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财务成果计算”综合试题分析

作者:华阳会计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所得税税率为25%,售价中均不含增值税。假设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均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其成本在确认收入时逐笔结转,不考虑其他因素。2020年5月,甲公司发生如下交易和事项:

(1)5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为期6个月的劳务合同,完工时一次性收取费用,合同总价款为300万元。至5月31日实际发生人工总成本45万元(均为职工薪酬),估计为完成该合同还将发生人工成本180万元。假设该项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甲公司按照累计实际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履约进度,并且不考虑增值税。

(2)5月3日,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6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

(3)5月10日,对外销售多余原材料,成本金额为2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00万元,税额为13万元。

(4)5月15日,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自产产品作为职工福利,该批产品的计税价格为35万元,实际成本为25万元。

(5)本月另发生销售费用共计40万元,财务费用10万元,行政性罚款5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即可)

1.根据资料(1),5月份应确认的劳务收入为( )万元。

A.75 B.60 C.180 D.300

【解析】

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财务成果计算”综合试题分析

资料(1)按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按履约进度计算收入确认金额。

履约进度=45/(45+180)*100%=20%

应确认收入=300*20%=60(万元)

答案:B

2.根据资料(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收取的原材料价款100万元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B.原材料的成本20万元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C.应将原材料成本20万元确认为主营业务成本

D.销售原材料确认其他业务收入100万元

【解析】

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财务成果计算”综合试题分析

资料(3)销售材料确认其他业务收入100万元,并结转其他业务成本20万元。

答案:BD

3.根据资料(4),下列处理中,错误的是( )。

A.向本企业员工发放自产产品也需要确认销项税额

B.确认应付职工薪酬40万元

C.该项业务应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39.55万元

D.该业务不确认收入,按照产品的成本结转入应付职工薪酬

【解析】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 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情形 自产 委托加工收回物资 外购物资
对内 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 × ×
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
对外 投资
分配
捐赠
委托他人代销或受托代销
统一核算机构之间货物移送(不同县市)
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财务成果计算”综合试题分析

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自产产品作为职工福利,该批产品的计税价格为35万元,实际成本为25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39.55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9.55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9.55

贷:主营业务收入 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55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25

贷:库存商品 25

答案:BD

4.5月份,实现的营业利润为( )万元。

A.26.26 B.35.45 C.35.9 D.75

【解析】

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财务成果计算”综合试题分析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60+60+35+100-45-40-25-20-39.55-40-10=35.45(万元)

答案:B

5.本月应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57 B.8.86 C.8.65 D.18.75

【解析】

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年度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1.纳税调整增加额

(1) 会计利润已经扣除,但税法规定不能扣除的项目(如税收滞纳金、行政罚款等),应全额调增;

(2) 会计利润已经扣除,但超过企业税法规定扣除标准(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超标部分),应将超过扣除标准部分调增。

2. 纳税调整减少额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3)加计扣除项目(如研究开发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35.45-5+5=35.45(万元)

应纳税额=35.45*25%=8.86(万元)

答案: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