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主李璟一首小令,寻常的字被赋予幽微深隐的含义,最为耐人寻味

作者:济沧海291

李璟,字伯玉,南唐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时是南唐疆土最为广阔的阶段。李璟多才艺,但是宫廷生活奢靡,政治腐败,致使国力日益衰微。传到后主手里时,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

中主李璟传世的词不及后主,不过其中一阕《摊破浣溪沙》广为流传,其中两句金句,被人大为称道。

中主李璟一首小令,寻常的字被赋予幽微深隐的含义,最为耐人寻味

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菡萏即荷花,本词首句即交代了时令——荷花凋零,荷叶衰败,

这个时候一定是夏季即将过去,秋天马上到来。本词借着这样一个季节,初秋,西风刚起的时候,描写了一个女子思念远方的丈夫。诗意很简单,但是诗句写得十分动人。

中主李璟一首小令,寻常的字被赋予幽微深隐的含义,最为耐人寻味

荷花香销了,荷叶也凋残了,紧承一句: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一句极具神韵。诗人用了一个“起”字,大家都知道,秋风肯定不是从水面上生成的,这里为什么要这么说,绿波间有什么呢?有荷花和荷叶。也就是说诗人觉得这股秋气就是在暗绿的水面上,就是从一池衰败的荷花间升起。就像欧阳修的《秋声赋》里说的那样,“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风一起,万物凋残。

诗人有感而发“西风愁起绿波间”,仿佛秋风是从荷叶之间吹起,使万物凋零。

中主李璟一首小令,寻常的字被赋予幽微深隐的含义,最为耐人寻味

“还与韶光共憔悴” 是一句过度,从写景过度到写人,韶光与人共同之处就是“憔悴”,因此说“不堪看”,是人不堪看凋敝的眼前景,景色也残,青春也残。

那么人究竟是因何而憔悴呢?下半阕诗人展开了描写。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这两句是本词中的佳句,历来被世人传诵。

细雨梦回,即在梦醒的时候发现细雨霏霏。或者说,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声将人从梦境中唤回。梦回即梦醒,佳人梦中到了鸡鹿塞,“鸡鹿塞”泛指边塞。由此可见,词中佳人思念的是出征的征人。佳人梦醒,而梦境仿佛还在眼前。思念情切,佳人再难入睡,于是“小楼吹彻玉笙寒。”

中主李璟一首小令,寻常的字被赋予幽微深隐的含义,最为耐人寻味

本句中,两个字用得极为传神,一个是“彻”一个是“寒”。吹彻即久吹之后,几曲吹罢,寒意顿浓,一个“寒”字,既有天气的寒,也有心情的寒,但是这个“寒”字还不仅仅是这两层意思。我们接着看本词后面两句。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我们看这两句,似乎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很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首诗都是百般思索而涕下沾巾。但本词中落泪的点不是站在高台沉思,而是起于具体的动作:吹笙。那么词中的这一个“寒”字除了天气的寒与心情的寒以外,还有一层意思是音乐变得“寒”。

中主李璟一首小令,寻常的字被赋予幽微深隐的含义,最为耐人寻味

玉笙这个乐器,按我们现在的分类来讲,它属于管乐,用嘴吹的,管乐的发声是靠气流的冲撞。笙中有一个薄膜,在吹奏之前,演奏者需要“暖笙”,让薄膜变软,更便于使气流产生出强弱急缓的变化从而吹出更动听的乐曲。

本词中“吹彻玉笙”足见佳人吹了很久,在寒冷的天气久久吹笙,越吹越冷,越冷音调越凄凉甚至干涩,因此这个“寒”不是普通的天气寒、心情寒,伴随着天与人的“寒”,整个音乐都浸透了凄寒。这三层含意在词中,我们就能充分理解词中佳人内心的情味:凄怆幽冷,最终是泪眼朦胧,独倚栏杆。

“寒”在婉约词中十分常见,但是中主李璟却将这寻常的一个字用得幽微深隐,含意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