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俗语:冬天上坟带一宝,子孙多福财气到,一宝指的是啥,有何道理

作者:秋叶侃史

孝顺是大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千年依然历久弥新,祭祖大典、清明祭祖、春节祭祖都是一种现实的体现,将国人的孝道展现的淋漓尽致。

也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冬天上坟带一宝,子孙多福财气到”。那么,这个所谓的“一宝”是什么呢?为何能够影响后代子孙。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看看这句话到底是迷信,还是真实存在的。

古代的守孝文化

众所周知,墓葬文化在大陆传承千年之久,因为古人深信自己在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为了保障在另一个世界的富贵,他们会建立一个豪华的陵墓,里面埋藏许多的陪葬品。

比如,秦始皇就曾建立了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就是他用陶俑代替活人陪葬而修建的。除此之外,始皇陵的内部据说还有大量的财富,只不过现代的技术还无法挖掘。

通过这些墓葬文化,我们便可以看出古人对先人的一种尊重,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孝道文化”。在影视剧中,我们就会经常看到卖身葬父、卖身葬母的长久,就会为了能够让先人入土为安。

除了这个场景之外,“守孝”又称“守孝三年”,这更是古人对先人一种孝顺的体现。简单来说,比如家中的父母去世后,作为儿子的需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在此期间停止娱乐和交际。

现代许多人看来,这样的守孝多少带有一些迷信的色彩,其实并非如此,“守孝”是出自儒家思想,“三年”也并非绝对的做法,按照儒家的经典来说是27个月,为何会如此呢?

一般来说,十月怀胎(其实是九个月)后,母亲还需要用母乳喂养大致27个月左右,加一块也就是37个月,也就是三年(一年12个月)。

尊亲去世后,作为儿女的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其实就是为了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哺乳之义。若你是皇帝,因为有国家大事要处理,所以只需要守孝一年就可以了。

若你是秀才、举人,那么在守孝期间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否则的话,即使考上了也会被取消考试成绩,甚至还会因为不孝的原因被取消科举考试的资格。

若你是普通的老百姓,那么在此期间也不能婚嫁、夫妻同房等,新年不给亲友、同僚贺年,在门上贴“恕不回拜”的字条,别人也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总的来说,古人对于“守孝”是非常严格的,父、母去世,正在守孝的人必须要遵守儒家的礼制,俗称“守孝”、“读礼”等,有着很标准的一条流程,只是现在鲜有人知晓。

现在的守孝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回看现在的一些现象,家中若是有长辈去世,一般都是需要进行火化的,虽然这在古人眼中被视为“大逆不道”,毕竟古人的思想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伤就意味这不孝。

不过,因为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现在先人去世基本都需要火化。在火化之后,他们的骨灰才能够被放入棺椁中,进而入土为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埋葬”。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辈入土为安之前还有一套流程,那就是现代版的守孝,民间也称之为“守夜”。在古人的眼中,先人在下葬之前,直系家属都要在灵位之前守护一定的时间。

为何会如此,没有一个比较“站得住脚”的说法,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去世的人不舍的家人,活着的人再送去世的人最后一段路,算是最后的告别。

其实,有这样一种说法也不为过,毕竟古代的科学发展比较落后,他们相信一些神鬼之学,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弥留,守孝是为了让先人再看亲人最后一眼。

俗语:冬天上坟带一宝,子孙多福财气到,一宝指的是啥,有何道理

或许在最早的时候,这仅仅只是一种书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演变成一种习俗,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中,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文化。

祭祖与上坟

体现“孝道”的流程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吗?其实不然。每年在大陆的一些地方都会有“祭祖”的典礼,比如河南新郑的祭祖大典,就是为了祭拜黄帝,可见尊重祖先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

即使是普通人,也会受到后代子孙的祭拜,尤其是每逢清明节与春节。这个时候,许多家庭都会自发地去先人的坟墓前祭拜,俗称“上坟”。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因为祭拜祖先一件事情,还存在一句俗语,这句话便是“冬天上坟带一宝,子孙多福财气到”。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一宝”又是什么呢?

春节祭祖是在冬天,所以也叫冬天上坟,此时后人就需要携带一样东西,它就是“白色的孝服”。在古代,白色带摆着素净、典雅的意思,穿着白色去祭拜仙人意味着虔诚。

一件普通的白色孝服,为何能称“一宝”,又为何能让子孙多福气呢?大致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点原因需要放在古代社会的环境中,那时“孝道”备受重视,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

俗语:冬天上坟带一宝,子孙多福财气到,一宝指的是啥,有何道理

如上述所言,古人穿白色的孝服祭拜祖先代表着虔诚与尊敬,这么做也会受到邻居、邻村人的认可,进而会让你孝顺的名声广为流传、人尽皆知。

不小小看这样一种舆论的力量,古代曾有“举孝廉”一说,意思就是你的孝顺之名达到一定程度,是可以直接入朝为官的。相反,若你是一个不孝顺的人,那么一辈子都很难翻身,更不要说科举入仕了。

第二点原因就属于家族内部了,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是在祭拜先人的时候穿上孝服,这样就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更会给他们留下一个“孝顺父母”的观念。

俗语:冬天上坟带一宝,子孙多福财气到,一宝指的是啥,有何道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父亲孝顺会影响妻子、儿女,进而在家庭中形成一种孝顺的文化,而以孝顺传家的人,这样的家庭又怎么会没有福气呢?古人云“父慈子孝”、“老有所依”也是如此吧!

因此,“孝服”或许是一种形式主义,但它背后所带来的影响却是非常积极的,孝顺之家自然会让子孙多福财气到。由此来看,“冬天上坟带一宝,子孙多福财气到”并不是一种迷信之言,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情境。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