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作者:娱馆长

前不久,著名指挥家陈亮声因癌症不治病逝,享年89岁。

该消息一经曝光,便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和热议,

其实陈亮声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演员斯琴高娃的第三任丈夫,

两人的婚姻共持续了35年的时间,感情十分深厚。

据知情人透露,陈亮声的离世令斯琴高娃悲痛不已,

她的精神状态也变差了许多,还拒绝了所有的媒体访问,选择默默疗伤。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斯琴高娃和丈夫陈亮声)

斯琴高娃与陈亮声未曾生育儿女,

不过她和第一任丈夫孙天相却共同育有两名子女,

女儿孙丹和儿子孙铁。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孙铁和妈妈斯琴高娃)

值得一提的是,孙铁后来也成为了一名演员,

并且参演了多部影视作品,但是头顶星二代光环的他,

却经历了十分坎坷的童年,曾对母亲斯琴高娃恨之入骨,

这其中究竟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01、孙天相和斯琴高娃离婚后,儿子孙铁被判给了男方

孙铁出生于1972年,他比姐姐孙丹小3岁,

孙铁出生时,爸爸孙天相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知名导演,

妈妈斯琴高娃则是内蒙古歌舞团的独舞演员。

说起孙天相和斯琴高娃的相识,还要追溯回1965年。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斯琴高娃和一双儿女)

1965年,年仅15岁的斯琴高娃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她凭借“盅碗舞”才艺被内蒙古歌舞团录取,

只身一人离开家乡宁城县来到呼和浩特市,

就此开启了她的艺术生涯。

而此时的孙天相已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一名青年导演,

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前途无量。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年轻时的斯琴高娃)

年轻时的斯琴高娃虽然长相不够惊艳,但胜在气质出众,

因此身边围绕着众多异性追求者,

不过她一门心思扑在了事业上,并没有考虑谈恋爱的事情,

直到孙天相出现后,这种局面才被打破。

1968年,孙天相和斯琴高娃因一场活动而相识,

从见到斯琴高娃的第一眼起,孙天相就已对她一见钟情,

而斯琴高娃也对孙天相很有好感,

两人情投意合,不久后便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斯琴高娃和前夫孙天相)

同年,孙天相和斯琴高娃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

第二年,斯琴高娃就生下了女儿孙丹。

但是令斯琴高娃没有想到的是,

丈夫孙天相在结婚之后,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往日的体贴温柔荡然无存,性格变得十分暴躁,

而且有着极强的控制欲。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斯琴高娃和母亲)

自从女儿孙丹出生后,孙天相就要求斯琴高娃回归家庭,

可是斯琴高娃不同意,两人因为这件事情频繁发生争吵。

丈夫的态度一度让斯琴高娃萌生了离婚的想法,

但是当她将这个想法告诉给父母后,

却遭到了两位老人的强烈反对,

就这样,心软的斯琴高娃暂时放弃了离婚的想法。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年轻时的斯琴高娃)

1972年,斯琴高娃生下了儿子孙铁,

她原以为儿子的到来会改变丈夫孙天相,

但是她错了,孙天相依旧“本性难移”,

不仅阻挠她的事业,还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

两人争吵不断,感情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之后,

斯琴高娃主动提出了离婚,

而丈夫孙天相也没有挽留的意思。

1976年,孙天相和斯琴高娃协议离婚,

女儿孙丹被判给了斯琴高娃,

儿子孙铁则跟着孙天相一起生活。

02、孙天相被判入狱,孙铁只能和奶奶相依为命

那时候的孙铁才4岁,年龄很小,

因此他一开始根本不知道父母离婚意味着什么,

直到幼儿园的同学在他面前炫耀妈妈新织的毛衣后,

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妈妈了,

然后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孙铁)

那时候,孙铁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妈妈和姐姐,

而且每次团聚的时间都很短,

对他来说,妈妈斯琴高娃开始变得越来越陌生,

爸爸孙天相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然而孙天相并没有扮演好“爸爸”这个角色,

他首先考虑的永远是自己的感受。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斯琴高娃登上央视春晚)

离婚后,耐不住寂寞的孙天相先是和同单位的一名女灯光师结婚,

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结果这段婚姻只持续了3年时间,

两人离婚后,儿子被判给了女方。

不久后,孙天相又娶了另一名更加年轻貌美的女子,

但是这段婚姻依然没有善始善终,

两人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在一次争执过程中,孙天相在冲动之下用刀刺伤了妻子,

因此被判入狱5年,此时的孙铁才刚满13岁。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孙铁)

