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穿制服的毕加索” 是怎么塑造出来的?

“穿制服的毕加索” 是怎么塑造出来的?

《猎罪图鉴》宣传海报。 图片源于网络

■编者按

上期文艺评论头条刊发的学者江冰的评论文章《屏幕上的“广深故事”去哪儿了?》(详见2022年3月27日07版)见报以来,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在本土文化界更是持续掀起热议。正如文中所强调,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审视、理解和诠释岭南本土文化,讲好广东故事,是广东文艺创作的必然“出口”,也是今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得主、著名作家章以武就此撰文作出回应,发表了精彩观点。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文艺评论版将从本期开始,开设“建设文化强省·大家谈”专栏,邀请文艺名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探讨,围绕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共建、进一步擦亮广东特色文化品牌等议题贡献智慧。本期特邀著名学者陈平原为广东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本期文艺评论还邀请到热播悬疑单元剧《猎罪图鉴》的总编剧武瑶分享创作心得,畅谈该剧是如何以“模拟画像师”为核心,结合社会热点现象,实现原创刑侦剧集的创新突破的。另外,本期内容还包括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为曾平标报告文学作品《向死而生》所作的书评,敬请垂注。

●武瑶

“模拟画像师”这个职业并不算特别神秘,在《猎罪图鉴》之前,已经有不少文艺作品涉及和展现过。而这部剧最难的,是打通艺术和真实的边界,把艺术的浪漫恣肆和公安工作的严谨准确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沈翊这个角色呈现出来。创作的过程是陡峭、摇曳、充满不确定性的,虽然这部剧写完已经有两年了,但每次回想起来,依旧有一种被风声掠耳的飞翔感所包围的感觉。

在我看来,屏幕上的侦探这类艺术形象,其本质就是思维艺术家——对人类情绪的巅峰状态深感兴趣,探究不止。有人问,为什么沈翊身为一名画家,明明可以赚更多的钱,却要去当警察?只能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跟世界交往、对话的方式。而沈翊是个天生对案件特别感兴趣的艺术家,他一听说刑警队有模拟画像师这个工作岗位,就不惜辞去美术学院教职,尽力争取到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寻找真相、呈现最极致的情感,这就是他的方式。

《猎罪图鉴》的创作动机是为美而写作,画面要空灵写意,人物要简洁清晰,具有现代性。从一开始,我们就立下目标:竭力探索视觉化的可能性。古典时代的剧本做到好故事、好人物就够了,但在影视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还得有好画面,否则就会在影视工业体系里失去立足之地。

所以,从编剧角度上来说,我们把全剧的重心紧扣在绘画上,面对所有的问题都用绘画的方式去理解、去完成,从而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穿制服的毕加索”、一个艺术家侦探的形象。沈翊外表温和谦顺,但骨子里有着艺术家的傲气与侦探的敏锐和执着。在剧中,他不仅要展现“三岁画老”“白骨画像”“微观辨色”等高超技巧,还拥有“刻画人心”的洞察力和同理心。所幸,我们最初在剧本创作阶段所追求的戏剧化气质,在剧集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呈现,还原度达到了80%以上。

《猎罪图鉴》开播以来,收到了各种评论,有褒有贬,其中受表扬的部分主要是说在接连不断的案件中,引入了许多引人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比如容貌焦虑、校园霸凌、家庭暴力、职场歧视、信息安全以及新型犯罪等等。剧情走向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我们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思考和预测,例如剧中的AI换脸诈骗案,就包含着对人工智能技术过度泛滥、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

虽然剧中的案子大多有真实案件原型,但我们不是“以案寻画”,而是“以画寻案”,让沈翊使用相应的绘画思维来完成破案推理。这是我们最花功夫的地方——让美术、犯罪和推理互相寻找,这个过程有点像缘分,众里寻他千百度,直至水到渠成。

很高兴的是,以沈翊、杜城为代表的“主角团”,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专业精神、职业自信,还有青年公安干警的精神面貌,获得了许多来自公安系统的观众的认同。这也让我们对新主流网剧的创作路径更加充满信心——现实主义基底,浪漫主义表达。

顺便一提的是,很多创作者认为手机小屏不适合美术题材,但我的意见却恰恰相反——小屏便于截图,也便于弹幕互动,使得编剧可以在剧情画面里埋藏尽量多的“梗”——例如关于《亚威农少女》等世界名画的趣闻、知识等,从视觉到节奏,都留下了很大的创作空间。画面里埋藏的信息量,成为创作者与观众互动的游乐场,类似一场场“藏宝”和“寻宝”的游戏,这也是我们创作上的一次探索——互联网时代的观众是愿意与创作者一起共振的,而观众才是一部作品最后的完成者。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师、著名编剧,代表作有《猎罪图鉴》《风声》《人生若如初相见》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