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迪马实控人飘忽不定 东原仁知服务冲刺港股难言乐观

作者:地产大咖荟

行情不好,迪马股份的收成也大不如前。

不久前,其发布的业绩预减公告显示,迪马股份的各项净利润同比减少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扣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是录得-5485万元左右,同比上年减少了15.61亿元左右,同比减少104%。

为解燃眉之急,迪马股份的董事长罗韶颖不得不分拆东原仁知服务赴港上市。在焦急等待一年,二次闯关,东原仁知服务终于等来了好消息:4月13日,东原仁知服务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讯。

不过,房地产板块和物业板块本是相互成就。可是三点原因,让罗韶颖指望靠东原仁知服务来解燃眉之急的美好愿望变得难以实现。

第一, 主要收入来源于房地产的迪马股份房地产业绩大幅下滑,让发展本就十分依赖母公司的物业板块失去了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助力;

第二, 迪马股份第一大股东东银控股持有的9.16亿股份依旧被司法轮候冻结,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东原仁知服务爷爷辈公司的债务危机依然没有解除。因而,不只是迪马未来不可预知,就连东原仁知服务的未来也变得飘忽不定。

第三, 物业板块整体估值都在下行,东原仁知服务的发行价格估计很难有较好的结果,未来表现也恐难如人意。

从目前来看,东原仁知服务后续的招股和发行即将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迪马实控人飘忽不定 东原仁知服务冲刺港股难言乐观

罗韶颖。

01

被吹大的泡泡

作为此次被分拆出来,准备在香港上市的东原仁知服务来说,罗韶颖寄予了厚望。

东原仁知服务在经过一年的长跑之后,终于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意味着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

东原仁知服务最近更新的上市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东原仁知服务有325个在管物业项目,包括住宅及非住宅物业,覆盖中国16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51个城市,总在管建筑面积约为28.2百万平方米。其中,133个为住宅物业及192个为非住宅物业。

从2019年到2021年,东原仁知服务的营收从5.59亿元增加约113.4%至2021年的11.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6.1%,毛利从2019年1.33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3.09亿元,3年增长约132.8%。

东原仁知服务的营收大幅增长,得益于2019年以来的多次收购。招股说明书显示,东原仁知服务先后收购了湖北中禾、重庆盛都、皆斯内上海及广西盛康等公司。

2019年,东原仁知服务从收购公司所得收益增长了317%,以及2021年从收购公司所得收益增长了844.4%。

因而其营收就像是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

更加让人惊奇的是,在营收和毛利增长只有一倍多的情况下,这三年,东原仁知服务的净利润分别约2560万元、8450万元及1.3亿元,增幅约409.4%。

如此亮眼的业绩,显然成了东原仁知服务冲刺上市的资本,也是迪马股份希望其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博得一个好的发行价。

一切看起来很美好。

迪马实控人飘忽不定 东原仁知服务冲刺港股难言乐观

东原仁知服务近三年的营收增长一倍多。

02

受制于地产业务停滞不前

可是这样的快速增长势头,却显得难以持续。

东原仁知服务的未来发展或受制于迪马股份地产业务的停滞不前。

物业服务企业普遍依赖母公司的大背景下,东原仁知服务也不例外。

招股说明书显示,迪马集团是东原仁知服务最大的客户,从在管面积的角度来看,源自迪马集团及联属公司的物业项目在管面积分别约为9.1百万平方米、11.1百万平方米及14.0百万平方米,约占东原仁知管理的总建筑面积的约76.7%、52.9%及50.0%。

如果从营收的角度来看,源自迪马集团及联属公司的物业项目分别贡献约为人民币241.6百万元、人民币296.5百万元及人民币361.4百万元,约占东原仁知服务物业管理服务所得收益的 93.9%、84.9%及57.4%。

这一方面说明,最近三年,东原仁知服务的外拓力度加大,从另一方面来说,东原地产最近几年表现不好制约了东原仁知服务的发展速度。

在重庆,东原地产曾是和龙湖地产、金科地产齐名的地产公司。

此前,迪马股份是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特种车辆生产企业。罗韶颖的哥哥罗韶宇还曾经入围富布斯富豪榜。