孙天相入狱后没多久,妻子就主动提出了离婚,

并且带走了家中的所有存款。

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孙铁只能和奶奶相依为命,

祖孙俩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因为父亲入狱,孙铁遭到了同学们的孤立和歧视,

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

他决定念完初中后就外出打工赚钱,

而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奶奶的支持。

步入青春期的孙铁,心思变得越来越敏感,

他开始怨恨妈妈斯琴高娃,

恨妈妈抛弃了这个家,对他不管不顾,

仇恨的种子开始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

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斯琴高娃和丈夫陈亮声)

其实那时候的斯琴高娃也是身不由己,

孙天相入狱后没多久,

斯琴高娃就和瑞士籍音乐家陈亮声步入了婚姻殿堂,

在丈夫陈亮声的安排下,

斯琴高娃带着女儿孙丹一起移民到了瑞士,

因此顾及不到身在国内的儿子孙铁。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孙铁)

但是不管怎样,对于那时候的孙铁来说,

斯琴高娃就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根本配不上妈妈二字。

03、孙铁发高烧没钱治病,怨恨妈妈斯琴高娃

1988年,初中毕业的孙铁只身一人来到深圳打工,

没有学历和经验的他,只能做最基础的工作,

他当过保安、酒店门童和推销员,

工作不仅累,工资也很少。

为了省钱,孙铁不是住在集体宿舍,就是跟别人借宿,

他甚至还风餐露宿,在天桥底下住过。

有一次他突然高烧39度,由于身上没有钱,

便没有去医院治疗,不料病情越拖越严重,

最后出现了神智不清、胡言乱语的症状。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孙铁和妈妈斯琴高娃)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对年轻的四川夫妇主动伸出了援手,

夫妇俩将孙铁送进了医院,并且垫付了600元的医药费,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孙铁得以康复出院,

身体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多年以后,孙铁依然没有忘记那对四川夫妇的恩情,

他十分后悔当时没有问恩人的名字,

以至于留下了不可挽回的遗憾。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年轻时的斯琴高娃)

1990年,孙天相刑满释放,

5年的牢狱生活令他的身体状况急速下滑。

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和年迈的奶奶,

孙铁离开深圳,回到了家乡。

此时的斯琴高娃也因为事业回到了国内生活,

当她得知了儿子孙铁的近况后,

便提出在经济上资助儿子。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左二为孙铁)

孙铁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妈妈的资助,

因为他的心底依然对妈妈充满了怨恨,

但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

他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妈妈的资助。

孙铁向妈妈斯琴高娃借了3万元,

用这笔钱在家乡开了一家小饭馆,

为了节省开支,他自己既当厨师又当服务员,

每天忙得团团转,好在饭馆的生意非常不错,

很快就实现了盈利。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年轻时的斯琴高娃)

一年后,孙铁将之前借的3万元还给了妈妈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不愿意收,结果孙铁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已经是大人了,有能力照顾好爸爸和奶奶。”

被迫收下钱的斯琴高娃,忍不住哭了起来,

此时的她恍然大悟,原来在儿子的心里,她始终是个外人。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孙铁)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孙铁关掉了小饭馆,

转行做起了医药销售,每天四处奔波。

尽管孙铁自己十分适应这样的生活,

但是斯琴高娃却认为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她提出送孙铁去瑞士留学。

对于妈妈斯琴高娃的提议,孙铁果断地拒绝了,

因为母子之间依然存在着隔阂,

孙铁的心里还是怨恨当年妈妈的离开。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

让母子二人的关系终于得到了改善。

04、斯琴高娃拍戏受伤,母子关系终于破冰

2001年,斯琴高娃在拍摄《尚方宝剑》时遇到了意外,

导致腿部受伤严重,被送往医院治疗,

远在瑞士的女儿孙丹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了回来,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妈妈,孙丹哭成了泪人,

为了安慰妈妈,孙丹找到了弟弟孙铁,

希望孙铁能够来医院看看妈妈,没想到孙铁却一口回绝了。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斯琴高娃和女儿孙丹)

夹在妈妈和弟弟中间的孙丹,心里特别难受,

因为她知道,妈妈和弟弟之间有心结,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为了解开这个心结,

孙丹擅自作主把妈妈近些年写的日记都拿到了孙铁面前,

这些日记里记录了斯琴高娃对儿子的想念和牵挂,

一字一句,写得真真切切。

看完日记后,孙铁如梦初醒,

原来妈妈一直都很想念他,从来没有忘记过他。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左一为孙铁,左三为斯琴高娃)

