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作者:楚家园

1931年7月,国民党突然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一时间陷入危机!

其实,这个时候距离国军发动第二次“围剿”不过30多天,可见蒋介石对于朱毛红军的忌惮。

虽然毛泽东早有预料,也没有想到敌人如此迫不及待地再次发动进攻。

毛泽东以少胜多的妙计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蒋介石召开战前大会,他很直白地讲:“我们必须抓住共军要回江西的时机,大军合围进攻,务必一举歼灭!”

这一次,蒋介石是铁了心要剿灭红军。他告诉手下将领士兵:“在消灭红军的过程中,凡是立下大功劳的,可以封官进爵。有更大功劳的,一律晋升一级。”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第三次“围剿”前,蒋介石召开动员大会

老蒋的决心有多大?第三次“围剿”的兵力达到惊人的30万!并且其中10万是国军王牌部队。

老蒋更是亲自来到南昌坐镇指挥,自封“剿匪总司令”,并且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德、美方面的军事专家。

30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蒋介石的一声令下,大军分成三路进攻,并且还出动了空军!这一次国民党出兵的规模、速度,可谓前所未有。

毛泽东不愧是军事大家,他比老蒋更懂一点:灵活用兵,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先战略性撤退。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所以在面临敌30万大军来袭的情况下,毛主席指挥红军千里后撤,回到革命根据地先避锋芒。

老蒋却不一样,他对于一城一地的得失非常在意。在得知红军不断“败退”,国民党大军相继占领宁都、瑞金、富田等地,让老蒋欣喜不已,有些得意忘形起来了。

而毛泽东呢?他带领红军不断打胜仗,在红军中的威信非常高!所以虽然红军在后撤。但是一点都不害怕,因为大家坚信一点:毛泽东比老蒋要高明得多。

毛泽东确实成竹在胸。虽然敌人30万铺天盖地而来、来势汹汹,即将要把红军给包围了。

但是毛泽东却深信:我们3万多红军可以在敌人之中穿插!

红军将领士兵一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敌人可是有30万啊!

这个时候,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磨盘”战术。他这样布置战术:

“同志们,把敌人放进来打!利用为我们熟悉的山地密林地形,从敌人没有合拢的地方进行穿插运动战,由内而外、从西向东,从敌人尾巴后面打他个措手不及!”

简单来说:“磨盘战术”就是像磨盘一样消磨、消耗敌人,再寻找有利战机出击。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第三次“反围剿”示意图

必须承认,蒋介石也是个军事大家,打过不少仗。尤其是军阀割据的年代,他与军阀的交手,几乎都是胜利。

这一次,老蒋亲自率领30万大军来袭、并且还配备重武器,在他看来胜利似乎是迟早的。所以蒋介石发表演讲说:“共军不足为虑,就在本月内,一定可以全部歼灭,消除党国大患!”

不过,战争的走向似乎有点出乎老蒋的意料。

在一个漆黑的深夜,被国民党大军围困的红军,利用敌人的大意,巧妙地瞅准敌人封锁的空隙地带,迅速穿插来到了莲塘!

兵贵神速,毛泽东命令部队在第三天迅速进攻上官云相所在师,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红军第四天又奇袭国民党郝梦龄师,一举击溃。

马不停蹄,红军连续三天急行军来到黄陂(江西),黄陂守敌是国军毛炳文部队,被犹如“神兵天降”的红军打的没有丝毫准备,狼狈逃跑!

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初,不过短短十来天时间,在毛泽东“磨盘战术”指引下,红军就像有如神助一样,在敌人的重兵下巧妙穿插,三战三捷。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这三场战斗不仅缴获几万条枪、大量物资,更是大涨士气。

得知消息的蒋介石气急败坏,把手下狠狠批了一顿,大声说:“共军太狡猾了,必须活捉毛泽东!”

蒋介石也不是简单的人,他立马反应过来了:红军刚刚与毛炳文部在黄陂交手,此时肯定还来不及撤退。

于是老蒋再次下令:各路大军全部向黄陂靠拢,所有向南、向西部队全部掉头向东,务必把共军消灭在黄陂!

红军太累了,此时非常需要休息,但是国民党大军可不会等。

情况十分危急,根据红军前线侦察人员报告:敌人从四面八方正合围而来!西北方面,有国军陈诚率4万大军袭来;西南一带,又有蒋光鼎、韩德勤率4万大军;而在东南,则有国民党孙连仲4万人马……

地图上,密密麻麻全是国民党大军朝黄陂蜂拥而来!

怎么办?敌人30万大军,难道红军真的要灭亡了吗?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自任“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毛泽东却发出命令:红军部队原地不动,统统睡大觉!

命令一出,红军战士觉得不可思议,敌人可是要命的30万人啊!毛政委这是要干嘛?虽然大家有些难以理解,但是最后都选择了服从,因为毛泽东带领大家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已经有太多次了。

于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在黄陂,敌人30万大军就要集结杀过来,而红军却选择在原地睡大觉整整3天!更加让人称奇的是:国民党大军居然没有在3天内赶过来!

这是生死攸关的三天。只要国军行军速度快一点,等待红军的可能就是全灭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毛泽东真是神灵转世?或者是他学了奇门遁甲,可以料敌先机吗?

