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作者:嬉游

每天都在琢磨能去哪儿出个差的我,最近只能接受确实没太多地方可去的现实,左查右查发现大部分城市的政策都挺严格。

网上冲浪的时间变多了,就会遇到一些有趣的新东西。比如我发现好多博物馆现在都拥有自己的线上展厅,云逛展的体验竟然还挺好,莫高窟就是其中之一。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之前我写过的一眼千年的丝绸之路,有可能重新走一遍吗?和里都有提到过敦煌莫高窟,我在很多年前也去过一回。不过敦煌研究院做的「数字敦煌」还是让我打开了新世界,里面有30个经典洞窟的实景画面,甚至可以比实地参观看得更仔细。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画面可以放大

而且网站会按石窟的朝代、造型分类,在对比中可以把区别看得很清楚。关键词检索的功能也很好用,比如搜“飞天”,库里所有和飞天相关的洞窟都会显示出来,这些都是线上观展的好处。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网站不仅把窟内场景数字化后呈现在屏幕前,而且配有基础讲解。知道了这些,导游说的一半讲解词你都能毫不费力地听懂了。

不得不说参观像莫高窟这样的景点,还是有一定门槛的。以我的经验来说,提前了解得越多,越能看明白它的厉害之处,而不只是看个名声。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也许好多去过莫高窟的朋友都不知道,动画片《九色鹿》的原型就来自莫高窟第257窟的壁画,而这张图就被放在了「数字敦煌」的首页,一下就能注意到。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敦煌莫高窟凭一己之力催生出了一门国际性学课——敦煌学,如果想弄明白它为什么那么牛,看纪录片是很有用的途经,这回又多了个网站。

这就来跟大家聊聊,我从中看出的门道,惯例在文中虔诚祈祷可以早日亲自去看看(文末还推荐了其他几家做得不错的线上博物馆)。

1/ 敦煌莫高窟诞生记

在说莫高窟为什么能受到如此高的赞誉之前,我想很有必要先来说说它是如何诞生的,在这千年里又经历过什么。莫高窟的传奇性不仅由华丽的壁画们塑造,也和这些故事息息相关。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僧人乐尊途经敦煌时,看到远处有一束佛光,于是决定在此地开凿佛窟,那一年是公元366年。人的寿命不过百年,但莫高窟经历了千年之间的割据、统一、盛世与没落,它身上也被留下了不同时期的印记。史书用文字记录过去,而莫高窟用的是艺术。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在窟内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动物、风景等等。这些画面如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细节,和史书一样宝贵。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第217窟内的壁画里人物和风景

举个例子,以前没有视频和照片,所以舞蹈很难流传下来。但有了这些壁画,复活古代舞蹈就变得容易了些。

在最有名的“飞天”形象之外,以前宫廷和民间都爱跳什么舞都可以通过莫高窟里200多处与音乐相关的壁画作品了解到。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最经典的反弹琵琶造型

之前我看过一些敦煌舞视频,里面演员的妆发、服装和动作都是以壁画场景为灵感,就像是壁画活了。不禁开始好奇我们的广场舞以后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被记录。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当然啦,佛教主题壁画是莫高窟的精髓所在,也是数量最多的创作主题,这部分我们后面再细讲。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再不熟悉莫高窟的人,应该也都听过藏经洞和王道士的故事。在经历了隋唐盛世的开凿后,从元代开始莫高窟逐渐被人遗忘在边陲。时间快进到20世纪初,道士王圆箓发现了退去光环的莫高窟,并决定留下来修缮它。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他在一次打扫中意外发现了藏有上万卷经书的藏经洞,也就是现在的第17号洞窟。

里面大部分是佛教经书,还有关于天文、历史、地理、医学、民俗、诗文等等文书。更厉害的是,这些书籍不仅是用汉字写成的,还有西夏文、蒙古文、梵文、希伯来文等等。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仍有经书的藏经洞

王道士把这件事告诉了县里的领导,但领导不以为然;写信到宫里,也没人回应他。直到西方识货的“探险家”们闻着风声找到了王道士,想要从他手里买走这些文物。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20世纪初的莫高窟

从我自己的观点来看,王道士并非是个见钱眼开的人,最终让斯坦因、伯希和这些为藏经洞而来的“探险家”得到这些文物的,是他们的心机。比如当伯希和知道王道士的偶像是玄奘之后,经常投其所好和他聊起玄奘的经历,最终他获取了王道士的信任,获得了进藏经洞翻阅、挑选文书的权力。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西方人拍下的莫高窟

但不管怎么说,现实就是一波又一波来自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的“探险家“接连来到莫高窟,不仅掏空了洞窟内最珍贵的经书文本,还特别残忍地把墙上的壁画剥下来打包带走,所以在洞窟里经常可以看到一块一块的空白。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如果你曾实地去参观过莫高窟,也许还有留意到每个窟的门牌号上都有三种编号。我们目前使用的是1964年敦煌研究院设置的编号,而C字头是张大千的编号,P是伯希和的编号。目前有“身份证”的窟一共492个,其余还有近300窟。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延续了1000多年的莫高窟,自己就足够成史,宗教、美术、文学……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值得研究,所以这才有了敦煌学。

