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什么是列宁俱乐部?

作者:血染的风帆

昨天是列宁诞辰日152周年,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不经让我想起在革命与战争时期我们党的一个特殊工作成果:列宁俱乐部。

什么是列宁俱乐部?

列宁俱乐部,又称列宁室,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一种俱乐部。承担老百姓的文化娱乐,政治宣传和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学习苏联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形成的产物。

什么是列宁俱乐部?

早年间我们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时候,经常会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农村的闭塞使得当地的老百姓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对外获取知识匮乏,老百姓连国家意识都没有,那就更别谈什么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老百姓的娱乐方式手段也极其匮乏,如何在一个思想落后,知识水平闭塞的地方提高老百姓的素质水平呢?共产党人想到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各级政府和革命团体都建立列宁室,教育职工识字,组织政治讨论和游艺等活动。

你可以在一个落后贫穷的中国农村里,能找到到描绘整个中国的大地图,看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年轻人可以看到当时的世界局势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跟土地里耕作了一辈子的农民终于知道了一生未去过的上海是什么模样,孩子们可以盯着眼前的地球仪,知道自己在何方。列宁俱乐部就像一扇窗口,打开了穷苦贫困的农民百姓对未来的渴望。

什么是列宁俱乐部?

30年代初,由邓小平同志主编的《红星报》设《列宁室》栏目。指导部队革命理论学习,曾开展过“战争问题”和“巴黎公社问题”的讨论。列宁俱乐部也经常举办体育活动,篮球这种产自西方的产物,也出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有时候,党的最高领导集体也会参与这项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而在戏曲活动方面,到了延安时期,通过深入群众的调查,著名的《白毛女》才诞生到这个世界上。

你为我开了一扇窗,我为你撑起整栋梁。

什么是列宁俱乐部?

在《红星照耀中国》里,作者斯诺记下了这样一段对话:

一天我同彭和他一部分参谋人员到前线去参观一所小兵工厂,视察工人的文娱室,也就是他们的列宁室即列宁俱乐部。在屋子里的一道墙上有工人画的一幅大漫画,上面是一个穿和 服的日本人双脚踩着满洲、热河、河北,举起一把沾满鲜血的刀,向其余的中国劈去。漫画中的日本人鼻子很大。

“那是谁?”彭问一个负责管理列宁俱乐部的少先队员。

“那是日本帝国主义者!”那个孩子回答。

“你怎么知道的?”彭问。

“你瞧那个大鼻子就行了!”

彭听了大笑,看看我。“好吧,”他指着我(斯诺)说,“这里有个洋 鬼 子,他是帝 国 主 义吗?”

“他是个洋鬼子,那没问题,”那个少先队员说,“但不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他有个大鼻子,但要做日本帝国主义者还不够大!”

在现今的乡村,或许应当也向80年前看齐,只有一直保持窗口的开放,在闭塞的地方,才会有未来的希望。

什么是列宁俱乐部?

你愿意为他们,开启一扇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