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巨匠文选| 新凤霞:我小时是个左撇子

新凤霞为《百年巨匠》第二季戏曲篇拍摄的巨匠之一。

新凤霞(1927—1998),祖籍江苏苏州,天津人。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新派”创始人。她6岁起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建国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她在艺术上敢于创新,创造了独特的“疙瘩腔”唱法,创作、演唱的新板式和新曲调极大地丰富了评剧的唱腔艺术,为评剧向大剧种的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成为评剧革新的代表。代表作品《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杨三姐告状》等。

巨匠文选| 新凤霞:我小时是个左撇子

新凤霞《花为媒》剧照

《左撇子》

文 | 新凤霞

我小时是个左撇子,拿东西,学戏做动作,练功拿刀枪把子,都是左手得劲,拿马鞭也是用左手,因此挨了不少打。姐姐总说:“凭你这个左撇子就不能唱戏。”我最怕说我不能唱戏了,就拼命练右手,随时随地练;没有两年,我右手也能用了,拿马鞭也很灵活了;左右云手,左右手掏翎子都好。

我做针线活也是左手,用剪子也是左手。可这也有个好处,九岁就会绗被子,因为左右手都会;右手从这头绗过去,左手再从那头绗过来,很快就能绗完一床被子。做棉衣要铺开了绗引,我也是比别人快;从左引绗到右边,又从右引绗到左边;两只手用针一窝窝地来回倒非常快。

我矫正左手主要是为了唱戏做动作,可这么一练呀,两只手都一样能干了!两只手用针,两只手用剪子;两只手耍刀抡枪,哪边儿也难不住我啦!

后来下干校,在农村插秧,我双手都能插,动作很快,他们都赶不上我。

写字开始也是用左手。也是因为大伯父说:“小凤,你还学写字呀,就凭你是个左撇子,也不能认字、写字。”越这么说,我就偏要练好,很快我就练好了右手写字了。

为了矫正左撇子,我吃饭也练,走到哪儿练到哪儿;坐下不动,心里也想着用右手。拿针、动剪子、取东西,自己把左手指用一条布捆上,为了不让它代替右手干活。我就是要赌这口气!练不好不吃饭、不睡觉,非练好不可。

因为这个脾气,我挨打真不少。记得九岁那年,我还穿面口袋染的裤子哪,我的堂姐给我买了四尺花布,要我做条裤子穿,可谁给我做这条裤呢?母亲说:“自己的裤子自己做。”我就拿自己的衣服练活,母亲脸色不好,没好气。我也愿意自己学着做,好长本事。可是我不知道一条裤有几条缝对起来,中式缅裆裤又怎么裁,我也不会。

我们家大姑妈是最手巧的人,我就拿着这块布去求大姑妈。大姑妈一向是寡妇脾气怪性子,高兴了说什么都行;可她气一不顺说什么也不行。她接过我这块花布连看也不看,反手向炕上一摔说:“小凤呀!你太没出息了,学活儿,学活儿么,不敢动剪子能学么?自己剪去,谁伺候你呀!看你就不是块好料儿!”

姑妈用手指着我数落了一大顿,我真生气,不给剪就不剪吧,还骂我。我上炕去抢过那块花布,转身就走,嘴里嘟囔着说:“不给剪就不给剪吧,你要死掉我还不穿裤子了!”

大姑妈听见了大声喊叫,我二伯母正好迎面过来了,大姑妈不住地骂我犟嘴。二伯母朝我来了,我一看走不了啦,我就站住了。二伯母最厉害了,上来就打我,一边抢走了我手里的花布,一边骂我:“你还要穿花裤子,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配吗?”

