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刚碑的春

作者:浮世大锅烩

疫情让我出差工作泡汤,正好留下无聊的时光遇上暖阳的春,心里有一个声音冒了头“去走走吧”。

“去走走吧”我把这句话说给王小妹,她思索间不回话,我已经收拾好背包和心情。那就去走走吧,开车半小时到金刚碑的停车场。本来金刚碑只是今天徒步计划的第一个小目的地,准备花个半个小时和多年前荒废的那个老街做一下对比,所以轻装上阵。停车正准备去往金刚碑古镇,被一个返回的姐姐告知金刚碑要十点才开门。谢过好心提醒的姐姐后,我们还是诧异了,金刚碑都有景区门口了?还要十点才开门?这完全不是我记忆中荒废得苔藓遍地、绿萝满屋的金刚碑!

无奈之余只能继续等待,等待之余只能掏出手机看看有啥拍的,此刻阳光正好,地上露珠也美,通过微距看看露珠下的世界。意外发现一株小蘑菇,一起通过镜头收进手机里,毕竟我是贪婪的人类!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古镇

金刚碑的春

大概在停车场等到九点四十几分,想着走过去应该时间差不多,毕竟今天工作日再加上料想这样一个“小众网红景点”的工作人员也不会太认真在十点准时开门这个事情上。事实啪啪啪的打脸了两个事情,一个是这不是小众景点,而是新进热门网红景点,一群大爷大妈已经在门口排起了队;二是工作人员很“认真”的看了N次手表,严格按照十点开门的规定执行。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正在建设的仿古镇建筑和正在等人“上钩”的景区交通观光车。对于我这个多年前就徒步来过的“野驴”来说,这就是小菜,沿着小路,踩着春光,信步而下来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楼前。开始认真思考,金刚碑现在玩得这么大了,谁在这经济下行的时候砸钱来这贩卖梦想。肤浅的我赶紧从侧门步入,“不错哟,这建筑”内心已经开始为之尖叫了,居然还有一个画框一样的窗框,把自然之景装饰了上去。传统流程,拍照打卡。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古镇

进入建筑前院,看清楚建筑名为向阳苑单元楼,妥妥的复古文艺范民宿了。老居民楼的样式映衬在春天黄桷树的翠绿下,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大院和回不去的青春。这里正好把破碎的童梦和现代休闲的设计融合在了一起,感叹着“真好”的同时也感伤的拍了一张照片。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回忆还在继续,闲逛也要继续。通过一条两墙间屋檐下的小路,开到一个更小的院子,院子里摆满了石制水槽,长满清新可爱的铜钱草,想必院子的主人应该爱极了这种水培植物,完全不给其他种类植物抢占它地位的机会。

这个院子名为兼善食堂(1940),北碚城区也有一个初级学府叫兼善中学,为卢作孚先生根据“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取名修建。兼善食堂还未正式营业,我却已经想象身处其中大快朵颐的场景,美哉!结束想象,赶紧叫来王小妹拍一张铜钱草和兼善食堂的照片。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沿着一侧布满青苔的石墙小径继续行走,已经有了探索的兴趣,惊喜也如期而至,一个温泉音乐酒店出现在长着小花的青苔石墙中间的台阶上,古朴的石墙配上现代的圆形水泥基底建筑让人生出一探究竟的想法。拾阶而上,步入其中,首先是一个围绕一棵树盘旋而上的铁质楼梯,自然与建筑艺术的美完美相遇。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再深入几步,一个大气优雅的环形水泥建筑包围着一棵覆盖整个院子的巨大黄桷树,把刚才遇见的自然与建筑之美更升华一层,让人感叹建筑师的才华与情怀。在这个环境中泡着温泉,听着来自现场乐队的音乐,再小酌几杯,美哉!

金刚碑的春

几步一景,感叹着金刚碑的变化,以前破败的金刚碑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那条不起眼的小溪流也被打造得仙气弥漫,但是我还是喜欢原生态的溪境。不过也无妨,各路大叔大妈已经把长枪短炮对准了它,它俨然成为金刚碑一条美丽的风景。风景的格式不同,但是不影响有人总会欣赏它。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穿过人群密集的溪流两旁,一墙的大镜子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镜前才发现原来这面镜子的玄机在于对镜自拍可以拍到身后苍天的黄桷树。赶紧邀了王小妹一起拍一张,顺便展示一下我拍照用的国产手机。

金刚碑的春

一个古镇总要有一条走得腿打闪的石梯,石梯上有过的是这个古镇所有的生活和故事。有人在石梯上挑起生活的重担,有人通过石梯展示着独特的美。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能够融入其中,并且享受和体味幸福,就足够了。

