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悦读周刊|文心——植物染

好友过完生日说,步入中年的她要有一点新改变。在周日这一天,除了进入公共场合,防疫人员要查看绿码,其他时间,她就把手机关掉,退出群聊,不在网上购物等等。

众人皆笑其异想天开:这年月,大家离了手机,就像鱼儿离了水、秧苗离了土,还能活?何况,离了手机,这一天你不嫌空得慌?

要知道,之前,她的周日,都在冲锋陷阵地送两个娃上各种培训班。

数月之后,我看到了她的一小批“关机日”的成果——原来,她这段时间重温了老电影《古都》,被里面有关植物染的画面打动,迷上了染布。正好,两年前,她家在郊区租了乡里人家自建的一间小木屋,周围是阳光普照的群山,木屋外面有场院,有露台,便从网上搜罗了一批白坯布、白色桑蚕丝面料。一到周日,她就驱车带着两个孩子前往郊区山间,在山野间采撷植物的叶片、花朵、果实与树皮,将植物洗净后分门别类,用打汁机打碎,再水煮,用布过滤掉杂质,留下“颜料”来染布。

染出土布上的图案并不复杂。可先用蜡刀蘸取融化的蜡,以刀代笔,先在布料上将图案画出来,等蜡干透后形成防染层,再浸入染缸中,染完颜色,抖开布料,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行氧化处理。如是再三,等染料充分渗透进每一根棉、麻、丝的肌理后,用清水投洗一遍,放进热水锅煮掉蜡层,防染层覆盖的地方,就会露出带有少许冰裂纹的白色图案,再在晾衣绳上吹干即可。

她说,植物染相当敏感,如果放在太阳下暴晒,会迅速褪色,所以,需要阴干。吹干的衣物要继续存放在黑暗处一个礼拜,这才是使之颜色相对持久的奥妙。当然,之后,每一次穿着,每一次洗涤,颜色都有微妙的转化,因为,植物染与化学染不同,它们是有呼吸、会吐纳的。

整个的染色过程,就是带着孩子们玩。她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要是成天盯着手机,天天就想着看小视频、打游戏,远离大自然,孩子们怎么会想到染灰黑色的围巾或风衣,要用到南烛树叶;染黄色布帽或裙子,不仅可用金黄的万寿菊,还可用栀子花结出的果实呢?从前,孩子们只见过浓白的、香气扑鼻的栀子花,哪会留心到栀子花谢了,会结出橄榄一样的果实,入秋后,果实会变成橙黄色或橙红色,将其捣碎浸泡,便可得到鲜丽的黄色染料。孩子们从前也不知道,滑溜溜的木耳菜,学名叫作“落葵”,会开花,也会结果,成熟的落葵种子是红色的,随着秋意深浓,它慢慢变成了近乎黑色的深红色。捏破果实,会迸出胭脂般的汁液,可以将裙子、罩衫、布包染成半透明的、让人心旷神怡的红色。

植物染与众不同的一件事,就是一样的原料与工序,每次染出来的颜色都有微妙差别。田野里散发浓烈药香的艾草,如果在端午节采摘,染色偏绿;如果在中秋节后采摘,染色偏黄;枇杷树的老叶,染成的茶巾是深棕粉,而嫩叶,染出来的是娇粉色。捣烂观音草,用井水、自来水、山泉水等浸出来的染料,可能会出现粉红色、紫红色及棕红色等不同的变化,这是因为,水中的矿物质与酸碱度不同。这些变化,既蕴含了二十四节气转换之韵律,蕴含了柔软蓬勃的春意,与金属般铿锵萧瑟的秋气,也蕴含了植物的青春年华与老成晚景。

植物染中蕴含着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生物、化学、美术、诗词人文,她带领孩子学习这些知识。“揉蓝衫子杏黄裙”,说的就是植物染呀。轻柔的色彩,自然地洒落在柔软的棉麻布,洒落在半透明的桑蚕丝上,仿佛蕴含了太阳与晒干草垛的香气,也蕴含了月亮与露珠的阴柔与清甜。这些自然美的呈现,让时常处于紧张状态中的大人和孩子,感受到大自然清风拂面的轻松感。

在小木屋,她还带着孩子们玩“植物敲拓染”,就是在已经染好、吹干的植物染围巾、手帕或桌布上,把捡来的植物叶片、花朵“拓”上去。办法也并不复杂,只要将植物平放在棉布上,盖上一层厚纸巾,用小槌子或一颗卵石轻轻敲击植物,花草、蕨叶、爬藤树叶的汁液就会渗透进织物肌理中,形成自然的颜色与形状。揭开纸巾,将软烂紧贴的植物也轻轻揭去,静置,等待色素在空气中氧化,以冷水清洗棉布,晾干即可。

由春至秋,那些美丽的花朵或伸展的芽叶,通过植物拓印的方法,留下了与孩子们的眼睛和手相遇的温馨画面。它们带着光影、色泽,与微妙的植物气息,一直留到漫长萧瑟的冬天,构成了孩子们茁壮生长的精神世界。她说,放下一天手机,并没有损失什么,相反,这一行动将她和孩子从狭小的家中释放到原野上,让他们充分打开视、听、触、嗅、味五感,去体验自然的变化,大地的慰藉,季节的赐予,这也令她身心舒展,有耐心、有余裕去培育出精神世界足够柔韧、明亮的孩子,他们才可获得充沛能量,去应对成长中的一系列挑战。

悦读周刊|文心——植物染

【请关注我们】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关注晚报微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