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丨杜兰:厘清技术边界,引导元宇宙“以虚助实”

4月20日至22日,以“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博鳌举行。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丨杜兰:厘清技术边界,引导元宇宙“以虚助实”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受邀,作为中国科技领域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连线的方式,参加中美企业家对话会和元宇宙分论坛两场讨论,和全球嘉宾探讨当下焦点。她在作“元宇宙向实而生”主题发言时认为,对元宇宙应该“拥抱美好未来,合理预期节奏,防范引导并重”。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的压轴,4月22日上午举办的“‘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主题论坛吸引了众多关注。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沈威、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小i机器人董事长兼CEO袁辉参与了本场讨论。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丨杜兰:厘清技术边界,引导元宇宙“以虚助实”

警惕“奶嘴型”元宇宙

中国科技企业责任担当

“长期来看,应该对元宇宙抱有美好预期。这不只是因为元宇宙可以把科幻大片中的许多想象变为现实,更因为元宇宙具有以虚助实、推动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杜兰说。

未来,元宇宙有多种可能性。到底会发展成一个让现实世界更美好的“元宇宙”,还是让人们沉迷虚拟世界的奶嘴型“元宇宙”?杜兰认为,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们的初心是什么,每一步的抉择是什么,而中国的科技企业应该在其中发挥更大的责任担当。

杜兰认为,短期来看,元宇宙的发展机会和泡沫并存。比如疫情可能会催熟元宇宙的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场景,游戏、社交也将是元宇宙率先落地的场景。与此同时,元宇宙在创业和资本领域会产生大量泡沫。

不同技术各有timing

元宇宙处于“萌芽发展期”

“我们是科技工作者,不是未来学家,更不是科幻作家。只有认识技术的边界,我们才能看清楚元宇宙的现状,才能去想象未来能发展到哪一步”,杜兰认为,把元宇宙放在技术的边界里、放在现实的框架里来讨论很重要,而通过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解释,元宇宙不同的技术各有timing,任何一项技术由研发到产业化应用落地,通常需要5到10年时间。

杜兰说,大部分技术都处于初期到期望膨胀期阶段,包括AI驱动创新、AI增强设计、去中心化金融等,而像数字孪生、NFT等热门技术,正处于期望膨胀期的顶端,在几年前就掀起过热潮的混合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则正在走出幻灭期,向复苏期发展,元宇宙目前仍处于萌芽发展时期。

以虚助实

引导元宇宙助力民生和实体产业发展

如何前瞻性地思考,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元宇宙,让它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杜兰提出,应该坚持防范和引导并重。一方面是防范风险,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有许多潜在风险,例如沉迷风险、隐私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垄断风险、金融风险、加剧社会不公平风险等。当前首要任务是防范元宇宙相关的商业泡沫、投机行为。

另一方面,应该从一开始就引导元宇宙助力民生和实体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如何与“十四五”发展规划相结合。例如成立面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以及面向智慧城市、工农业领域的元宇宙产业基金、研究机构、政企对话平台等。

人工智能是元宇宙的核心支撑技术

中国发展元宇宙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杜兰认为,中国元宇宙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基本上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劣势一致。中国有大数据、应用开发、产业链、政策、文化和IP的优势,在芯片、操作系统、渲染技术、光学显示等领域与国外存在差距。“我们也希望在这样一些领域不断获得突破”。

杜兰表示,人工智能是元宇宙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作为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希望在这个领域不断加强探索和实践。

最近,科大讯飞已发布“讯飞超脑2030计划”,第一步希望打造专业虚拟人,然后再打造陪伴虚拟人,最后结合仿生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硬件技术,通过“虚实结合”,打造真正走入千家万户的陪伴型机器人。杜兰认为,元宇宙要走向虚实结合的应用场景,满足现实需求,真正解决人类社会的刚需命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