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钢铁侠”马斯克再出金句:大部分人活得太久了

3月底,马斯克输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经常很容易就会受到以往旧观念的束缚,创新变得更难,会阻碍人类以及社会的进步,成为负担,因此不应该活那么久。

其实类似话题马斯克已经不是第一次提了,2021年他就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应该给某些决策职业设定一个明确的年龄限制,即使是民众推选出来的。

但是从生理角度看,年过70,即使身体保养得再好,精力、反应等都整体下降,将对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钢铁侠”马斯克再出金句:大部分人活得太久了

实际上,站在马斯克的角度能发现,他认为老年人的价值比不上青壮年,甚至会拖累社会发展进程。

然而,每个人都会老去,如果因年龄否定曾经的贡献,这看似“过桥拆河”的言论让马斯克受到了许多网友的指责。

人类与机械结合,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甚至现实中早已有了实际案例。

2017年时,61岁的英国机器科学家彼得·斯科特被诊断出患有罕见的渐冻症,为了能够活下去,他做出了一个惊呆世人的决定:把自己改造成为半机器人。

虽说本意是为了自救,但是彼得敢于尝试的精神也值得肯定。

只是,受限于科技水平,这一改造凶多吉少,一旦失败,彼得最多只能再活7天。在接受了一系列手术后,彼得将自己的大脑神经与电子机械建立了联系,他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由大脑向机械发出指令来完成,日常交流、行走等活动都不受限制。

“钢铁侠”马斯克再出金句:大部分人活得太久了

所以马斯克的脑机计划,也有着一定的可行性,至少对于像彼得这类身体局部瘫痪的人群来说,大脑与机械结合,将大大改善日常独立能力,相当于得到了“第二次生命”。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当我们的大脑功能实现电子化后,人类可以不受到肉体腐朽的限制,那人类精神可以做到长存吗?

中国知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曾说过:个体寿命的延长,是文明迈入老年的第一标志。

自从1965年生物学家海夫利克依据细胞增殖规律,推断出人类的寿命极限为120岁后,而这一目标如今也正被全球富豪们以“钞能力”加快实现着。

98岁的美国“果蔬大王”大卫·默多克为了“活到125岁计划”,不惜投资5亿美元专研长寿食物;57岁的创投教父彼得·蒂尔早早就定下了要活到120岁的目标,为此每年花约百万换血,还预订了人体冷冻计划;而94岁的华人港富李嘉诚为了延长寿命,曾斥2亿资金押宝柏澳斯物质的人体内源物。

“钢铁侠”马斯克再出金句:大部分人活得太久了

许多富豪为了实现“长生”可谓是煞费了苦心,其实也很好理解,就像赵本山小品中说的,人这辈子,最怕的就是“人没了,钱还在。”不过相比那些寄希望于实现肉体“超长待机”的想法,“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在这方面给出了一个更像是科技角度出发的回答。

马斯克否定老年人的价值,难道他就不想活得更久些吗?不,恰恰相反,马斯克对于“长生梦”的执念可不比别人低,只不过他更倾向于对精神层面延伸:将人的意识“移植”到机器中,从而实现“思维永生”,也就是脑机技术。

这样真的可行吗?

“钢铁侠”马斯克再出金句:大部分人活得太久了

为了研究这项技术,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正在开发“脑机接口”。用他的话说,就是把记忆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储存在手机、电脑中,并借助机械来恢复记忆。而马斯克称,这些年来,Neuralin已帮助了不少失去手脚、或受到某种创伤性脑损伤的人恢复正常生活。

而时年50多岁的马斯克,为了能够活到脑机技术成熟并实现“思维永生”的那一天,还采取了间接禁食、接发等手段。

同时,他的前女友格莱姆斯也对这方面产生了兴趣,不仅服用柏澳斯抗荖因子,还做了瞳孔蓝光摘除术来保持自己的生理年龄。

据悉,该类物质早在2013年时就已被哈佛大学医学院证实可延缓哺乳动物的衰老,不仅是格莱姆斯,麦当娜、凯蒂等知名艺人也曾使用过,后经biosc等生物企业引入国内,进一步提高了柏澳斯的应用,虽然大多只能在京東看到,但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