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曲折人生路

作者:素芹读史

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皇帝。1961年,溥仪再次回到北京紫禁城。他买了票,穿过长长的检票通道,来到了他曾经生长的地方,多有感慨。今天我们随着他讲述了很久以前的关于末代皇帝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曲折人生路

1908年光绪病重。因没有孩子,慈禧命令将溥仪带回皇宫。消息一出来,淳王府的天空就笼罩着一层薄雾。刘佳不愿意把溥仪交给大臣。朝廷已经走到了尽头,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在巨大的紫禁城里,龙羽太后代替六岁的溥仪发布了退位令。从此,清朝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溥仪被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被遗弃的皇帝。虽然清朝政府名存实亡,但溥仪是紫禁城的所有者。在一定条件允许下。他仍然拥有紫禁城的一切。此外,中华民国政府每年还要支付他400万元的生活费。这个概念是什么?相当于今天超过20亿的购买力。

因此,事实上,溥仪的日常消费并未受到影响,只是不再是权力中心者罢了。当时在紫禁城,有1000多名太监,还有许多妃嫔和宫女,为溥仪服务,照顾他的日常生活。溥仪从小就接受如何做皇帝的专门教育。事实上,也就两字--复辟。对于这一时期的溥仪来说,复辟是一个极其遥远的词。为什么要恢复?他对清朝有感情吗?他自己也不清楚。只知道从记事起就在高墙中长大。皇帝是什么意思?这些人有什么不同?他日夜思考。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曲折人生路

1917年6月,张勋率领4000余清军进京,开始了复辟。只有12岁的溥仪被迫坐在龙椅上,与大臣探讨,试图复辟清朝,但很快就被段祺瑞的军队打败了。六个月后,溥仪再次被迫退位。作为末代皇帝,等待他的是他人对他的命运掌控。

在此期间,一架飞机向紫禁城投掷了三枚小型炸弹。这是紫禁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遭到袭击。1919年,庄士敦来到了皇宫。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当地教师。他教授溥仪英语、数学、地理等新时代的许多科目,让溥仪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这让溥仪一度想剪掉辫子,去往西方。可惜的是,内务院的朱宸仍幻想复辟,溥仪也未能实现逃亡的想法。于是,他把自己唯一的权力延伸到了内务院,内务院却视他为傀儡。1923年,庄士敦向溥仪报告,内务院向外出售他的珍宝,溥仪利用这一情况,提出在紫禁城清点珍宝。结果,当晚紫禁城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火灾。第二天,专门用来存放珍宝的建福宫变成了废墟。溥仪知道是太监所为,却无能为力。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曲折人生路

愤怒的溥仪直接无视祖先的规定,用枪驱逐了1000多名自禁的太监。无助、愤怒和许多难以言表的情绪笼罩着溥仪。他似乎别无选择,但这已经实现了溥仪的目标。他驱除太监,打破旧度。数千年的宦官制度在此完全消失在历史中。溥仪也在这个时候完成了他的大婚,娶了婉容王后和文秀妃。这一天,紫禁城里到处都是车辆,徐世昌、李元宏、张作霖等军阀也纷纷送礼。这一时期,复辟与自由是溥仪的矛盾,他不知道该选哪个。但很快就有人替他做了选择。

1924年,冯玉祥出兵闯入紫禁城发动北京政变。溥仪回忆说,冯玉祥的部长卢仲林让我们在几个小时内离开宫殿。后来时间不够,又延长了三个小时。如果他们当时不出来,他们就会轰炸紫禁城。后来溥仪被赦免后,也问了卢仲林。卢仲林说,当时当地没有大炮。这是为了迫使他离开宫殿而编造的谎言。从紫禁城逃出来的溥仪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他本是墙内的主人,现在却没了,该如何办?他想到了复辟。于是溥仪先来到日本大使馆,然后护送他离开。他抵达天津,开始筹划满清时期的复辟之路。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曲折人生路

