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见两头牛打架,曹丕让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牛”,结果流传至今

作者:历史雅阁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枭雄的后代往往都是少有的英才。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孙权,年纪轻轻便执掌偌大的江东,在周瑜的辅佐下,治世安邦,使域内和祥,百姓安康,军势强盛,就连曹操就不由得称赞:“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然,曹操的儿子也都不差,尤其是曹植,名气传遍大江南北,结果招致哥哥曹丕的嫉妒,几次想施加毒手,曹植却不慌不忙,只用一首诗便化险为夷。

见两头牛打架,曹丕让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牛”,结果流传至今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母亲是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曹植自小敏捷机智,熟读百家名著,写的文章辞藻华丽,韵脚工整,曹操以为有人帮他代笔,便当面出题考他,曹植自信提笔挥墨,不一会儿便写出一篇佳作,曹操看了之后大加赞赏,更加偏爱曹植。此后不论是东征海上的流寇强盗,还是南攻荆州的刘表,都将曹植带在身边,悉心传授理政、带兵的秘诀,明摆着是要将他当做继承人培养。

公元210年,曹操决意要选拔世子,刚好铜雀台修建完成,他便让曹丕、曹彰、曹植等人作赋纪念,以考察众人的文采。曹植稍作思考,便研墨铺纸,写出了《登台赋》,遣词造句精妙绝伦,赢得满堂喝彩。曹操对曹植的表现很满意,立即封他为平原侯,如果他此后不犯错,必然能夺得嗣君之位。

见两头牛打架,曹丕让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牛”,结果流传至今

可惜曹植太过于骄横,依仗着曹操的宠爱肆意妄为,经常喝得伶仃大醉,满口胡言。反观他的哥哥曹丕,为了取得曹操的青睐,一直严格约束自己,谨言慎行,同时不断使用计谋,离间曹操与曹植的关系,最终得偿所愿,被曹操立为世子。

即便如此,曹操仍旧没有对曹植死心,一直耐心引导他,希望他能痛改前非。但曹植仍旧我行我素,目中无人。有一次,他违反律法,驾车在街上狂奔,并强迫守城官员打开已经封闭的城门。曹操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将守城官员斩首示众,同时狠狠责备了曹植一顿。

见两头牛打架,曹丕让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牛”,结果流传至今

公元219年,关羽北上围攻曹仁。曹操想给曹植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便命令他率军赶去救援。但曹植根本没把此事放在心上,和好友乘兴开怀畅饮,结果醉得不省人事,无法披甲出征。至此,曹操的心彻底凉了,往后很少再理会曹植。

时间来到公元220年,曹操病重,弥留之际,他又突然反悔,想要曹植做继承人,于是急召曹植到身边,结果命令发出去还没多久,他就支撑不住,驾鹤西去。曹丕随即在朝内重臣的策应下,继承了曹操的魏王爵位,不久之后又将汉献帝赶下台,篡权自立,开创魏国。

见两头牛打架,曹丕让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牛”,结果流传至今

曹植闻讯后,出于对汉献帝的怜悯,也出于对曹丕的鄙夷,他竟然穿着丧服嚎啕大哭。曹丕本就对他当年与自己争权一事耿耿于怀,正好他又做出如此大不敬之事,于是公报私仇,将他抓起来关进监狱中,打算在不久之后处死。

卞夫人听说此事后,声泪俱下向曹丕求情,曹丕最终还是心软了,他命人将曹植带到自己面前,要求他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严惩不贷。曹植冷静应对,一边迈步行走,一边脱口作诗,大名鼎鼎的《七步诗》就此诞生。曹丕本不打算再难为曹植,可看到文武百官们都在肯定曹植的才学时,他不禁心生妒忌,违反对卞夫人的承诺,又将曹植软禁起来,想尽办法刁难他,让他出丑。

见两头牛打架,曹丕让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牛”,结果流传至今

有一次,曹丕假意带曹植踏春赏花,途中遇到两只水牛在打架,曹丕动了坏心思,要求曹植以此为主题,赋诗一首,但又不能用“牛”字。曹植点头遵命,喝了一口酒稳定心神,不一会儿便完成了诗作。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熬骨。相遇块下山,焱欠起相搪突。二敌不惧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这首诗看似是在写两牛相斗,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与曹丕之争,并隐隐有向曹丕屈服之意。曹丕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因此放下了对曹植的敌意。曹植这才躲过生死劫,安然返回封地,做起了逍遥王爷。

见两头牛打架,曹丕让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牛”,结果流传至今

很多人对曹植没有当上曹操的继承人而感到惋惜,确实,曹植在文学上的成就确实高于曹丕,但他的政治能力却远不及曹丕,他连自己都管不住,何谈管理国家。

他要是掌权,必然沉迷于声色犬马,不问天下事。曹魏政权一定会走向衰落,到时候,战火四起,老百姓又要受屠戮之苦。或许,对曹植来说,不愁吃穿,有书可读,有酒可喝,便是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