2/ 数字敦煌可以看什么

好几年前去参观莫高窟的时候,一来因为自己没做太多功课,另一方面因为灯光昏暗,在里面看到了什么我几乎都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球形影厅的短片很好看。

打开这个网站,我才找回一些当时的记忆。可以全部明亮着看塑像和壁画的感觉可真好,实地参观的时候导游都是拿手电照的,一次只能看清一小块。

一些比较精美的壁画无论藏在多偏僻的小角落里,网站都会标注出来并且可以放大看,这很VIP视角。

莫高窟大致经历过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几个时期,各朝的代表作都能线上实景参观。

来,抬头看一看

虽然当时导游也给我们介绍了石窟的各种造型,但我当时其实没太理解,这次我才算是彻底搞明白了。

最好辨认的是中心塔柱设计。顾名思义,石窟中间有一个塔柱来承重,有九色鹿的第257窟就是这个造型。

塔柱的四面雕刻有造型各异的佛像,柱体本身也会有不同的设计。所以看这样的窟,塔柱是要关注的重点。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修建于隋代的第302窟

如果想看华丽的设计,就要去找覆斗形和覆斗顶形的窟。它们看起来都像是倒扣的漏斗,顶部藻井处的壁画大多很漂亮,而且视野特别开阔。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窟,都是谁修的

崖壁上大大小小700多个窟都是谁主持修建的呢?不同于大同云冈石窟是纯正的皇室血统,莫高窟里不仅有皇帝主持修建的,也有百姓为了给家人积德而出钱修建或是翻修的石窟,当然也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这个财力。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以绝美塑像闻名的第45窟

莫高窟的九层塔是整个景区最标志性的建筑物,而塔内正是拥有最大佛像的第96窟。这尊弥勒高达35.5米,在古代造像排行榜里能排到第四,据说是根据武则天的样貌修建的。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关于修这么大一个窟要用多少人的问题,目前我们还没在史书中找到记载。但可以知道的是,在清朝对96号窟的一次翻修中,几十号工人齐上阵还花了足足两个月时间,而这仅仅是简单翻修而已。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那民间修的石窟又是怎么辨认出来的呢?平时参观寺庙的时候大家也许见过刻有捐赠人姓名的石碑或是供养在大殿的小佛像,而在石窟入口的两侧会有人物画像以及题记,他们就是这个窟的供养人。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考古学家们发现286窟的宋代供养人画像处有残缺,在残缺处可以看到下面中唐时期的壁画,最底层为西魏壁画。没错,莫高窟里不少壁画都是一层一层叠着画的,当年张大千没被人少骂就是因为他为了临摹壁画而撕掉了表层的画。

这些细节在现场看真不一定能有机会凑这么近去观察。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壁画,都画了些啥

敦煌的精华在壁画,而敦煌壁画的精华在佛教主题。这个主题大致可以分为经变图和佛本生故事两大类。

佛本生故事比较好理解一些,讲的是佛陀在成佛之前的故事。你可以把它看作是神话,也可以当作是童话或是寓言。把经书变成画之后,就像在看我们小时候的连环画一样。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注意看下面的一横列图,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继续拿出九色鹿来说,九色鹿其实是《佛本生故事》里的鹿王,我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就是拿佛经里的故事改编的。而在莫高窟的壁画里,这个故事变成了8个画面,从行人落水开始,接着鹿王救人、跪地谢恩、国王捉鹿等情节都有画出来。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跪地谢恩的画面

而经变图的内涵要更深一些,他的目的是把佛经中的奥义通过画面展示出来,所以要理解它我觉得是有一定门槛的。不过其实当年经变图的诞生,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佛教,毕竟不是所有人识字,绘画已经把佛经的理解难度降低了一层。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第57窟药师经变图

下面这张是观无量寿经变图,无量寿佛在正中间,左右两侧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周围环绕着一众供养菩萨;阿弥陀佛两侧有报身和应身,一起形成三佛同会世界;而殿前有伎乐与迦陵频伽共舞,一派歌舞升平的画面。

没看明白没关系,我来总结一下:经变图传达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景象。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据统计,莫高窟一共有三十三种经变图。不理解里面的含义其实也没关系,它在配色、笔法、构图上的精妙,即使是不懂画画的人都能感受得出来。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要做足莫高窟的功课,靠这个网站我感觉也是不够的,可以搭配纪录片一起看。最近在看这部叫《敦煌》的纪录片,是季羡林先生监制的,听了片头曲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喜欢吃的朋友可以把这部关于敦煌美食的纪录片也加进收藏清单里,这下吃喝攻略也有了。万事俱备,只差能出门那天的到来。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除了莫高窟,另外我还发现三星堆的线上展厅也非常不错。展板上的文字和展品都可以放大看得很清晰,就跟在眼前似的。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而故宫也有自己的数字文物库,可以检索且看到非常清晰的大图。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做线上展厅现在已经是大趋势了,已经做出来的博物馆要比你想象中的多。我搜到的国内博物馆就已经有几十家,更别说国外的了,只不过有些体验感做得好,有些做的不是特别好。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线上展厅

所以呢,大家在家或是上班摸鱼的时候可以搜搜想去但目前没办法去的博物馆,云逛过过瘾,比如我。

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线上展厅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