金刚碑的春

走啦,往前走啦,路过小吃餐饮聚集的区域,虽然这些食物还是能一定程度上激起我的味蕾食欲,但是还不至于让我为它们驻足买单。往前走会到江边,这我是知道的,还知道江边有一颗黄桷树,它也还是在的,就像往日时光还在一样。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江边还有一座 灯塔 , 灯塔 一直是一条江是否通船繁华的标志。 灯塔 也是摄影中很重要的元素,有了 灯塔 仿佛照片就有了光和方向。金刚碑这座江边的 灯塔 已经失去颜色和作用,它褪去所有原本的工作,像一个退休的优秀工作者还是把生活过得井井有条一样笔直的站在曾经的岗位,只是在阅读生活的游人镜头中成为一个背景,一个有故事的背景,同比他后建的跨江大桥一起。

金刚碑的春

过了一座小桥,桥下的溪流已经模糊在人工喷出的烟雾中,再上了不高的石阶,已经有了登高的视野,嘉陵江还是流向长江的方向,长江也会流向大海的方向。

这个季节的黄桷树叶青翠欲滴、夺人眼目,总让人难以不把它装进镜头,当然镜头中再多一位女主角更是甚好。

金刚碑的春

拍照转身,身后一座修饰过的破房破窗吸引了我。把眼光从窗框的缝隙往里挤进去,里面的景象让我深吸一口气,那是我孩童时期荒废了最多青春的场所——教室。

我本是一个木纳的学生,老师不用过多提醒我学习,也不会注意到我是否认真的学习,反正拿着不痛不痒的成绩,或者或有或无的日子。其实我个人还是挺愿意重回那个目标单一的学习生涯,还有懵懂无知的年纪,总觉得自己应该会更好一点,在那些不会的习题上再挑战一次。逝去的终将逝去,进到这个场所也只是嬉笑一下那个无知的青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时光就是这样一晃一停间就跑得无踪无影,预期半个小时的金刚碑行程被拉长到午饭时间,闻着味道找到一家半山腰的火锅店,春季的阳光甚是珍贵,虽然中午时分也还是有点热度。我们自然选择了能看到屋檐和大自然绿的户外餐桌,很多时候就餐的环境也会增添食物本身的品味。

实话实说这家火锅店味道也不错,锅底味道醇厚,菜品也算新鲜,汤底咸淡正好,再配上一线春光,一顿吃到这个份上也就足够了。更好的发现才能更好的享受。

金刚碑的春

吃完火锅,感觉对金刚碑的探索也就慢慢失了兴致,随性而为让我们决定返回停车场。然后驱车来到一个老街,王小妹决定躺在车上消食,我决定去老街走走消食。

刚走到老街口,就感觉到这条老街的冷清,因为目之所及只有我被街口的买菜大妈贴上买客的身份,可惜我真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我就是来看看他们生活的一名过客。

金刚碑的春

再继续踱步而上,进入主街,一眼望尽了这条老街的全部,街上开门显露出生活痕迹的人家寥寥。我本想融入其中,无奈他们稀少的邻里之间已经太过熟悉,对于我这个仅有的无知到这里干嘛的外来客已经无处躲藏。既然如此,我也乐得 大方 而尽兴的探索这个老街的一切,靠江一边的房屋狭窄悠长,尽头的黄桷树外便是江景。我自然欣赏这种 临江 而建的生活,当地人早已经习惯奢侈的无视那一江春水。他们更想在这条老街上找到一两个可以寒暄的老街坊,或者就是呆呆的看着那条横卧街边的老狗,或者眯眼混沌在这 春日 的暖阳和耳边手搓麻将的哗啦声中。这就是生活,我是他们生活的过客。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这个老街让我想起了另外一条不远的老街——白羊背,那里有 临江 而行的张飞古道和更加破败的街巷,还有那个连接白羊背老街和 澄江 古镇的长生渡口,渡口依然在那一片我多次去捡拾鹅卵石的河滩。开车前往长生渡口,鹅卵石铺就的河滩上有着或多或少把生活挪到户外的人们。 春日 暖阳在此刻已经有点炙烤的味道,就像他们用炭火炙烤食物一般。

金刚碑的春

退出这一片河滩,像白羊背老街一样躲进黄桷树荫里。沿着张飞古道随意的找到一处可以临崖看江的地方席地而坐,煮水泡茶和此刻的春光。这个时间一定很慢很浅,无需多想什么,什么也都多余,就是那么一口一口的品着一事一物,足矣!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本以为这就是近期关于张飞古道、白羊背老街和长生渡口的终结,不想间隔两天我又带着朋友来了,朋友们还带来了祖国的花朵,就像这 春日 里浪漫的花朵一样。

