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7年,一位“乞丐”,怀抱咸菜罐子要见清华校长,校长:是你啊

作者:黎庶文史

1937年,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怀抱一个破咸菜罐子,来到位于长沙新校址的清华大学,找校长梅贻琦。门卫轰了几次,他死活不肯走。

他说自己是清华大学的教授。

门卫却骂他是疯子。

1937年,一位“乞丐”,怀抱咸菜罐子要见清华校长,校长:是你啊

赵忠尧当时的装扮

不一会儿,梅贻琦出校门送客,看到他,仔细打量着。

他声音嘶哑地喊了一声:“梅校长。”

梅贻琦从声音中听出了他,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是你啊!

原来这位乞丐模样的人叫赵忠尧。

01

1902年,他出生于浙江绍兴,从小喜好读书的他18岁考入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在国立东南大学当助教,23岁时又辗转到清华大学当助教。

但是,赵忠尧的人生理想远不止做个助教,于是25岁那年,赵忠尧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密立根教授的学生。

1937年,一位“乞丐”,怀抱咸菜罐子要见清华校长,校长:是你啊

年轻时的赵忠尧

那时候,自视优越的美国留学生总是想当然地以为中国人差。为了证明中国人并不差,赵忠尧学习非常拼。在做博士生研究课题时,为了获得准确的研究数据,他甚至住在了实验室,经常因为做实验废寝忘食。

晚上做实验最辛苦,他将闹钟定到每半个小时响一次,闹钟一响,不管多瞌睡,他会立刻爬起来记录数据。

1929年,在一次实验中,赵忠尧发现了一个很奇妙的现象:硬Y射线的高能量光子束,在通过重金属铅时出现了“反常吸收”。

于是他便以《硬Y射线的散射》为题写了一篇论文,虽然当时没有受到多大重视。但是后来前诺贝尔物理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说:“赵忠尧是世界物理学家心中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1930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辗转到了英国剑桥大学,与原子核大师卢瑟福一起从事研究工作。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赵忠尧一定会在领域里别有一番建树。

可是,“九·一八事变”,日军的铁蹄踏入了我中华国土,践踏和蹂躏着中华寸寸山河。赵忠尧得知后,义愤填膺,要求立即回国。

他的导师卢瑟福极力劝说:“如果你留在英国,不会遭受战争之苦,这边科研条件和环境都好,容易出成果。”

赵忠尧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的祖国需要我。”

1937年,一位“乞丐”,怀抱咸菜罐子要见清华校长,校长:是你啊

图右为赵忠尧

卢瑟福看赵忠尧去意已决,便再无挽留,特意赠送给他50毫克镭作为临别礼物。

要知道,1911年,居里夫妇经过反复实验,才提炼出了镭这种放射性物质。她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即便在赵忠尧所处的这个时代,已经距离20年之久,但它仍是一种昂贵的放射物。

赵忠尧如宝贝一样,历经千难万险,将这50毫克镭带回了祖国。

可是回国后,赵忠尧作为一介科学研究者,他无法上战场跟日军真刀真枪地拼,他只好先到清华大学物理系,韬光养晦,一边任教,一边搞研究,梦想着有一天以科技强国。

谁料,日本的侵略行径愈来愈猖獗,偌大的清华园竟然也容不下一张书桌。为了保存高校教育资源,清华等高校决定南迁至长沙。

02

一天,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梁思成教授正在家里匆忙收拾行李,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

梁思成打开门发现是赵忠尧。

梁思成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还没有走?清华师生基本都撤离了。”

赵忠尧焦急地说:“有一样东西在学校,我必须回去将它带上,否则落在日本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梁思成瞪着圆圆的眼睛询问:“什么东西?”

赵忠尧压低了声调说:“50毫克镭。”

1937年,一位“乞丐”,怀抱咸菜罐子要见清华校长,校长:是你啊

赵忠尧

原来当清华大学师生撤离时,赵忠尧恰好不在北平,别人也不知道他的那50毫克镭藏在哪里。

梁思成立即开着车,带着赵忠尧,两人抄小道,冒着生命危险回到清华园的实验室,在一片狼藉中找到了那装着的铅筒。

找到那50毫克镭后,赵忠尧这才松了一口气。趁着夜色,他乘着梁思成的车,匆匆地离开了清华园。

本来梁思成要带赵忠尧和家人一起走,但是赵忠尧担心在路上遭遇盘查。那50毫克镭,是他从英国拼命带回来的,它对于我们国家以后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后来,赵忠尧思来想去决定一个人走。他中途下了车,回到家,装扮成乞丐,将装有镭的小铅筒放在一个破咸菜罐子里,一手拿着一根棍子,一手端着菜罐子。就这样一路乞讨着向长沙走去。