后来,罗韶颖接手迪马股份后,经营重心偏向房地产,房地产业务蒸蒸日上。

2010年,东原地产正式开始布局全国,2017年又将总部从重庆搬到上海,2018年,东原地产又表示要在2020年实现千亿销售目标……

罗韶颖一鼓作气之下,将东原地产销售额直接翻了一番,2018年实现了548.7亿元,在行业内居于前50强。

此后,由于受地产调控的影响,随后几年,迪马股份在房地产的业绩赛跑中多次跑输同行。

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东原地产销售额540亿元,2020年销售额602亿元。2018年开始,三年业绩增长接近停滞,原定2020年实现的千亿销售目标也没有变成现实。

2021年,东原地产离千亿销售目标更远了,销售额进一步下滑至553.7亿元。

东原地产千亿目标接连失利的原因,有着行业大势的原因,也有着东原地产自身的战略失误。东原地产总部搬迁至上海,战略重心偏向华东,却失守了西南大本营,在重庆和成都两个大本营的存在感越来越弱,收之东隅,失之西隅。

从2020年迪马股份房地产业务营收来看,两个营收重镇,西南地区营收下滑了0.95%,华西地区营收大幅下滑47.29%,直接拉垮了迪马股份的营收增长。

显而易见,房地产业务的停滞不前,对于东原仁知服务的未来发展,将是一个很大的硬伤,直接制约了其发展高度和空间。

地产和物业服务板块,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就算东原仁知服务上市后,其股价表现也很难言乐观。

迪马实控人飘忽不定 东原仁知服务冲刺港股难言乐观

东原印长江项目。

03

不可预知的未来

对于罗韶颖来说,她太希望东原仁知服务能够融来资金,让迪马股份获得宝贵的资金。

对于迪马股份来说,2021年利润大降,让其流动性遭遇严重的挑战。

据迪马股份2021年三季报显示,其账面现金51.2亿元;而其短期借款34.29亿元,应付票据14.79亿元,应付账款90.3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3.21亿元,这意味着,迪马股份的账面现金已无法覆盖短期负债。

迪马实控人飘忽不定 东原仁知服务冲刺港股难言乐观

2021年前三季度,迪马股份的现金流量为-53.49亿元。

而另一个糟糕的财务指标是,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49亿元。

看起来,在物业服务板块表现不好的时候,迪马股份急于将其推向港股市场,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

但是,罗韶颖的愿望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却十分的残酷。

就以2021年上半年物业板块上市的在管面积排名来看,东原仁知服务的2800万平方米在管面积,体量显得太小,只能在行业内排在30名以外。

2021年上半年,就有至少17家物企在管面积突破1亿平方米大关,头部物业企业的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

而在股市上,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业服务板块的估值大幅下跌。以管理面积是东原仁知服务近一倍的正荣服务、荣万家、第一服务控股等为例,这些物业服务股票的市值均在10亿港元左右。

以此估算,东原仁知服务的发行价不容乐观。据悉,证监会批复核准东原仁知服务发行不超过1916.67万股面值为1元/股的境外上市外资股,批复有效期为12个月。

就算东原仁知服务能够以8港元发行,扣除发行费用后,融资额也就不足1.5亿港元。

这点融资额,对于迪马股份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很难缓解迪马股份对于资金的渴求。

而迪马股份遭受资金危机,势必也会拖累东原仁知服务接下来进一步拓展和扩张的步伐。这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迪马实控人飘忽不定 东原仁知服务冲刺港股难言乐观

迪马股份有42.11%的股权处于被冻结状态。

而且,迪马股份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其三季报显示,东银控股为迪马股份的第一大股东,赵洁红及重庆硕润石化为东银控股的一致行动人,上述三者分别持有该公司34.71%、4.46%和2.94%的股份,合计持股42.11%,均全部处于被冻结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末,东银控股因债务危机,资产被司法冻结,随后组建了债权人委员会,东银控股直接持有的迪马股份股权悉数被司法冻结,冻结终止日为2023年11月25日。

大股东持有股权被司法冻结,意味着迪马股份飘忽不定的实控人变局和前途未卜的公司前途。未来,如果发生东银控股持有的迪马股份股权被司法拍卖,迪马股份大股东旁落,将会给东原仁知服务未来的成长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