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巍巍贺兰山,在广袤沙海中绵亘逶迤,阻拦南下的寒流;奔腾黄河水,在苍茫戈壁间迂回蜿蜒,灌溉沿岸的土地。正因为这样的“呵护”与“关爱”,西北大地上造就出一方“塞上江南”。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贺兰山 图源/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这便是宁夏,中国最“迷你”的省区之一,它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却是一个极为宝藏的地方。

远古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以山石为纸笔记录下生活的点滴;丝绸之路由此经过,留下一个个文明交融的印记;神秘王朝在此崛起,却又很快湮没在历史长河……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宁夏段黄河航拍 图源/摄图网

那是一个充满传奇却长期被人忽视的王朝,它始于大唐、穿行五代、和两宋擦肩、与辽金并立;它励志雄起、能征善战、铁腕治国、尊崇佛教;它发明文字、倾心汉化、东西交融、开陵造塔;它有战神般的首领、冷血强权的女人、坚韧不屈的斗志,最终却去向成谜……

神奇斑斓但带着悲怆的历史脉络,这就是西夏。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图源/宁夏文化和旅游

#贺兰寻踪

领略历史长河里的塞上江南

★宁夏博物馆

来宁夏必去的博物馆。它是宁夏区域收藏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深度再现了西夏曾经的历史与辉煌,在全国博物馆中独树一帜。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左上:西夏鎏金铜牛,左下:西夏力士志文支座,右:唐代石刻胡旋舞墓门。图源/宁夏博物馆

馆内每一件展品都是国之重器,石刻胡旋舞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鉴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大陆首批“195”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西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图源/宁夏博物馆

当然,不能错过的还有:狩猎纹金方奇、鎏金文殊菩萨铜造像、彩绘泥塑佛头像、灰陶迦陵频伽……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左:红陶五角花冠迦陵频伽,右:彩绘泥塑佛头像。图源/宁夏博物馆

除此之外,博物馆外墙建筑装饰所运用的力士志文支座等构件形象,以及墙面使用的迦陵频伽等装饰图案,都是西夏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宏佛塔

塔通高约25米,为砖筑三层八角形楼阁式与覆钵式兼构的复合体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塔身和塔刹高度大致相等,这是宁夏众多佛塔中独特的结构。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宏佛塔 图源/携程旅行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西夏彩绘泥塑佛头像 图源/宁夏博物馆

宏佛塔最上层为天宫,内藏大批西夏文物:彩绘绢质佛画线条流畅、笔法娴熟,具有藏传佛教绘画特点;彩绘泥塑像,均丰满健壮,塑造得极为传神,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海宝塔

塔通高53.9米,为方形九层十一级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全部由青砖砌筑。建筑结构严谨缜密,线条明快、层次丰富、觚梭秀削、挺拔粗犷。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海宝塔 图源/艺旅文化

海宝塔设计精巧、造型奇特,是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建筑形式相互融合,并吸收当地伊斯兰教传统建筑特色而产生的,显示了中国古代汉、藏、回各族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

#大白高的王

观古塔、看岩画、访王陵

★拜寺口双塔

西夏时期境内佛教盛行,开国皇帝李元昊在贺兰山拜寺口修建佛祖院,寺庙规模宏大,随寺庙而建立双塔。

双塔均为皆为十三层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相距仅百米,东塔稍显清秀俊逸、玉树临风,西塔则显粗壮魁伟、气势雄浑。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拜寺口双塔 鳟鱼/摄

双塔塔身华丽,每层均用各色琉璃瓦装饰,塔顶上仰的莲花瓣刹座,承托着13层相轮作为塔刹。每面塔檐下中间各砌进一个浅佛龛,龛内有砖雕佛像一尊。在佛龛的两侧均饰有直径30厘米的圆形砖雕兽头,口含串珠,形象奇特,实属鲜见。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拜寺口双塔的兽头浮雕 图源/美团

明清时期,银川地区地震频繁,双塔附近的建筑、房屋均被震毁,可是双塔却仍傲然挺立于崇山峻岭之中,这充分体现了当时西夏建筑业的高超技术。

拜寺口双塔塔院内散落着大量与西夏王陵风格相同的琉璃构件残块。据考证,这些遗迹属西夏时期佛寺,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离宫建筑的部分。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拜寺沟方塔被炸毁前 图源/贺兰山拜寺口西夏皇家寺院遗址区

拜寺口双塔的十公里外,还曾经有过一座拜寺沟方塔,这里出土了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为中国印刷术发明时间的断代发挥重要作用。可惜,该塔于1990年被不法分子炸毁,仅剩拜寺口双塔遥相矗立,默默守望着千年前的西夏记忆。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并记录了先民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图源/宁夏文化和旅游 丁翔宇/摄