一路上他混在难民中,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逃过了多次盘查。

他很少说话,有人好奇地问他:“你那破罐子里抱着什么宝贝,跟命似的。”

他一声不吭,就从罐子里掏出一点咸菜分给大家吃。

为了行走方便,他所有的行李几乎扔完了,仅有手里抱着的咸菜罐子。

后来咸菜吃完了,有人开玩笑说:“整天抱着个破罐子累不累,还不如扔了。”

他说:“里面装着可是我父亲的骨灰。”

后来,再没人好奇他那个破罐子了。

他抱着咸菜罐子,整整走了一个月才到达长沙。

这天,他来到了长沙清华大学的新校址,衣衫破烂,头发蓬乱,声音嘶哑地要找梅贻琦校长。门卫看了看他,以为他是一个乞丐,准备将他轰走。

赵忠尧怎么也不肯走,非要见梅贻琦校长,还说自己是清华大学的教授。

1937年,一位“乞丐”,怀抱咸菜罐子要见清华校长,校长:是你啊

梅贻琦

门卫鄙夷地看了他一眼:“真是一个疯子。”

恰在此时,梅贻琦送客走到校门口,看到他,还仔细打量了半天。

赵忠尧声音嘶哑地喊了声:“梅校长。”

梅贻琦立即就听出他的声音了,激动地上前握住他的手说:“是你啊。”

两人不由放声痛哭起来。

当赵忠尧将那个破罐子放到梅贻琦的办公桌上,这才舒了一口气。

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除非到了伤心处。

当梅贻琦得知赵忠尧扮成乞丐,一路护送着那50毫克镭到清华大学新校址时,不由感动落泪。

03

后来清华又迁至昆明,同北大、南开一起组成西南联大,赵忠尧和他的那50毫克镭再次跟着长途跋涉。赵忠尧继续在西南联大任教,而这50毫克的镭,为中国的科技事业,中国的原子能技术也起着奠基作用。

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把日本人的脸都吓青了。这两颗原子弹让世界见证了核的威力。

一年后,美国邀请各国的专家去比基尼群岛参观原子弹实验,中国派去的代表就是赵忠尧。

参观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核物理研究。赵忠尧感慨万千。他决定投身于中国未来的核事业当中去。

1937年,一位“乞丐”,怀抱咸菜罐子要见清华校长,校长:是你啊

然而,那时候中国正经历了抗日战争,民生凋敝,研究核武器必不可少的是加速器,这个加速器就需要40万美元,赵忠尧费尽周折才筹集到了5万美元。

无奈,他只好决定自己研制加速器。从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去研究一个东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为了买一些相关的器材,他省吃俭用,给别的实验室免费打工,收集别人不用的废旧器材,自己拿回去研究。

有人看赵忠尧的这番神操作,嘲笑道:“加速器是说制造就能制造的吗?”

但是赵忠尧都不在乎。要搞好研究,哪能不忍受点争议。

一天,一个教授要扔掉一台废旧的加速器,被他以废铁价收购了。

就是在这台旧加速器的帮助下,赵忠尧的研究工作也有了进展和突破。

1950年赵忠尧回国时,被美国特务盯上了,将他扣押在了日本。在大陆领导人的多方营救下,才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他立即投身于崭新的核物理研究中。他利用带回的静电加速器,制成了质子静电加速器,比原来的那个废旧的加速器,在技术上做了改良和提升。

而他研制出的这个加速器,一直伴随着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

1937年,一位“乞丐”,怀抱咸菜罐子要见清华校长,校长:是你啊

赵忠尧也升任为大陆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两弹元勋邓稼先、钱三强等都是他的学生。就连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也曾得到过他的教诲。

赵忠尧虽然未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他以坚定的爱国信仰,护住了50毫克镭,为中国的科研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今日,中国能跻身于世界第二大强国,有先进的核武器,让列强不敢觊觎。正是在英明的领导人的带领下,在赵忠尧一样的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让我们以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