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居》婚姻扎心的真相,是家庭不睦的诱因也是女性不拒婚的原因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自己的小家庭过日子,是一个女人最基本的诉求,可在如今却被贴上了无数的标签,拜金,贪财,势利眼......甚至变成难以实现的梦。

就像热播剧《心居》里海清饰演的冯晓琴。

一个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甚至没有颜值的外地女人,靠着嫁给当地男人,留在了上海,伺候丈夫一家老小八年的时间,最大的梦想就是: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心居》婚姻扎心的真相,是家庭不睦的诱因也是女性不拒婚的原因

一个外地家庭主妇,只有3万的储蓄,挖空心思想借200万买房,所以那些小心机恐怕最初很多观众也并不喜欢这个角色。

婆家不理解,并且诸多防备,枕边人同样不理解,但无奈还是在老婆的逼迫下去找姐姐开口借钱,高薪高职位的大姑姐,其实拿出钱替他们买房子并不是没有经济能力,而是在她们的眼中这个弟媳心眼多,不本分需要有戒备心,因此果断她拒绝了借钱请求。

在买房子这件事上其实暴露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也是很多女性恐婚拒绝婚姻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很多家庭无法齐心和睦的根本诱因。

《心居》婚姻扎心的真相,是家庭不睦的诱因也是女性不拒婚的原因

女人得不到丈夫的庇护、理解和支持,永远难被婆家尊重

大姑姐顾清俞把弟弟叫进房间,问对于买房子的想法,然而男人的态度是随意,都行,表现出一副都是被逼的模样,完全把妻子丢到了对立面。

面对姐姐男人那句真心话:“我不想买,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毁掉的是妻子的梦想,加强的是家人对媳妇的敌意和排斥心理。

妻子永远是婆家的外人,当身为自己最大依靠的枕边人都不庇护的情况下,那么终究在这个家没有立足之地。

在常态生活中,因此女人觉得憋屈,婆家看儿媳怎么看怎么有心机,而男人不能做粘合剂,还要火上浇油后又去怪责妻子太矫情,家人让自己做夹心饼。

说到底一切的根源在于从出发点男人就没有真正在意尊重过自己的女人,冯晓琴拼命想买房子的受益人没有他吗?是为了侵占他的财产吗?都不是,只是不想一辈子仰人鼻息过日子而已,但男人不但不理解,不去帮扶,还要背后成为了扼杀这一梦想的绊脚石。

直到逼得冯晓琴崩溃大哭,才让家人和观众意识到一个女人在婚姻中的悲哀和不幸:

“到现在,你们家人,还把我当外人防着?

一结婚你就叫我回家照顾老人,一照顾就是8年,按保姆算,也值这些钱吧?”

是啊,无论是不是高攀,一个女人在婚姻生活里的劳动都是不计费的,一边消耗着自己,一边失去了积累实际财富的机会,却又会在自己有要求或者提出要求时被质疑,反驳甚至贴上心怀不轨的标签。

《心居》婚姻扎心的真相,是家庭不睦的诱因也是女性不拒婚的原因

做人有尺,做事有度,认不清自己只能令生存更加沉重

冯晓琴耍性子闹离家出走,好不容易搞定得到了借钱的肯定答案,却又因为在门外听到一家人对自己防备言语羞辱愤怒之下转身离开,意外之下,老公追妻过程中丧生。

亡夫之后的女人,也失去了买房的机会与可能,因为穷,由于丈夫的去世也就更不可能借来钱。

看似是家长里短的闹剧,但本质上,这是婚姻里的扎心真相:单凭一个人的付出和执念,撑不住一个健全的婚姻。

而与此同时,冯晓琴虽然可怜,让很多人都有共鸣,但她做的就都对吗?

也未必,行为背后满满都暴露着因为出身差导致的为目的不择手段性情。

《心居》婚姻扎心的真相,是家庭不睦的诱因也是女性不拒婚的原因

俗话说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大姑姐有钱那是人家的资产和本事,借是人情不借是本分,不论是房子的借款,还是后来开养老院时面对展翔的死磨硬泡,都会让人不由得认为,防备这样的人是情理之中的本能。

人穷志高可能并不简单,但做人最起码应该有些自知之明和基本的底线,因为自己人生的坎坷和不安,就无所不用其极,不仅事与愿违,甚至可能让自己进入更加糟糕的境地。

婚姻关系里,经济永远是最核心无法逃避的问题,贫贱夫妻百事哀,双方需要有相近的理念共同的追求,才存在有幸福的可能。

夫妻相处之道,需要的是相互理解和满足,而并不是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对方低头。

顾磊是没有担当的妈宝,虽然让人瞧不上,可性格不是一天养成的,冯晓琴急功近利相当有危机意识,也绝对不是突然之间形成的,所以从一开始的结合就不匹配那么未来剩下的只能是相互的消耗与折磨。

如今从开放二胎到支持三胎,如果夫妻不睦,如果女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理解帮扶和安全感,那么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为其延续后代生儿育女,那并不是报复心赌气,而是从根本上觉得自己无力支撑。

《心居》婚姻扎心的真相,是家庭不睦的诱因也是女性不拒婚的原因

END

文/解忧情感驿站

(作者:筱雨,心理咨询师,专注情感领域),擅长恋爱关系挽回修复,婚姻矛盾分歧,以及原生态家庭导致的心灵创伤疗愈。孤独的人生旅程,倾听你的委屈和压力,帮来访者提升两性相处的技巧,挽回自己的爱人,经营好自己的感情,努力成为更幸福的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