我小声说,“我不配你配。梆子头,窝窝眼,吃饭抢大碗。”二伯母前脑门长得特高,眼窝长得深,这是我们小孩背后给她起的外号。她把我骂急了,我就说出来了。

这下子冲了她的肺管子,她的气可大了,可着命地打我。大姑妈也赶上来打我,一边说:“小凤,回家!”她的口气是让我回家,也可能是要给我剪裤子了。

我可一点不动,二伯母拉我,我也不动,二伯母转身就走。我追上她,抢回花布,还到原地站着不动。大姑妈说:“小凤!你拧吧!”她们两个人一起打我,大姑妈手上戴着做针线的顶针,打到我身上头上,可疼了,打上就青一块。她们两个打我,我一动不动,两只脚平站着;她们打歪了我身子,我还是平站着,不流眼泪,也不出声。

我大姑妈、二伯母都是一双小脚,她们两个打累了,都走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姐姐来了,叫我回去吊嗓子,我才老老实实地跟姐姐回去了,一句也没说。

这条裤子怎么办呢?非自己做上不可!我回到屋里,母亲抱着孩子串门儿去了,父亲也不在。那时穷孩子就穿一条裤子,也不穿裤衩,柜门让母亲锁上了,就我身上穿的一条裤。我脱下裤来坐在炕上,用床单围在身上,自己照着剪裤子,左比右比,用剪子裁了;不愿让人看见,费了好多天工夫,自己做上了;结果缅裆裤让我给做成一顺边了,穿上很不舒服。我也穿上,反正我是不再求人了。

巨匠文选| 新凤霞:我小时是个左撇子

新凤霞剧照

裤子立裆缝都向左顺,姑妈看见又笑又骂:“小凤这小左撇子,做条裤子,也是左立裆一顺边。”我说,“我自己愿意穿什么样就什么样!”后来我硬是自己又做了一条很合规格的蓝布裤子,是我自己挣钱买的布,自己剪裁自己做的。二伯母、大姑妈、我母亲都说我做得不错。

十岁做彩鞋,上底子很难,问谁谁都不愿意告诉我,我就自己上底子。人家上底子,都是先对好了后跟和鞋尖;可我不懂,先把当中找齐了,再上周围。二伯母笑话我,骂我小拧种。我说:“都不告诉,我也穿上了。”现在回想那时候的大人,怎么那么缺德?可是就因为我两只手都能做活,所以我绱的底子很正。

我的脑子好,二伯母骂我的话都记着,二伯父说的话我也忘不了:“小凤,你没有大出息。就冲你是左撇子,你就认不了字,写不了字。”姐姐和二伯母说,“小凤,就冲你是左撇子,你就唱不了戏,练不了功。”

可我呢,就冲你们这么说我,我就非得练好功,唱好戏,认上字,写上字。我下了狠心,不改正左撇子,不练好右手,死也不见人!直到现在我得了重病,头脑还这么清楚,大概也是左右脑都发达的原因。多少年来,我练功,干活,做事,劳动,都是左右手一齐来。从那以后,邻居们说:“杨家的大姑娘干活左右开弓。”给我起了个外号,叫“麻利快”。

我的小女儿双双也是左撇子,是我的遗传。她上小学时,老师把她的左手写字硬扳过来了;可是她除去写字,干别的都是左手,连画画儿都是左手。女儿脾气犟也随我,我觉得女孩儿有点拧脾气也好。

来源 | 刊于《以苦为乐——新凤霞艺术生涯》 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

声明 | 文章和图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已标明来源,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即作处理。

监制 | 厚轩

美术编辑 | 神奇海螺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百年巨匠》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

97岁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为《百年巨匠》题字

关于我们

大型文化项目《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连续两年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和纪录片重点项目(2018),还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政府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已获得12项纪录片大奖。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师的拍摄已全部完成,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师的拍摄已于2018年启动,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国学篇、建筑篇、中医篇、戏曲篇、电影篇,计划陆续完成,届时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纪录片、“百位大师特展”、“百部图书出版”献礼。

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157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已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学习读本,发放到全国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为文化领域最高端的现象级品牌之一,并以其独特优势搭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和展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