当然不是!毛泽东是运用了心理战术,他把蒋介石看透了。为什么这么说?

在老蒋眼里,红军一向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一次蒋介石亲自率领30万大军,而红军只有3万人,所以老蒋料定红军肯定会找机会逃跑。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前面在兴国的时候,红军就从国民党大军的包围下跳出来,所以老蒋吃一堑长一智,为了不让红军溜走,他命令部队搜索式前进、不留空隙。

这样一来,国军的行军速度就大大降低,以至于没有及时赶到,红军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在黄陂睡了三天大觉!

蒋介石怎么也没想到:毛泽东居然如此兵行险着,红军竟然待在黄陂睡觉3天!早知道这样,30万大军直奔黄陂,红军早就被消灭了。

历史已经证明:毛泽东不愧是军事天才,其战略战术、胆略非一般人能比!

实际上,毛泽东并不是毫无准备,实际上已经“胸有成竹”。黄陂一带的地形,他早就考察过并已了然于胸,国民党大军根本不可能完全占领,最多只能占据村庄、主要干道等。

毛泽东料想:敌人是不可能全部占据这无穷无尽的大山的。国军围得越近,反而对红军跳出包围圈更有利。

红军睡了3天大觉,此时已经休整完毕。这天深夜,趁着敌人疲惫之际,红军连续翻过几座大山,跳出了敌人的合击点!

而国民党大军连续几天搜索,此时正累得呼呼大睡。

第二天还没亮,毛泽东立刻命令部队在山林里隐蔽起来,他召集红军将领们一起研究下一步战略。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此时,红军侦察兵带来一个重要情况:在敌人外层的大包围圈上,有一个近10公里的缺口。只要能够出了这个缺口,红军的危机就可以解除!

这个时候就显示了毛泽东的伟大军事才能,他决定“调虎离山”!他命令谭振林、罗炳辉率领红12军“戏耍”敌人,把国民党大军引到相反方向,而红军主力则反其道而行。

战机稍纵即逝,这天深夜红军开始行动了。红12军在谭振林等人的指挥下大摇大摆向东,吸引敌人注意力,而红军主力则悄然向西,消失在深山老林之中!

等到红军主力走远后,红12军在毛泽东的战略安排下,立刻掉头向北,故意搞的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生怕敌人不知道,就是让敌人误以为红军主力向北逃跑了。

蒋介石本来急死了,迟迟不见毛泽东和红军的动静,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什么药,于是派出飞机四处打探。

国民党的飞机正好发现了罗炳辉、谭振林率领的红12军!谭振林他们正愁敌人没发现,这下好了,他们在马尾巴上绑上树枝扬起灰尘、摇动红旗等等,进一步迷惑敌人这就是“红军主力”。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红12军故意在岔路口留下标记,比如“某某团速跟上、某某军在此驻扎”,到了宿营的地方,又在旗子上写上部队番号等等。

果然,蒋介石信以为真了!他断定毛泽东带领红军向北跑了,立马召集部队向北追赶,迫不及待想活捉毛泽东。

谭振林率领红12军故意引诱敌军,得知国民党大军正在后面追,谭振林脸上露出了笑容:敌人终于上当了!

谭振林向红12军士兵下令:“同志们,现在我们开始和敌人比赛!哪座山高就往哪里爬,哪里道路崎岖就从哪过。”

江西到底都是大山,崇山峻岭无数。国军大部队本就不擅长走这种路,而且还携带大量重武器,又不能及时得到补给,这一路简直就是受罪。一位国民党将领抱怨道:“剿灭共军就是无期徒刑!肥的能拖瘦,瘦得能整死!”

另一方面,红军主力则在毛泽东“运筹帷幄”指挥下,神出鬼没般回到了革命根据地兴国进行修整。点击查看:两位伟人谈了一个绝密计划,37年后才对外公开真相。

整整半个月时间,没有任何敌人的影子。毛泽东这一招,正可谓是:雷公打豆腐,先把软的欺!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红军主力吃饱喝足、休息好了,战机正好。毛泽东下令:同志们反攻开始了,我们从敌人尾巴开始揍!

此时,国民党大军凄惨到了极点,精疲力竭、士气低落,就算是30万大军中的王牌嫡系部队,也已经不堪一击了。

红军如出山猛虎、精神正佳,一鼓作气不可阻挡!

面对30万敌军,毛主席突然下令部队:睡三天大觉,到底有何玄妙?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五战全胜,敌军被歼灭17个团、3万多人。老蒋实在打不下去了,匆匆忙忙下令撤军。

老蒋退回了南昌,后来他在对部下训话时懊恼地说道:“30万大军打不赢共军区区3万人,我们10个人当不了1个人用!”

第三次“反围剿”堪称是经典中的经典!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是个军事天才。在面对敌人30万大军来袭的时候,没有丝毫慌乱,巧妙运用“磨盘战术”,以少胜多、以弱克强。

最让人佩服的是在黄陂,面对敌人即将合围,下令部队睡大觉3天,运用心理战术与蒋介石较量!这种气魄和战略眼光,真是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