经历这件事情之后,

孙铁和妈妈斯琴高娃的关系终于破冰了。

康复后的斯琴高娃再次向儿子提起留学的事情,

这一次孙铁没有拒绝,但是他同时提出了两个条件,

一是去比利时留学;

二是他要勤工俭学自己挣生活费。

斯琴高娃拗不过儿子,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

就这样,孙铁只身一人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求学路。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孙铁)

受父母职业的影响,孙铁在比利时留学时选择了影视专业,

每天上完课后,他就去华人餐馆里做兼职服务员,

负责传菜和洗碗,一双手被消毒水泡得都脱了皮;

为了节省生活费,

他和几名中国留学生一起租住在最便宜的地下室里,

居住环境相当糟糕。

可即便是如此,孙铁和家人通电话时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他一边学习一边做兼职,通过努力顺利完成了学业。

05、头顶星二代光环出道,孙铁找回了久违的家庭温暖

学成归国后,孙铁在妈妈斯琴高娃的保驾护航下顺利踏入娱乐圈。

那时候,只要是斯琴高娃主演的戏,

里面总能找到孙铁的身影,

而孙铁也没有辜负妈妈的厚望,

他凭借努力赢得了业内人士和观众的认可。

事业有成的孙铁,其实还有一个心结,

他一直都希望爸爸孙天相和妈妈斯琴高娃能够放下过去的恩怨,

像朋友一样相处,

可是性格内向的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件事情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母子俩一起拍戏)

2006年,孙天相过65岁生日,

孙铁提前订好了餐厅和生日蛋糕,

打算给爸爸过一个难忘的生日。

等到了生日当天,

斯琴高娃和女儿孙丹却突然出现在了现场,

看到这一幕的孙铁,瞬间欣喜若狂。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孙铁)

原来斯琴高娃早就察觉到了儿子的心思,

再加上女儿孙丹也好久没有见到亲生父亲,

于是她决定放下过去的恩怨,主动求和。

看到前妻如此大度,孙天相感动不已,

两人坐在桌前聊起往事,一笑泯恩仇。

不过当天最开心的人非孙铁莫属,

因为他终于去除了一块心病。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孙铁和妈妈斯琴高娃)

2008年,孙天相突然中风,导致一侧身体瘫痪,

孙铁赶紧放下了手里的工作,第一时间赶回老家照顾爸爸。

斯琴高娃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给孙铁打了一大笔钱,

让他用来支付孙天相的医药费。

在儿子孙铁的精心照顾下,孙天相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

另一头的斯琴高娃也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2009年,37岁的孙铁将心爱的姑娘娶回了家,

对方是圈外人,家世清白,既漂亮又贤惠,

孙天相和斯琴高娃也都十分满意这个儿媳妇。

一年后,孙铁和妻子迎来了爱情结晶,他们的儿子出生了,

儿子的到来为这个大家庭增添了许多的欢声笑语。

只要有空的时候,孙铁就会带着妻儿去探望妈妈斯琴高娃,

升级为奶奶的斯琴高娃,一看到孙子就笑的合不拢嘴,

三代同堂,尽享天伦之乐。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大宅门》剧照)

尽管孙铁已出道多年,但是在大众的眼里,

他的标签一直都是“斯琴高娃的儿子”,

对于这一点,孙铁自己倒是毫不介意,

他十分坦然的说道:“这本来就是事实,我为什么要躲避呢!”

自从有了儿子后,孙铁变得越来越恋家,

为了多留一些时间给家人,他决定从幕前转到幕后。

从2014年开始,孙铁逐渐淡出观众视线,

他创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从事幕后工作。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斯琴高娃坐轮椅出行)

孙铁终于有了充裕的时间陪伴家人,

爸爸孙天相的身体还算硬朗,

但是妈妈斯琴高娃的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由于常年拍戏的缘故,斯琴高娃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症,

这个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

但是会给身体带来难以承受的疼痛,

因此被专家们称作“不死癌症”。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戏中的孙铁和妈妈斯琴高娃)

为了治好妈妈的病,孙铁四处寻找医生和药物,

虽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

但是斯琴高娃却感到欣慰不已,

她知道儿子担忧自己的身体,

这份母子亲情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孙铁:我恨母亲斯琴高娃,父亲坐牢害惨了我,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孙铁和妈妈斯琴高娃)

如今的斯琴高娃依旧活跃在银幕前,

在观众的眼里,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演员,

不过在儿子孙铁的心里,她只是一名平凡的母亲,

虽然母子之间曾经有隔阂、有怨恨,

但这些隔阂、怨恨最终都被亲情所化解,

两人的生活也重新回到了正轨,祝福他们越来越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