍去病每次出征前线,汉武帝都毫不吝啬于粮草,每次都会赏赐他数十车的好肉,供他食用,但是每次即使这些肉腐坏,溃烂,霍去病也不会食用,更不会把它们分给士兵食用。

他的做法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霍去病宁肯让数十车好肉烂掉也不分给士兵享用呢?为什么他宁愿背负骂名也要一意孤行呢?

直到霍去病死后26年,即使卫家遭到诛杀,霍家一脉依然安然无恙,这些问题的答案才呼之欲出: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汉武帝

背水一战,轻装上阵

霍去病宁愿臭掉都不吃汉武帝送来的数十车好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粮草问题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霍去病作战计划的一部分。

其一,霍去病作战战略非常讲究一个快字,他忌讳拉长战线,只要一有时机,霍去病就会率领军队全力出击,一举歼敌,根本不给敌人任何反应时间。

尤其是深入敌方腹地的作战计划,霍去病一直讲求一定要快狠准,速战速决,十七岁的霍去病就有魄力瞅准机会率800骑兵阻击敌军,硬生生地砍下了敌人2000多人的头颅。

面对旷日持久的混战,他孤军直入,历经艰难,终于获胜还朝。霍去病这样的闪电战打起来是很费力的,第一需要将领准确的判断,准确的时机;第二需要战士们全力配合。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古代战争

基于他的作战特点,他的士兵也必须要有快速的应变能力,为了迅速地跟上队伍,削减装备是很重要的。

而且他的士兵们已经练就了绝境生存的本领,即使没有这些肉,霍去病的军队也不可能挨饿,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补给粮仓——匈奴的粮库。

所以霍去病的士兵们在作战时刻,根本无暇顾及那成车的肉堆,他们只能拿起武器奋力杀敌。等到深入敌军腹地以后,霍去病的军队更是不缺补给,他们可以抢夺匈奴的粮仓,抢夺匈奴的肉和酒,坐在敌人地盘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所以,霍去病不吃汉武帝赏赐的肉堆,根本不是文人骚客所说的那般是在浪费粮食,而是为了实现作战利益的最大化,轻装上阵。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匈奴(剧照)

其二,霍去病不分给士兵肉堆,就是要让士兵们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勇气。前线作战艰苦,匈奴地处的环境都十分恶劣,只有牟足了勇气才能克服严酷的环境,取得战争的胜利。

霍去病作战时候,不给士兵们分发肉堆,是对士兵的一种激励,是告诉士兵们要想吃到大鱼大肉,就只能冲锋陷阵,杀光敌人,抢了敌人的粮仓,这样才能有饭吃,有肉啃。

所以,面对汉武帝送来数十车好肉,霍去病宁愿臭掉都不吃,给足了士兵背水一战的勇气。而且士兵们也清楚地知道,他们暂时舍弃这些肉堆,杀敌陷阵,班师回朝之际等待他们的可不只是这几车肉,而是无上的荣光。

霍去病打仗有两大特点,一是敢于冒险,二是凶狠顽强。由此也可以看出霍去病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能力者,并非是只知道蛮干的武夫,大汉也正是得此良将才能创造盛世辉煌。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霍去病

养尊处优的大少爷怎记得碎银几两

霍去病宁愿臭掉都不吃汉武帝送来数十车好肉还有一个原因是,霍去病自小的经历导致的。

霍去病的童年时代,正是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重要阶段。这时候的汉武帝急需一员猛将为他讨伐匈奴,镇守边疆。也正是此刻,霍去病的舅舅(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走进了汉武帝的视线。

汉武帝发现了卫青惊人的军事才能,于是便一路扶植卫青加官进爵,成为了赫赫有名的车骑将军,卫青也不负所托,第一战就带领着军队直上龙城,取得了战略性胜利。

此战过后,汉武帝龙颜大悦即刻封他为关内侯,汉武帝更是对卫青委以重任。卫青一战成名,卫家也从外戚变成了真正有实力的家族,也使得卫家的各族亲戚都沾了光,霍家就位列其中。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卫青

