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说木兰是中国北方汉化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作者:热河生物群

木兰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徐鹏在1962年出版的第97期《中华活页文选》中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据史料记载,无论是谯郡、宋州或商丘,指的都是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这个地方。

为什么说木兰是中国北方汉化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在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有一座木兰祠,现存有记载木兰身世的元、清记事碑两通,并有木兰当年辞世的陵墓。据史料记载,唐代在此处建有木兰庙。金泰和年间,重修大殿、献殿各3间,并塑木兰像。元代元统二年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修祠立碑。至民国初年,木兰祠已经占地万余平方米,另有祠地400多亩,原祠三节院落,有座北朝南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东西配房等百余间。大殿内塑有木兰闺装坐像,献殿塑有戎装像,后楼塑有木兰全家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名人撰文、题诗、书画及香火碑60多通。1943年该祠不幸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通为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碑文详细记载木兰的身世、英雄事迹及历代修祠情况;一通为清代《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于嘉庆十一年立。

以上是历史文献中的关于木兰故乡是河南商丘的记载,梳理文献我们也看到了木兰故乡是湖北武汉黄陂的记载。据明嘉靖三十五年《黄陂县志》记载:“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今黄陂)人也。姓朱,父寿甫,母赵氏……儿时状貌端凝,不雅修饰……会突厥入侵,军书叠至。寿甫苦于羸弱不堪远征,日夕忧虑。木兰……乃市鞍马,易戎服,为男子妆,代父从征。”一十二载,立功异域,朝廷封她为将军。木兰不受朝禄,乞归故里,终年九十。乡人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在墓前竖立“木兰将军之墓”的巨碑,正如明代诗人徐承颐所写:“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

武汉黄陂更是拿木兰传说做足了文章,全国最有名的木兰山风景区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距黄陂城区、武汉城区分别为35公里和60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省级风景名胜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而木兰湖旅游度假区则也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境内,与荆楚名岳木兰山毗邻,有高速公路相通,这里水丰鸟美,人杰地灵,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湖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被人们誉为荆楚明珠、武汉市的后花园。另外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还有以木兰命名的乡镇木兰乡,我查了一下百度地图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也有木兰乡应该和木兰传说没有关系,而中国的黑龙江省也有一个全国唯一的以“木兰”的名字命名的县叫木兰县,我查了一下他们的县志和木兰的传说其实也没有关系。木兰县地处松花江中游北岸,取名于境内木兰达河,木兰源于满语“围场”之意。北以青峰岭与庆安县分界,东与通河县为邻,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与巴彦县毗连。

目前有学者统计在中国至少有五个地区都把木兰说成是自己家乡的英雄。而这五个地区都在中原地区。其实木兰的故乡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考证木兰其实是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中的木兰其实是一个中国北方汉化的少数民族的女性形象。

目前所有的传说都来源于最早的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应该说从《木兰辞》问世之日起,木兰从军的故事在神州大地已广为流传,甚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其实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大陆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也已传遍了全球。

为什么说木兰是中国北方汉化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诚如上文南方至少有五个地区在争夺木兰故乡的所在地,也诚如上文其实后续文献的所有记载都来源源于北朝民歌《木兰辞》,我们还是回到它的本源看一看木兰辞的原文。

原文如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辞》中最早提到“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百度有云“可汗”来自于蒙古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又称大汗、合罕、汗王,简称汗,是四世纪以后蒙古高原游牧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最初这个称呼最早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也作“可寒” 。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类似于汉语的国王;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柔然、突厥、回鹘、吐谷浑、黠戛斯、蒙古、满洲等族群对首领皆称可汗;蒙古帝国灭亡后受其影响,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和东欧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等突厥化穆斯林国家君主也开始称可汗。

可汗点兵,给木兰父亲下军书,招募参军,毫无疑问木兰参加的是当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紧接着,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从这一句可以看出,花木兰代父出征,需要自己掏钱准备战马兵器等行军作战的装备,这反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习惯。比如说元朝的蒙古士兵、清朝的八旗军士出征前都要自己准备兵器、铠甲、战马等装备,以此类推,南北朝时候鲜卑士兵出征,也是自备装备。这其实和北方民族政治形态有关,北方民族不管是匈奴、鲜卑、蒙古等游牧民族还是像满洲这种农耕民族,由于自然环境不如内地,导致其经济生产分散,不同的部族经济生产方式也不同,这势必会造成政治的分散,即很难形成中央集权,哪怕是有强人将一个个部族统一起来,但是依然要采取军事民主制这种政治形态。所谓军事民主制,其实就是封建制度,比如说蒙古的库里台大会、满洲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等。这种政治形态的在军事上的提现就是从到平民都自卑兵器上阵,往往能准备精良的铠甲兵器以及优良的战马,有经济实力的小可以成为的重骑兵,或者是重步兵、轻骑兵,而平民往往只能成为无甲或是仅有胸甲的轻步兵。

木兰买马配鞍首先木兰会骑马,中国从汉朝以后南方中原一带受传统儒教的影响,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在中国只有北方的少数民族女性束缚较少有骑马出头露面的习惯,但是织布纺织则是中原汉朝妇女的习惯,当时由于中国南北方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的交融,少数民族女性学习了南方汉族的纺织技术也是情有可缘的。木兰辞开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句,通过织布这一劳动场景,我们就可以看出花木兰如似汉族妇女的形象。

  之后是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这段诗句当中,天子、可汗两词同时出现,说明天子、可汗是一个意思,从而印证了花木兰少数民族的出身。接下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段是描述花木兰回家理容的场景,从理云鬓、贴花黄等动作可以看出,这又属于汉族妇女的习惯。再结合北朝民歌这一历史背景,就可以知道花木兰属于汉化的少数民族女性了。

其实从中外历史看,世界范围内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女性骑马射箭上阵杀敌都不亚于须眉男儿,郅支单于的妃子们还曾经登城射箭和陈汤等人领导的西域联军作战,葛尔丹的阿奴可墩还曾经和费扬古的清军作战,清朝长毛叛军围攻城池,八旗妇女也同样登城射箭射杀了大量的长毛叛军。另外我们看欧洲历史,早期北欧的日耳曼族的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祖先维京人妇女骑马杀敌做海盗征服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的故事比比皆是。

  那么为什么《木兰辞》虽然是北朝民歌,却又是汉族歌谣的形式,很显然《木兰辞》出于内地汉族文人之手。在北魏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强势的地区允许有这种汉族歌谣出现,可见汉族的中原文化融合之威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几千年而兴盛不衰,就在于它和而不同的吸附力和融合力,由于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汉族文化传统从汉代以后对于女性是压制的,所以汉族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文人拿少数民族女性的故事说事就情有可缘了,因为越压迫越反抗越压迫越想往吗,这也是由《木兰辞》引发的“木兰从军”的故事在汉族地区越传越广的原因了。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清朝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乾隆爷下江南的故事被南方中原文人编得通俗易懂无以复加传遍大江南北,可是你听到过乾隆皇帝“四次东北巡奉天”的故事吗,毕竟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没有南方中原文化发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