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神童女孩”李尚荣,5岁认识1000字,6岁登上央视,为何这么牛?

作者:王哥历史

引言

5岁的时候,大多数人还在和同龄的幼儿园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然而,总有与众不同之人,有些孩子从小就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崭露头角,在河南,有个叫何雪豪的男孩,3岁的时候就开始沉迷于数字游戏,4岁学习珠心算,5岁的时候就在世界级别的珠心算比赛中获得了个人二等奖和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可以说是一个在数学方面有特长的“神童”。

历史上,唐朝的骆宾王在年少的时候就展现了在文学艺术领域上的天赋,年仅7岁的他,观察力就远超常人,用细致入微的笔调勾勒出一幅鹅戏水间图,一首《咏鹅》被人传颂至今。

“神童女孩”李尚荣,5岁认识1000字,6岁登上央视,为何这么牛?

01

在天津,也有一位在文学上颇有天赋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李尚荣,她3岁开始读古诗,5岁就认识了四千多个汉字,熟读各类国学经典,还能够触类旁通,灵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为她小小年纪便能背诵几百首古诗,被央视邀请登上“向幸福出发”等节目,因为活泼开朗、古灵精怪,很快被人们所熟知。

在她7岁那年,她登上了《中国诗词大会》,在节目上的表现精彩绝伦,不仅让许多家长叹为观止,还让许多小朋友也喜欢上诵读古诗的乐趣。因为她的优秀表现,让很多家长关注到了早教的作用,那么,她的母亲究竟是如何把这么小的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的呢?

“神童女孩”李尚荣,5岁认识1000字,6岁登上央视,为何这么牛?

2008年,李尚荣在天津出生。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中的文化氛围浓厚,母亲是一位声乐教师,她在怀着李尚荣的时候,经常播放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给肚子里的宝宝听,这是早教的第一步,经常听古典乐,可以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伶俐。

在李尚荣3岁的时候,母亲就经常带着她一起做着读古诗的游戏,母亲用富有趣味的方式念上一句,然后她就带着自己的理解,充满感情地念接下来的一句,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汉字读起来富有音律美,这让李尚荣对于认识汉字有了莫大的兴趣。

在不断阅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她不仅喜欢上了拼读汉字,更爱上了在阅读时学到知识的快乐。由此可见,对于孩子的教育,并不需要父母懂得太多的知识和道理,而是要学会如何引导孩子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国学经典会告诉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学会人生中的所需要明白的道理。

“神童女孩”李尚荣,5岁认识1000字,6岁登上央视,为何这么牛?

02

想要孩子成材,就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热爱学习的氛围。有很多家长朋友说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没有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因而长大之后的读书都是为了敷衍了事,应付老师或家长。

曾经,有一位“神童”的母亲,她把孩子关在家里,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给孩子看,以至于这孩子在5岁的时候认识几千个汉字,被人称作“神童”。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不断跳级,最后总共读了7年就毕业,最后虽然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是,不久后被学校开除,现在与社会生活格格不入,为了逃避现实而一度沉迷于网络,如今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神童女孩”李尚荣,5岁认识1000字,6岁登上央视,为何这么牛?

而因为兴趣而爱上读书的李尚荣的优势明显要高于被强行打压天性的“神童”。在6岁录制节目的时候,李尚荣对待古诗问题对答如流,出口成章,还常常有自己的见解,俨然一幅小大人的模样,但是,又不乏小孩子的活泼天真,引得现场的观众和评委哈哈大笑,特别喜欢这个小姑娘。

随后,她就被邀请为国学经典配音,在1年的时间里,她每天都得在录音室里工作6个小时,最后,她完成了33本古典书目的配音工作,用自己的声音将国学经典带给更多的孩子。

“神童女孩”李尚荣,5岁认识1000字,6岁登上央视,为何这么牛?

结语

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并不是粗暴的填鸭式灌输,而应该是春风细雨式的熏陶感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如果父母平时就热爱读书,那么孩子也会学习父母,捧起书本。

不过,孩子还是稚嫩的,需要父母耐心地去引导。多与孩子一起读好书,在读书中多一些言语互动和交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多陪孩子读书,用有趣的方式互动,这样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阅读的乐趣,从古人的智慧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