霍去病随着姨母来到了汉宫,凭借着舅舅卫青的势力从穷小子一跃成为了少爷,他成为了万千宠爱的新贵,他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质的提升。

霍去病的童年,过得养尊处优,他拥有众人的巴结讨好,家族的荣耀光辉,这些无上的权利让小小年纪的霍去病见识了太多的山珍海味,绫罗绸缎。

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依旧保持了朴实的性格和坚毅的品格,坚持习武射箭,这也为他后期的征战沙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试问从小吃惯山珍海味的霍去病怎会在乎那几车不知味道的肉呢?那十车算不得珍馐的肉片还不足以让霍去病整日都关注它们。所以,霍去病没有分给士兵享用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霍去病是真的没把这些肉放在心上。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山珍海味

舍小为大,明哲保身之举

也有部分史学家认为霍去病宁愿臭掉都不吃汉武帝送来数十车好肉是为了明哲保身,向汉武帝表达自己的忠心耿耿,打消皇帝的疑虑。他这样做至少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此举给他留下了污点,塑造了一个纨绔,不知士兵疾苦的将领形象。而这种莽夫形象比起精明善武的将军形象无疑更是皇帝愿意接受的。

自古皇帝都有多疑的毛病,生怕别人觊觎自己的江山社稷半分,尤其忌惮霍去病这样出生入死的将军功高盖主,在百姓心里留下良好的印象。

霍去病这种任凭粮草溃烂的不义之举就在他的威名之下给自己抹上了黑色的污泥,百姓虽然钦慕他的才华,却不会对他的评价很高,也让皇帝放心,不会生了别的心思。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霍去病(剧照)

第二:霍去病是不能把汉帝赏赐给他的东西随随便便分给下人的,如果被有心之人传到汉武帝的耳中,一定会让汉武帝产生疑虑,怀疑霍去病有邀功自居的心思。

虽然汉武帝赏赐的肉堆是供给军队的,但是明面上却是赏赐给霍去病本人的,他其实是没有权利再赏赐给士兵的。

如果赏赐给士兵会让皇帝认为霍去病不珍重自己的赏赐,随随便便就把这些赏赐拱手让人,会给皇帝留下一个狂妄的印象,也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其次,如果霍去病用皇帝赐予的东西犒劳士兵,会给皇帝霍去病有意拉拢士兵的印象,这更是皇帝的大忌。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古代士兵(剧照)

所以,霍去病此举是非常明智的,彻底打消了皇帝疑虑,也表示了对皇帝的赤胆忠心,也正因为如此,霍去病一生免于皇权迫害,而且死后也让皇帝对他念念不忘,甚至善待他的家人。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一直把他的儿子把霍嬗养在身边,甚至让他参加了泰山封禅大典,希望他可以承袭霍去病的军事才能 可惜霍嬗十岁夭折,根本没有长大成人。这让汉武帝更是内疚悲痛,之后对霍家十分优待。

综上所述,霍去病宁愿臭掉都不吃汉武帝送来数十车好肉是非常明智的举动,也足以看出霍去病不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对着大汉有着执着的热爱,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旷世名言;

而且在为人臣子方面,也很有一套,可以讨得皇帝欢心的同时也能打消皇帝的疑虑,为自己谋求长远。

汉武帝赏10车肉,大将霍去病放臭都不吃,26年后才懂他的手段高明

汉武帝

霍去病,永远都是一个中国历史长河中永远闪耀的名字,他多次以少胜多战胜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是一位少年将军,杰出的军事家。

至于为什么文人骚客对他评价如此恶劣,或许是因为之前的史学家也看出了他的苦心积虑,所以故意不戳破,甚至暗地里帮了他一把;或许也是因为文人轻视他的出身,对他刻意诋毁,这就不得而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