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死“决赛”

作者:信息新报
生死“决赛”

生死“决赛”

徐道富/文

生死“决赛”

4月20日下午,我和孙亚军应约到滨海港慰问看望“五保”老人。孙亚军司机小季要在中途陈涛镇上停留办事,我和孙亚军商定把车停在路边等候小季,大约等了半个钟头。眼看天色已晚,为了不让老人久等,孙亚军决定把车留给司机小季,坐上我的车先出发,让司机小季办完事再驾车赶过去。

下午5时许,我们驾车刚刚转上坎振线向东行驶不到500米,在陈涛大桥附近,正赶上学生放学家长接孩子的晚高峰。基于安全考虑,我刻意放缓车速。就在此时,一辆破旧不堪的大型平板货车映入我们的视线。突然“咣当”一声响,正在行驶的大型平板车上好像什么东西刮到了电动三轮车,平板车司机也许全然不知,车也没有停。我们只见电动车被强烈的剐蹭晃了一下,停在路边坐在车内等待接学生的家长还没有反应过来,车子就走远了。我驾车接近平板货车的时候清楚地看到,平板货车尾部装的是十多根长方体水泥桩,下面还压着一根“∝”型竹节钢楼板吊钩。由于货车行驶途中的频繁颠簸,加上压在水泥桩下面的钢制吊钩没有车厢护板的管束悄悄外移,超出车厢外近一米。

在这危急的时刻,如果不及时让司机停车消除隐患,很有可能酿成事故,造成骑车行人伤亡的惨剧。随着路上骑车接学生电动车越来越多,我们来不及思考,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好友孙亚军,他一边指示我快速追赶货车,一边不断提醒我注意安全。在我驾车鸣笛急速追赶超越平板货车的过程中,我们清楚看到了平板货车超出车厢的钢制吊钩高度正好和骑车人的肩颈脖子上下高低,货车钢制吊钩先后几次差点刮碰到骑车路人的危险一幕,生死一线。我和孙亚军一边交谈,一边不停地快速追赶货车。柴油车发动机的噪音伴杂着水泥桩与车身平板的撞击声,尽管我们长按喇叭,始终未能起到提醒迫使司机停车。生死时刻,穷追不舍,誓死守护,我们与时间赛跑,大约追了二、三公里,终于在陈涛地龙向东2000米左右将货车逼停。我赶忙下车,大声“呵斥”司机立即停车。货车也没有靠边就被我们车辆逼停,为了安全起见,好友孙亚军急忙跑到平板大货车后方,疏导交通,示意行人安全避让。

货车被逼停,司机惊慌失措,左手摇下车窗,伸手从车门外拔插销开门下车时,我清楚地发现司机右手还抓着手机,我们顿时惊呆了。这位司机之所以长时间没能听到后方追赶汽车的紧急喇叭声,我想,他也许正在使用手机打电话联系业务,或许是发信息。假如不是我们发现及时,处置得当,如果司机不能及时发现隐患,排除隐患,后果不堪设想。

生死“决赛”

到了饭店,我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仍然心有余悸。今天我们既是爱心接力,也是化解危险的一场生死救援。内心忐忑不安,想想也很后怕。亚军啊,你这哪里是请我们来吃饭啊,这分明就是一场生死“决赛”。其实挽救的不止是一个生命,而是一个个家庭!

人之初,性本善。在我们身边,好人好事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总有那么一群人在默默地奉献。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将我们的生活点亮,让我们看清生活的美好。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个温暖的人,用我们有限的温度去温暖更多的人。在所有的祝福中,“健康平安”是被提及最为频繁的祝福语,也是家人朋友给予彼此最衷心的期盼。祈福平安健康,避免天灾意外最有利的办法就是提高警惕,希望加强对车辆维修、安检,尤其面对让人望而生畏的“马路杀手”,更是如此。(注:图片和文中讲述无关)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