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作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寄托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灵魂,对华人乃至全世界文化交流与经济繁荣、对构建和谐世界和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可持续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上,中国书法无疑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个没有艺术传承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文化枯竭而难以长远发展的民族。发展与推广中国书法艺术,就是在建设文化强国目标的引领下,树立起一份对中华文化发展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主动担当起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发展与推广中国书法艺术,更是满怀对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传承中华文明,开创一片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类艺术天地。

在经常参加书法活动或讲课时,常有友人发问,如何介绍书法?中国书法是什么?我很自豪地对他们说:“中国书法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中国书法艺术当中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中国宣纸,世界独有;兽毛作笔,松油为墨;黄河之泥,歙州山石,精雕为砚,举世无双。如果离开民族,抛弃传统,那么书写之物也许不能称之为书法,而仅是汉字罢了。

中国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约为殷商后期。中国书法与汉字同样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亦是世界文化之瑰宝。汉字书法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书写艺术,同其它表音文字的装饰性书写性质截然不同,这使之富有极其厚重的历史内涵、思想深度、哲学价值、人文与艺术魅力。

几千年来,对世界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圈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今,其影响更是遍布日本、韩国、东南亚、美国乃至澳洲。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书法则是汉字的表现形式。通过文化传播,尤其是有唐一代,通过书法,中国优秀的思想、制度、文化、艺术和科学得以传播世界各地,使中华文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令人瞩目的贡献。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作为汉字艺术的书法,肩负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的使命,以及抒发情志、感悟生活的功能。在历史文脉赓续与社会生活变迁中,书法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成为中国人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于世代传承中彰显人文情怀。

当我们回顾历代书法经典时会发现,这些作品往往具有相似的特质。内容上,它们大多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或事件,传递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意蕴;艺术表现上,它们常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新元素,包括时代特征与笔墨技法,继而攀登至一个时代的书法艺术高峰。比如,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记录了当时盛大的雅集活动,尽善尽美的书风,寄托着创作者对自然挥洒的追求;欹侧多姿的书体,展现了创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底。唐代颜真卿《争座位帖》笔法圆劲、神韵雄逸,字里行间散发着忠义之气。

宋代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借景抒情,写出创作者对旧友的思念,书法入古出新,字势开张,纵横奇崛,成为尚意书风的经典。内容与形式的创变,“文”与“质”的互动,传统文脉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使这些书法作品拥有了永久的生命力,也为当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无论古今,书法艺术创作都需紧跟时代步伐。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可以强化具有时代特征的叙事表达或诗性传递。如此,书法作品才有生命,才有魅力,才有根基。我们这一代书法工作者,拥有前人难以企及的良好创作环境,见证了新时代新风貌。

如何将内心的自豪与感奋化为艺术语言?自2008年起,我逐步深化通过书法记录时代的认识,并努力创作,力图为时代留下独特的艺术印记。10余年来,我先后创作了《我的中国心》《体育颂》等数十件涵盖草、篆、隶多种书体的艺术作品,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诗性表达,诠释我对于社会文化的深层思考。

在创作中,对于书法形制的选择关系着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自古以来,书法艺术形制繁多,其中经典长卷尤其是草书长卷,颇为后人所珍视。如唐代张旭、怀素,北宋黄庭坚,明代祝允明、王铎等人的草书长卷,让后代仰之弥高。要尽情书写今朝豪情,长卷形式亦是最佳选择之一——文本容量大,能让创作者纵情挥洒。

尤其是以大草写就的长卷,纵横捭阖,一气呵成,更符合这个时代的恢弘气象。在我创作的20多件不同内容、不同书体的长卷作品中,尤以大草长卷为多,如《世纪脊梁》《自作诗·时代抒怀》等。作品尺幅的增大,使得驾驭长线的难度也随之增大,笔墨的开合、收放、聚散、方圆与矛盾处理不仅要到位,更要到“味”。

经过反复研究和琢磨,我以大开大合的形式建构,强化笔墨的诗性特质,力求做到开合有度、虚实相生,首尾呼应、跌宕起伏。总结多年来的长卷创作经验,我认为不管是草书还是篆隶长卷,从技法到风格都应在个性化表达中追求审美内质——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让中华美学在当代更好发挥化育和引领的功能。

书法艺术要契合时代审美,离不开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便开始进行“以篆入草”和“以草入篆”的探索,意在推动当代碑帖相融的审美理想不断完善。以2017年所作32米长卷《军魂颂》为例,我以篆籀笔法入草,追求宋代和宋代以前经典之作的大草风范,将清代碑学博大辉煌的金石气、传统帖学儒雅古逸的书卷气相融,努力做到气格沉雅、纵横奇逸、宏阔苍遒。在墨法上,巧用渴墨、燥锋、宿墨,使墨调、墨态浓淡相宜、润渴互补。在章法布局上,营造形制布白的二度空间,整幅长卷气息畅通。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文忠轩主郑玄鲲:中国书法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这只是我尝试将碑帖相结合的部分实践。中华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积累了丰厚财富,随着时代变迁,艺术创作还会不断变化,还需不断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与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书法艺术更好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扎根生活沃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潮中,深入研究把握“创”的脉搏所在,以书法艺术反映生机盎然的社会风貌,将个人生活体验升华为时代艺术审美体验,是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名书法工作者的社会担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