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汽车面临停产?华为、小鹏、蔚来大佬共同发声!

上海今年自二月爆出第一例确诊新冠病例后,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果子和大家一样,一直揪心地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情况,希望这波疫情早点过去。

这次疫情的持续性,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期。因为疫情管控而导致的停工,也为汽车行业拉响了警钟。

这一次,就连身经百战的华为老将余承东,也坐不住了。

多位汽车大佬哭诉!

4月14日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微博说:

“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中国汽车面临停产?华为、小鹏、蔚来大佬共同发声!

尽管他也表示相关部门正在尽全力协调,但从他的发言不难推断,疫情的停工已经使汽车行业来到了危险的境地。

这番表态,同样得到了“余大嘴”的支持。

第二天早上,华为终端BGCEO、车BUCEO余承东,在朋友圈引用了何小鹏的话,并补充说道:

“上海如果继续不能复工复产的话,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面临停产?华为、小鹏、蔚来大佬共同发声!

如果说这都只是表态,那有一家企业的处境更危险,那就是蔚来。

早在五天前的4月9日,国产新能源造车势力标杆之一的蔚来,就已经发布公告宣称,

“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

中国汽车面临停产?华为、小鹏、蔚来大佬共同发声!

作为新能源汽车涨价潮里最后一个涨价的品牌,蔚来已经苦苦支撑已久。这次的停产风波,更是雪上加霜。

为什么会导致停产?CEO李斌是这么解释的:

“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受长春和河北疫情影响,3月中旬我们有些零部件就断供了,靠着一些零部件库存勉强支持到上周。最近又碰上上海和江苏等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只能暂停生产。”

一夜之间,汽车行业可谓是哀嚎遍野。

上海供应链有多重要?

这次疫情对汽车、科技行业直接影响,

正是因为上海在中国各行业的供应链,都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从汽车产业链来看,上海不仅有博世、采埃孚等多家汽车供应巨头的工厂,也有包括发动机、动力电池、芯片、车身内外饰等在内的多家产业链配套企业。

从科技企业来看,上海还有苹果代工厂广达、和硕等企业。广达旗下的达功已于4月13日宣布停工,和硕更是宣布上海厂和昆山厂均停工。

中国汽车面临停产?华为、小鹏、蔚来大佬共同发声!

而上海在中国工业发展史的历史地位,同样也不容小觑。

从工人用榔头敲出来的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到中国汽车业的第一家合资公司,从苹果代工厂到宁德时代主厂区。

工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都举足轻重。

除此以外,上海还坐拥全球第一大港——上海港,和紧邻世界第四大港的宁波舟山港。

上海在国内又背靠长三角、贸易辐射整个长江流域。这不仅让上海在国内,甚至是全球的供应链体系内,都有非凡的地位。

中国汽车面临停产?华为、小鹏、蔚来大佬共同发声!

由此可见,上海的疫情封控,对于制造业可谓是打击巨大。就连苹果的iPhone,最近也预计减产1000万台。

什么导致汽车停产?

在供应链中,有著名的“十节甘蔗”理论,也就是说,

供应链共计可以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十个环节。

从整体来看,尽管这次疫情是一次“AOE”大招,但它对制造、交易、仓储、配送,这四个环节影响最大。

例如,博世已经宣布暂停了上海和长春两个工厂的生产,另外还有两家工厂在封闭运行,停产的博世长春工厂为汽车零部件工厂,位于上海和太仓的汽车零部件工厂则采用了封闭生产的方式。

又例如,特斯拉上海工厂从3月28日起该工厂就处于停产状态。根据特斯拉的计算,每停工一天,就需要花费2-3天的时间来恢复产能。

中国汽车面临停产?华为、小鹏、蔚来大佬共同发声!

在生产背后,疫情影响的本质是供应链的物流环节。防疫举措的升级,导致供应链物流受阻,原材料与货品流通不畅,进而影响产品出货时间,最终传导到了供应链的交易环节。

作为大陆最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如果上海和吉林长期不能复工复产,中国汽车行业就会蒙上了一层阴影。

好消息是,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宗明对外公开表示,

上海将实行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依据风险程度的大小,按照“三区划分”原则,进行阶梯式管理。

其中,防范区人员可以在本区域内适当活动,也就是复产复工。

上汽集团在4月15日发布“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南”,里面提到即日起,上汽各生产企业对复工复产准备情况进行排摸,排摸结果于4月17日(周日)前进行反馈,各生产企业根据排摸情况于4月18日(周一)开始启动复工复产的压力测试。

换言之,4月15日的上海,已经开始准备复工复产了。

中国汽车面临停产?华为、小鹏、蔚来大佬共同发声!

办法总比困难多,果子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汽车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一定能战胜疫情,兼顾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

上海,挺住,加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