这一时期的报纸上有很多同情溥仪的文章,实际上是为了为溥仪未来的复辟造势。这时,溥仪彻底摆脱了紫禁城的种种束缚,开始释放自己。溥仪原本是最后一位皇帝,所以他在租界受到各种外国人的尊敬。许多军阀也来与溥仪交朋友,希望得到他的支持。这时期,溥仪似乎又成为了掌权的皇帝。但当他真的需要帮助时,突然醒了过来。事实证明,没有人真的认为这是他自己的。

此时,日本人提出了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说他们想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溥仪是皇帝。1931年9月18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当天,计划已久的918事件在东北部爆发。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北部。次年,溥仪在日本的支持下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并成了该国的伪皇帝。他认为自己有权利,可他依旧是傀儡。当时,溥仪被一个日本人监视,他的官职是保护溥仪。可是实际是监控、掌控溥仪。在这期间,很少有士兵会服从溥仪的命令,归根结底,溥仪只是一个外表更光鲜的傀儡。此外,溥仪还必须访问日本,甚至承认日本是他的祖先,这对这位末代皇帝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耻辱。他认为自己辜负了祖先,从日本回来后忍不住哭了起来。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曲折人生路

然而,溥仪不值得同情。正是因为他的傀儡,东北地区遭受了十多年的破坏。在此期间,他曾多次计划摆脱关东军的控制,但并没有实际行动。直到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摧毁了伪满洲国政权,溥仪再次发布退位令,作为战犯被送进苏联特别监狱。虽然有战犯的标签,但末代皇帝的身份也使溥仪得到了一些不同于其他战犯的特殊待遇,如一日四餐和下午茶。此外,他还分别配备了医生、护士和几名漂亮的服务员。在此期间,溥仪甚至多次写信给苏联,表示他愿意在这里永久居住。直到1946年8月,溥仪作为证人出席了会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展示自己作为末代皇帝的尊严。他逐一列举了日本人的暴行,并发泄了内心的不满。

四年后,溥仪被引渡回国,送往抚顺战犯管理处。刚入狱时,他本以为自己会像其他国家的末代皇帝一样被送上断头台。他没有承认自己的罪行,坚决否认。但渐渐地溥仪接受了这一切,甚至融入了这个环境。快速适应,是溥仪最大的特点,也是让他面临无数风险的品质。在溥仪的自传中,他曾写道,宫殿里每天至少有48道菜是美味佳肴,但它们没有味道。今天,自然与以前没有什么可比性,但一顿饭可以吃一公斤包子。听起来溥仪似乎真的放下了。1959年,溥仪获得特赦,先后在植物园和文化历史研究所工作。在这期间,据说仍有满族退伍军人想把他们十几岁的孙女嫁给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曲折人生路

1962年4月30日,溥仪娶了他最后的妻子,朝外观湘医院的护士,名叫李淑贤。从这里,溥仪似乎接受了他的命运。在这一时期的回忆录中,有一个故事,溥仪曾去一家餐馆吃饭,被几位老人认出。当他们看到溥仪时,他们立即跪下来打招呼,溥仪迅速扶起他们。他说,现在是一个新的社会,人人平等,我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然而,后来军统间谍沈醉却讲了相反的故事。他说他曾经去过溥仪的家。他一进门,就看见几位满清老人向溥仪磕头。他毫无表情,坦然接受了跪拜。两者相比,我更相信沈醉。与前朝的崇祯相比,溥仪的正直程度较低,保护生命的能力更强。

1963年5月2日,溥仪和妻子李淑珍早早赶到紫禁城参观,或许会讲讲他的一生,他的故事。至于作为客人,再次回来,是什么感受。只有他自己知道。1967年,溥仪因尿毒症患病,10月因治疗无效死亡,享年61岁。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曲折人生路

这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如何评价溥仪?我只能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很多人都知道溥仪是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尊龙扮演的,电影中虽像溥仪却不是溥仪。总的来说,溥仪是晚清的悲剧人物,伪满洲国时期的民族罪人,新中国的普通公民。今天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