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趣闻:90年代广告纠正玩家 别啥游戏都说是“任天堂”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闲逛的时间够长,你可能会看到一张1990年代的任天堂商店海报,它旨在在纠正用户如何正确使用“任天堂”这个词。

趣闻:90年代广告纠正玩家 别啥游戏都说是“任天堂”

虽然这则广告给人的印象是马里奥在给你上语法课,但当这张图片出现在互联网上时,它只是被当作任天堂惯常的浮夸宣传。被网友们认为是这家公司傲慢地告诉其粉丝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趣闻:90年代广告纠正玩家 别啥游戏都说是“任天堂”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至少它确实有一个更合理的理由存在。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把所有游戏都称为“任天堂”对任天堂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毕竟是免费的广告,并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虽然宣传更广了,但其实在商标法的世界里,这实际上是对一家公司来说最糟糕的情况。

趣闻:90年代广告纠正玩家 别啥游戏都说是“任天堂”

一般要注册产品、服务或公司的商标,其名称必须是一个高度具体的词,或者用来描述它的词。举个例子,你永远不能把“电子游戏”一词注册为商标,因为它不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术语,而且还是公共领域词典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用来描述该类媒体的短语。

趣闻:90年代广告纠正玩家 别啥游戏都说是“任天堂”

然而,不幸的是,对于企业来说,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和扩展的。即使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多个产品名称也已成为人们日常用语的一部分。回想一下当你抽烟的时候会不会用“来根华子”指代抽烟?当你做一个演示幻灯片时是不是说的“做个PPT”?当你在网上看到假的图像时,会不会说“是PS的”?或者在搜索信息时,说的是“去百度一下”?

趣闻:90年代广告纠正玩家 别啥游戏都说是“任天堂”

因此,如果当一个商标词成为公共领域词典的一部分时,反而会被视为“通用化”。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任何人都可以合法地质疑它的使用权利。

趣闻:90年代广告纠正玩家 别啥游戏都说是“任天堂”

例如,在2019年,苹果在法庭上受到亚马逊的质疑后,便失去了“App”和“App Store”一词的商标权,亚马逊便可以在其平板电脑系列上使用这些短语。

趣闻:90年代广告纠正玩家 别啥游戏都说是“任天堂”

而即使是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品牌,目前“Coke”这个商标在手中也摇摇欲坠,因为越来越多人会在餐厅直接点“可乐(Coke)”,即使他们要的是其他品牌的可乐饮料,而不是可口可乐。这个词汇已经逐渐演变成描述饮料的名词。

趣闻:90年代广告纠正玩家 别啥游戏都说是“任天堂”

因此,由于当时任天堂担心这样一个商标可能会进入公共领域,所以会有这样的广告产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