其中,最著名的“太阳神”图腾在所有岩画中位于最高处常年太阳光照射的地方,光芒四射,环眼圆睁。其头部有三圈芒线,从外至内分别是24、12、6根芒线,被认为同历法相关。

★西夏陵

西夏王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营建年代约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承接着鲜卑拓跋氏从北魏平城到党项西夏的拓跋氏历史。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西夏王陵航拍 图源/摄图网

在中国11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西夏陵是唯一的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分布在贺兰山下,规模宏伟,布局严整。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图源/扬州博物馆

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形式上仿巩义宋陵,又带有强烈的西夏特色,是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大陆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其中,1号和2号的双陵为夏太祖李继迁、夏太宗李德明的嘉陵,3号则为景宗李元昊的泰陵。

★西夏博物馆

西夏博物馆新馆是一座以西夏陵为背景,全面集中展示西夏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图源/宁夏文化和旅游

馆内珍藏着西夏文物3000多件,有反映当时高超建筑水平的国宝级文物木缘塔;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西夏铜壶、金碗、金链;全国现存唯一的西夏容量器具金撮;记载西夏经济发展状况的西夏文书;反映西夏佛教发展的西夏泥活字版本佛经《维摩诘所说经》及各类西夏文经卷;记载西夏商业活动情况的西夏卜辞;反映当时贵族生活的西夏木版画;还有大量的西夏木器、瓷器、金属器皿和西夏文书,等等。

#金石鸿篇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

塔群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分十二阶梯式平台,由下而上逐层增高,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总计一百零八座,因塔数而得名。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 鳟鱼/摄

最上面一座形体较大,塔基呈方型,为过洞式喇嘛塔;2~12层均为实心喇嘛塔。塔体分为4种类型:第 1 层塔身覆钵式,2~4 层为八角鼓腹锥顶状,5~6 层呈葫芦状,7~12层呈宝瓶状。

塔内出土有砖雕佛像、西夏绢质彩画、泥塔模、彩塑西夏文残经页等文物,推断始建于西夏时期。

★窨子梁唐墓

六座墓皆为依山开凿的平底墓道石室墓。墓室门开凿于山丘的横断面上,小墓门,墓室平面多方形。墓主为何氏,是内徙的粟特人后裔,为昭武九姓之一。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窨子梁唐墓墓室内部 图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石刻胡旋舞墓门图案 图源/宁夏博物馆

6号墓出土的雕刻胡旋舞图案的石门扇被定为国宝,该门制作刀法娴熟,做工细腻,画面线条流畅,人物表情生动,体态优美,写实性很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此外还出土有木质武士俑、马俑、玻璃球、石鼎等。

#丝路重镇

到固原体会多文化交融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北魏, 经西魏、北周的连续造凿而盛于唐,是古代固原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也是丝路北道规模最大、雕凿最为壮美的石窟群。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图源/宁夏文化和旅游

须弥山石窟中无论是佛教人物造像,还是彩绘壁画和佛教传说故事,都各自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浮雕,又有近似于圆雕的高浮雕,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须弥山的石刻造像艺术手法处于泥塑与石刻的过渡期,为云冈、龙门的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础。第5窟的大佛楼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武则天时期所开凿,高度在中国仅次于乐山大佛。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柔美感。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北周51号窟6米多高的三世佛坐像 图源/宁夏六盘山旅游集团

北周后期开凿的第51号窟,是须弥山形制独特、规模最大的洞窟,被誉为“须弥之光”。它由前后主室和两个耳室组成,方形塔柱上左、右、后三面各开一龛,每龛有一佛二菩萨。让人称奇的是后壁长方形的佛龛上,并列着三尊身高6米的盘腿大坐佛,造型精美,气势雄伟。

★固原博物馆

历史上的固原,自泰汉始就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控扼着丝绸之路,它既是“关中门户”,又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到长安的必经之地。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图源/宁夏文化和旅游

固原博物馆藏品以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时期丝路文物最具特色。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左上:北魏漆棺画,左下:北周凸钉玻璃碗,右:北周鎏金银壶。图源/宁夏固原博物馆

馆藏文物反映了固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承载着固原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缩影。其中,北魏漆棺画,北周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为国之瑰宝,镶宝石金戒指、环首铁刀、波斯银币、罗马金币等均为中亚、西亚传入大陆外来品,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依据。

在塞上江南,看风沙中沉默的苍凉遗迹,品千年后永生的党项历史,“打开”这个低调的自治区,看看它究竟掩藏多少千古之谜和文化宝藏?

-END-

编辑|艺旅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