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23日晚上7点30分,4分钟炮火急袭后,志愿军第74军141师423团的战士们开始攻打通往汉城的交通要道上浦防东山。
事实上,这已不是志愿军第一次攻打这里,1952年6月开始,志愿军先后5次攻下该高地,可惜都被美韩联军夺回,双方在这座小山头上,倾泻下无数炮弹,山上草木都被炸光了,因此,志愿军的战士们,给这座山起了个很贴切的名字——老秃山。

这次进攻,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地方驻守此地的,有“联合国军”哥伦比亚一个加强连、美7师20个排、2个搜索班,还有一个坦克连。
兵力上的优势还在其次,关键是联合国军在这里构建了大大小小195个明暗碉堡,有着坚固的防御体系和密集的火力。
用美7师师长特鲁多的话说,老秃山,就是“最坚固的阵地”。
明知是一场恶战,但“夺山”的志愿军战士,却没有丝毫退缩,打头阵的将士们,在红旗上签了名,并且庄严宣誓,一定要把红旗插到老秃山上!
战斗一打响,便进入白热化,冲在最前头的是爆破组,紧接着,便是抱着冲锋枪的营长郝中云,郝中云身边是机枪手金珍彪、宋德清等人。
在战士们的拼死冲杀下,很快便连掏敌军17个暗堡,护着旗手把红旗插上了老秃山主峰,然而,战斗并没有因此结束,接下来,是“联合国军”的猛烈反扑。
激战中,金珍彪腿部连中3弹,跌落壕沟,等他爬起来,组长、班长、红旗手、弹药手皆尽牺牲,虽然身边没了战友,但金珍彪并未退缩,见10多个敌人冲了过来,举起机枪就是一通扫射。
然而,“联合国军”却不讲武德,见打不过立即动用了燃烧弹,金珍彪的背部、臀部被烧伤,衣服几乎被烧光,昏死了过去。
幸运的是,战友们夺下了老秃山,天快黑的时候,他被发现,被战友们抬着去了后方医院,这才保住一命。
战后统计,金珍彪共歼敌165人,是这场战斗中,杀敌最多的战士之一,也是因此,他被授予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这次优异表现,让金珍彪出了名,这年10月,贺龙去朝鲜战场慰问战士,还特意接见了这位湘西老乡;11月,金珍彪跟着营长郝中云回国,做了关于老秃山战役的报告。
这场战役,让著名作家老舍感慨万千,以他们为原型,写了一篇《无名高地有了名》,其中靳彪的原型,便是金珍彪。
1954年9月,金珍彪跟随部队回国,作为战斗英雄,他在军中,可谓青云直上,先是班长、排长,又当代理连长,若是照这样下去,将来当团长、师长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1957年,一切全变了,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金珍彪的出身说起。
金珍彪,湖南张家界武陵中湖乡人,出生于当地一户贫寒人家。
民国时期的湘西,土匪相当出名,这里山高林密,洞窟众多,地势险要,特别适合藏身。
在众多土匪中,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不少,但因穷苦被逼上梁山的也不在少数,还有一种,是被土匪抓了壮丁的,金珍彪就属于第三种。
虽然穷苦,但金珍彪却是个有主见的人,饿死不当土匪,在被土匪抓走的第3天,他就找了个机会,悄悄溜走了。
然而,这一经历,却成了金珍彪的污点,在47军入湘剿匪后,金珍彪被送去改造,并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
按理说,这么一点事情,过去就过去了,然而,随着金珍彪成了一等功臣之后,许多人眼红了,再次拿金珍彪当土匪的事情说事儿,而且还编的有鼻子有眼,说什么强奸姑娘、攻打粮仓。
在他的家乡有位姓赵的老秀才,受奸人指使,直接写了一纸诉状,就把金珍彪给告了。
当时那个年代,各种运动特别多,对于一个人的出身,那也是相当看重,就这一次诬告,直接断送了金珍彪的前程,在军中的他,不仅职位没了,还被开除党籍,被送去劳动改造。
好在一点,他的妻子对他不离不弃,在苦难中一直陪着他。
1962年,金珍彪“复员”回了农村,当时的他,已是6个孩子的父亲,再加上有老人需要赡养,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而乡亲们,对他们一家,也是冷嘲热讽,毕竟,在那个年代,湘西大部分穷苦百姓,都受到过土匪荼毒。
若单单是生活苦一些,还则罢了,更痛苦的是,回乡没多久,浩劫便来了。
在运动中,金珍彪多次被带上台,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甚至有一次,他的“徒弟”趁他不注意,一斧子劈进他的后背,在他背上劈出5寸长的伤口,直劈到肺部,差点儿要了他的命,在医院躺了8个月才好。
后来,“武斗”愈演愈烈,家乡的公社,给金珍彪判了死刑,讽刺的是,当初诬告他的老秀才,与他是一同宣判的。
幸运的是,金珍彪的事情传到了上级领导耳中,被及时叫停,他又保住了一命。
战战兢兢中,时间来到了1979年,金珍彪恢复了残疾军人的身份(腿部受伤),这才算是日子好过了一些。
到了80年代,他的几个孩子基本都长大了,金珍彪的苦日子算是熬了出来,一次,他去了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当在三楼的抗美援朝展馆看到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机枪,尘封已久的记忆一下被唤醒,坐在地上哭的像个孩子。
虽然命运对他诸多不公,但他从未丧失善良本性,1976年,家乡要修隧道,在战场上有过挖过坑道、打过炮眼的金珍彪,成了“爆破主力”。
某年秋天,水库闸门被异物卡住无法泄水,可闸门附近的吸力又特别大,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吸进闸门,没人敢去,无奈,公社悬赏300块钱,寻找勇士。
金珍彪听说此事儿后,自告奋勇为乡里解决麻烦,3次下水清理,才打开闸门,事后,乡里要给他300块钱,但他却没要,只是随口说道:“为乡亲们做点儿事儿还要收钱?”。
要知道,当时的300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后来,金珍彪当了武陵源区的政协委员,虽然没多大权利,但他却切实了解百姓疾苦,为百姓办实事。
金珍彪后半生,日子过得并不错,然而,在他心中,一直有根刺,那就是1957年,被开除党籍,几十年间,他一直想重新入党。
2008年,已经77岁的金珍彪首次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可惜未通过,此后,他又先后2次提交,还是没有通过……
很快,时间来到2019年,此时的金珍彪已经89岁,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他的事迹,被一位名叫吴扬的退休教师看到。
吴扬也是一位退伍老兵,他对金珍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还专门采访了老人家,当得知老人家入党心愿后,立即联系了市委领导,并写了一篇《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最后心愿》的内参,引起高度重视。
2019年9月6日,躺在病床上的金珍彪,终于成为一名党员,这让老人家激动不已。
可惜的是,在成为党员仅仅74天,这位抗美援朝一等功臣便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