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池内部解密,轻薄安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含量如何?

电池内部解密,轻薄安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含量如何?

文/桃李

电池我们都不陌生了,我们的手机、电能等等的电子产品都会用到它,而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电池也有了新的发展,逐渐开始取代燃油的地位,成了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关注新能源汽车的人或许对动力电池的各项参数都有不少的了解,但是大家对电池的内部的了解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说说电池内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隔膜。

电池内部解密,轻薄安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含量如何?

那么什么是电池的隔膜呢?隔膜是锂离子电池内部用于隔开正负极极片的微孔膜,是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高分子功能材料。其主要功能是防止两极接触而发生短路同时保证锂离子在充电和放电期间能正常通过微孔通道以保证电池正常工作。其性能决定着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电池的安全性能,鉴于其重要性,业界也将其称为“第三电极”。

电池内部解密,轻薄安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含量如何?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它的关注也更多,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而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于隔膜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了,那么作为隔膜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首先它必须具有电子绝缘性,保证正极与负极的机械隔离,同时要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自动关断保护性能,受热收缩率要小,避免发生短路导致热失控;其次必须有一定的孔径和孔隙率,保证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对空间稳定性和平整性要求很高;第三是要在保证较高的力学稳定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其厚度,减小内阻;最后,由于处在电解液之中,所以还必须耐电解液腐蚀,化学稳定性强,同时要有良好的电解液浸润性,吸液保湿的能力强。

电池内部解密,轻薄安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含量如何?

通常隔膜为单层的PP(聚丙烯),PE(聚乙烯),也有双层或PP/PE/PP三层复合隔膜。PE膜、PP 膜以及PP/PE/PP膜的遮断温度分别为130~133℃、156~ 163℃和134~135°C,破裂温度分别为139°C、 162℃ 和165°C。低熔点的PE在温度较低时起到闭孔的作用,而PP又能保持隔膜的形状和机械强度,防止正负极接触,因此PP/PE/PP复合膜的安全性比单层膜好,

但是PP/PE/PP复合膜高温收缩率大,强度和安全性能有待提高。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无纺布隔膜、聚亚酰胺和聚酰胺新型隔膜、有机/无机复合膜以及陶瓷涂层隔膜,可提高强度、高温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电池内部解密,轻薄安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含量如何?

目前隔膜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干法是将隔膜原材料和成膜添加剂混合,通过熔融挤出的方法形成片晶的结构,然后进行退火处理而得到干法隔膜,主要用于聚丙烯(PP)隔膜。

湿法是利用热致相分离的原理,将增塑剂如石蜡油一类的物质与聚烯烃树脂混合熔融形成均匀的混合物,保温一定时间用溶剂将增 塑剂从薄膜中萃取出来,从而制得相互贯通的亚微米尺寸的微孔膜材料,主要用于聚乙烯(PE)隔膜的制造。

电池内部解密,轻薄安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含量如何?

无论哪一种制作方法都是有好有坏的,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湿法工艺薄膜孔径小而且均匀,薄膜更薄,但是投资大,工艺复杂,环境污染大;干法工艺相对简单,附加值高,环境友好,但孔径和孔隙率难以控制,产品难以做薄。

由于单纯的干湿法形成的隔膜并不能完全满足行业需要,所以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在基膜之上再进行其他材料涂覆,得到性能改善的涂覆膜,大幅提升湿法隔膜的热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写在最后:

关于隔膜的介绍就简单的说到这儿了,想要深入的了解这是什么东西一时半会儿也很难说清楚,这里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下其相关的概念,让大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