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聂卫平:我比我大几十岁,这么大的拜师礼我可受不起

有一次,金庸请“围棋大师”聂卫平吃饭,金庸家中的保姆端上15只大闸蟹,聂卫平吃了13只,第二天金庸就让保姆滚蛋。

聂卫平,1952年出生于河北深县,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而喜欢上了围棋。

从九岁开始学习围棋,十岁时就获得过全国少年棋赛冠军。

曾在黑龙江生活了6年,虽然很少下棋,但在北大荒却练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成为他往后围棋生涯的关键点。

1966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聂卫平出场对战,四赢一输,显示出了他的棋艺水平。

1976年,中日围棋对抗赛中,他战胜日本超一流选手石田芳夫九段,以6胜1负的成绩,被日本称为“聂旋风”,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1975年~1981年期间,聂卫平在中国围棋锦标赛中,五次获得冠军。

中国围棋界一般将1975-1979年被称为“聂卫平时代”,那时候的聂卫平名扬四海。

1988年,体育总局与围棋协会授予他“棋圣”封号,表彰他在棋坛的贡献。

不知有没有发现,在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里,总是少不了围棋对弈。

比如在《天龙八部》里面的虚竹破了残局最后会成为了逍遥派的顶尖高手,《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与黑白子博弈。

因为金庸这位武侠泰斗,是个实打实的围棋迷,他一生酷爱围棋,在黑白对弈间演绎着武侠人生。

据说,金庸对于围棋的爱好从十几岁就开始了,金庸读书的时候还因为下棋而考试迟到。

后来移居到香港后,也经常沉迷于棋局当中,所以金庸非常崇拜聂卫平,成为了聂卫平的粉丝。

后来,金庸想拜棋圣聂卫平为师,聂卫平本以为金庸只不过是想跟他学习围棋,没想到金庸是诚心想拜聂卫平为师的。

甚至金庸非要像他小说里写的那样,给聂卫平行三拜九叩的拜师大礼,聂卫平连连拒绝。

聂卫平提出,你这个徒弟我可以收下,但是您比我大几十岁,这么大的拜师礼我可受不起,但金庸最后还是坚持对聂卫平三鞠躬。

此后两人就以师徒相称,也算是亦师亦友。

聂卫平说起他这个围棋弟子金庸,很有趣味:“金庸拜过吴清源,拜过林海峰,拜过王立诚,其实人家是师徒及师孙关系,结果都乱套了,自己的辈分也是不断下降…”

有一次,聂卫平带队到香港参加比赛,得知师傅要来,金庸立即准备设宴款待,并诚心邀请师父来家做客。

聂卫平也没有推脱,赛后,高兴地来到了金庸家里做客,虽然两人有着一层师徒关系,但更多的应该是朋友间的情谊。

因为聂卫平喜欢吃螃蟹,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他曾最高纪录是一顿饭吃了19只螃蟹,可谓是“技惊四座“。

作为徒弟的金庸当然也知道这一点,那时正好是大闸蟹最肥美的季节。

金庸提前一天,就特意让家中的保姆去市场买最大最肥的大闸蟹,他要好好款待聂卫平这位师父。

吃饭时,保姆端上来一大锅大闸蟹,足足有15只,聂卫平看到自己喜欢的美味,自然是垂涎三尺。

在徒弟家,聂卫平也很随意,拿起大闸蟹就吃了起来,一个接一个地吃着,没多久,一大锅蟹就被聂卫平吃了13个,吃得满嘴流油。

然而保姆却在一边偷偷地冷笑,一副看乡巴佬进城的样子,她是金庸家的保姆,金庸当然平时也不会亏待她。

金庸靠着版权收入身价早已过亿,而且什么山珍海味没见过?

金庸对待家中的保姆也是非常好,平时有什么好吃的也会让保姆一起吃,所以保姆也错觉到以为自己是“人上人”了。

所以,就在聂卫平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保姆那种像看乡巴佬和饿死鬼的眼神和态度,让看在眼里的金庸非常不舒服。

本来聂卫平就非常喜欢吃螃蟹,如今看到肥美的大闸蟹,自然是一饱口福了,虽然吃相可能有点不好看,但毕竟是在“徒弟”家,不是在公众场合。

因此金庸觉得保姆真的是失意失态,非常不礼貌,敢这样嘲笑自己的“师傅”,金庸当晚忍了下来,第二天就直接把保姆扫地出门,非常坚决。

因为金庸觉得保姆太不识趣了,当着自己的面嘲笑客人,太丢脸了,显得没有教养。

后来谈到这件事,金庸还向外界解释“藐视师傅,就跟蔑视我一样,这一点我决不能容忍!”

后来金庸离世时,聂卫平悲痛不已,并发文悼念:

“好友驾鹤西去,愿彼岸仍有黑白缘分,闲敲棋子,快意江湖!”

如今金庸先生早已去世,但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武侠精神,将会一代代传下去。

因为他的一部部经典武侠小说,在我们的青春年华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如今,聂卫平也已经70岁了,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但还是喜欢吃螃蟹,只不过现在最多只能吃两三个。

很多人说聂卫平就是“洪七公”的原型。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聂卫平:我比我大几十岁,这么大的拜师礼我可受不起
聂卫平:我比我大几十岁,这么大的拜师礼我可受不起
聂卫平:我比我大几十岁,这么大的拜师礼我可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