周末时间,朋友间的亲子游被我安利了这个地方,理所当然的我会作为野导游一同再回来这里。我深知春光无限好,只是也很晒,所以出发的时间安排在了八点半这个不早不晚的时间。和预料中一样,我第一个到达长生渡口,像两天前一样熟悉的停车在理想的竹林阴凉处,步行前往长生渡口的河滩。你总以为一样的地点会给你一样的景致,不曾想前两日才来过的长生渡口江面上有了朦胧的雾气,飘渺而动人心魄。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赶紧在微信群里给在路上的小伙伴通知了此时此刻的美景。生活就是这样让人难以预料,雾气迅速的像流水一样流走,只给了准时到达的我片刻的欣赏时间。从美景消逝的恍惚中我想起今天亲子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代领小朋友们捡拾鹅卵石进行画画。赶紧从车上取来我的专业装备——大编织口袋,随意的在河滩寻觅的时候定下了几个挑选要点:浅色、平整、光滑。捡鹅卵石的过程就是随缘,因为这里鹅卵石太多了,以至于总会挑花眼,反而随缘捡起自己喜欢的就好。

等我捡好第一批鹅卵石送到车上的时候,第一 家朋 友正好抵达停车处。老友记间简单玩笑寒暄后,带他们来到河滩开始新的寻找和缘分。这个时候我把捡拾的目标鹅卵石换成了可以做茶托和茶宠的石头,茶托要求是大小适宜而平整,茶宠要求是浇水淋湿后色彩的变幻。由于这里鹅卵石真的太多了,这样的要求也是随手可得,我便只能要求自己做减法,捡一块拿在手里思考一分钟还觉得值得带回家就放进口袋里。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专心的时间过得很快,鹅卵石捡得够多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是时候前往白羊背老街了,于是就和第一 家朋 友转换场景,其他小伙伴只能错过这个游玩的项目了。

穿过狭窄的道路,停车在预订中午要吃豆花饭的白羊背老店旁。这家豆花饭店在以前徒步张飞古道的时候就吃过,味道挺不错的,老店也是被茂密的树荫覆盖,这种场景总是慢了时光,悠闲的味道浓得很。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正好又到了一 家朋 友,通知了其他朋友小心狭窄的路段后,三家人开始了张飞古道的漫步,他们对这条 临江 古道的兴趣点在于那个 临江 的野温泉,由于我之前已经去过,反而失去了对这个野温泉的兴趣。但是也无妨我引路他们前往一探究竟,我享受的是朋友和春光下斑斓的林间步道。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张飞古道上有瀑布,瀑布虽小,意境还是在的,小朋友们也玩得不亦乐乎。不在乎打湿了衣裳,也不在乎淋湿了头发,这种时光不常有,必须更加随性而浪漫。家长们也不过多阻拦,此刻孩子玩耍的是我们不在的童年。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张飞古道有布满青苔的院墙,我们走在院墙外的小径,院墙内的大院已经不在,只剩长长的院墙在低吟着曾经的岁月和荣光。青苔仿佛在劝告它尽量隐藏不语,毕竟那些故事已经太过久远,如果有一天这个院墙也垮掉,或许就轮到蕨类和藤蔓植物来覆盖所有的往昔。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张飞古道有清泉,滴答滴答的叩响自然的甘甜。我们是向往这样一汪泉眼,只是我们更习惯方便的打开自来水龙头,这就是生活的样子,总不能轻易活成向往的样子,多数时候都在社会性生活。其他不管,至少此时此刻是可以亲近这难得的清静。

金刚碑的春

张飞古道有野温泉,野温泉还很懂事的在嘉陵江边,俨然一副你想怎样,我就怎样的样子。很多人都倾心前往,反而由于人多失去了温泉该有的静谧。看看就好,看看就好得连照片都懒得拍,把镜头对准了野温泉江对面的柏联酒店——那个用价格劝退绝大多数人的酒店。我开玩笑说,对面酒店五千块,这边温泉免费泡,这种便宜不捡才是大气之道!

金刚碑的春

走到野温泉,该饿的肚子也就饿了,大家一致快速返回豆花饭老店,话题也时不时涉及到点什么菜,吃几碗饭。有一种此行心情大好,胃口大开的感觉。饭桌上的囫囵不表,更多的悠闲是饭后借饭店的桌椅摆出各种闲的姿势,配着这姿势再聊点各种闲的话题。时光就让它随意的或快或慢的流失,不去在意它,反而拥有它。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闲够了就该启程回家了,毕竟生活还在敲打我窗,回归常态生活,想着今日春光。回家后开始利用今天捡到的鹅卵石。放进 鱼池 ,鱼儿更欢;放上茶杯,茶意更浓;涂上色彩,留住美好。

金刚碑的春
金刚碑的春

用心的旅行不会结束,金刚碑的春光用这篇游记轻轻的保留。

金刚碑的春

本篇游记共含4758个文字,56张图片。帮助了5名重庆游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