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妈妈,我挨打了”,两个妈妈的不同回应,影响了孩子今后的人生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在为人处世方面,有句话到现在为止,一直被人觉得是个真理,那就是“柿子要挑软的捏,越是懦弱的人越好欺负”。其中尤其是小孩子,由于本身不具备任何威胁性,如果再加上性格懦弱,就会遭到别人的欺负,甚至长期被比自己小的人欺负,相信这是每个家长所不愿意看到的。

“妈妈,我挨打了”,两个妈妈的不同回应,影响了孩子今后的人生

李姐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常常被同学欺负,每次被欺负了,都回家哭着说:“我挨打了。”李姐听完很生气,立马就出面去解决,回家后也告诉孩子,如果让别人欺负了一定要反抗,可是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孩子还是三天两头被欺负。妈妈给孩子换了几个幼儿园也都不行,孩子上了小学不仅没有任何改变,反而越发严重了,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经常被别人欺负的情况仍然没改变。

张静的孩子在刚上幼儿园不久后,也哭着跟妈妈说:“我挨打了。”可是张静却告诉孩子:“那是你们小朋友的地方,妈妈没法帮你,有人欺负你,你得学会自己反抗。”张静事后偷偷跟老师反应了这件事,老师也在默默地关注着,后来孩子学会了反抗,一直相安无事。

“妈妈,我挨打了”,两个妈妈的不同回应,影响了孩子今后的人生

其实,孩子成了软柿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被家长给捏的,那么分析一下,什么家长会养出软弱性格的孩子?

1、太强势的家长

性格非常强势的家长,由于性格原因,在教育孩子方面,会把这种强势的一面强加到孩子身上,事事都会帮孩子做主,让孩子慢慢地放弃反抗,顺从家长,这种顺从也就铸造了孩子的软弱性格。

2、控制欲太强

家长的控制欲太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会把孩子的想法忽略,陷入自己的控制中。因为控制欲较强的家长,一旦孩子脱控,家长会本能地感觉到不安,但如果长期的让孩子在家长的控制下成长,孩子表面上很乖,实际上心里会变得没主见,性格也会变得软弱。

3、总给孩子“擦屁股”

家长们总会说的一句话便是“孩子还小,不懂事”,利用这种错误的想法,去帮孩子洗脱过错,同时也让孩子利用这个借口完美地逃脱掉。错误发生后需要自己承担的惩罚,殊不知家长的这种大包大揽,让孩子从心里认为,自己无需承担任何后果,即便自己知道自己做错了,自然有人帮自己承担,慢慢地依赖父母,变成了一个没想法、没能力、没担当的人。

4、太小气的家长

生活中比较“抠门”的家长,其做事风格也会如此,家长如果事事都会斤斤计较,那么孩子的价值观和社会观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一个不大气的孩子从内心来说,就有一种落于人后的失落感,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变得自卑,从而会导致孩子变成人们口中说的“软柿子”。

“妈妈,我挨打了”,两个妈妈的不同回应,影响了孩子今后的人生

说到这里,也许有些家长会觉得,虽然现在明白了孩子变懦弱的原因,但是孩子已经成了软柿子,家长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重拾自信?

1、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其实每个人在陌生的环境下,都会有不安全感,更何况是孩子。孩子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要一直陷入这种弱势状态下,那么就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安全感最直接的来源,便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保护和信任。

2、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代替直接出面解决

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孩子去解决,需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面对问题,自己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家长其实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和默默地保护。每个孩子都有第一次,所以让孩子尽早掌握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既能够让孩子增加自信心,又能够让孩子有处事能力,一举多得。

3、给孩子更多的主动权

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想法也会不同,所以家长要做的是放手而不是掌控,让孩子有更多的主动权,自己去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儿,比家长要求他去做,会完成得更好更快。这个过程中,尤其是急性子的家长要注意,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前功尽弃。

“妈妈,我挨打了”,两个妈妈的不同回应,影响了孩子今后的人生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成熟的过程,总会有人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教育的那么好,我家的孩子却这么不听话?其实,别人家的孩子和你家的孩子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原因是你只看到展现出来好的一面,并没有看到隐藏起来坏的一面。爱他就给他信任,爱他就给他自由,对待孩子亦如此。

【转自: 搜狐原创— 安全教育漫谈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