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香港非新冠患者求诊最新印象:全程基本顺利

作者:香港经济导报社
香港非新冠患者求诊最新印象:全程基本顺利

截止4月8日,第五波疫情袭港至今已四月有多,已造成超过117万人确诊,8000多名患者离世。香港医疗系统更一度濒临崩溃,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私家医院自身难保,似乎所有人的生活又再一次被摁下暂停键,但是对于孕妇、术后复诊、慢性病患者、癌症化疗等患者,他们的生活并不能被暂停。

如今,第五波疫情似乎已经达到峰值并呈现回落趋势,这些非新冠患者的求诊过程会如何呢?

2022年3月初,琳琳感觉到自己的嗓子有一丝不适,痒痒的异物感,不时想要咳嗽,她联想到近日高企的传播率,担心自己是否中招了,赶紧用快速测试剂进行自测,测了三次都是阴性,她悬在半空的心放了下来,但随即而来的却是不知所措。浑身的不适感令她想去医院接受问诊,她也有一丝犹豫。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时期,全港13间私家医院以及5000多所诊所均提供正常服务,且多数诊所门口张贴着“恕不接待新冠患者”的标语。但是,医院作为患者密集、极易产生传播链的场所,去还是不去,也是目前非新冠患者最纠结的问题。

琳琳左思右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去一趟家附近的诊所开点药,由于目前部分诊所要求患者出示核酸阴性证明方可进入,她临出门前再做了一次核酸,带着检测结果来到了港岛西的一家陈伯行诊所。

香港非新冠患者求诊最新印象:全程基本顺利

位于皇后大道西的陈伯行诊所,诊所官方图片

诊所不大,但是挤满了人,诊所护士要求患者先出示阴性结果,才能给号排队问诊。

琳琳刚到诊所的时候,她旁边来了一个老奶奶,给前台出示核酸结果的时候,前台发现居然是两条杠(阳性结果),因为候诊室空间不大,呈密闭环境,门也是关闭着的,整个现场突然陷入一片恐慌,护士赶紧请老奶奶离开诊所,老奶奶离开之后,护士马上把候诊室的门打开,说通通气,大家不要紧张。

“其实现在很多老人家,眼睛不太好使的,或者看不清说明书的,他自己做了自测可能也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琳琳无奈地说。

等了半个多小时之后,轮到琳琳接受问诊,医生问诊的速度也很快很顺利,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诊断为扁桃体发炎,拿药也很顺利,全程花费320元港币。

“整个过程还是很顺畅的,诊所护士会将患者根据症状不同进行分流候诊,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仍有条不紊地服务市民,之前我也会担心去诊所增加感染风险,现在觉得只要自己做好防护措施,戴好口罩,尽量不接触诊所的设备,回家马上自我消毒,其实问题都不大的。”

在3月12日之前,感染新冠甚至有新冠症状的患者都有可能会被私家医院及私家诊所拒绝接诊,但随后遭到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的批评之后,不少私家医院开始踊跃参与抗疫队伍,养和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医院等大部分私家医院均开设专门的新冠患者门诊,甚至划分了专门的新冠患者的床位和病房。

香港非新冠患者求诊最新印象:全程基本顺利

3月初,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指香港私家医院拒收新冠患者,有违医学原则。新华社资料图片

那么,对于非新冠患者前往私家医院的求诊,会否受到一定的影响呢?

记者了解到,早前为纾缓公立医院处理新冠患者造成的压力,获李嘉诚基金支持的司徒拔道及荃湾港安医院,将合共提供100张病床,接收公立医院的非新冠病人,在门诊服务方面,两间医院均会划分出特定区域,为新冠轻症患者或有发烧、其他新冠感染症状的病人,提供预约门诊服务。

目前已有五个月身孕的古小姐,需要去荃湾港安医院接受产科定期检查,四月初她像往常提前预约问诊日期及时间,然后如约到达护士站,护士站的护士为她仔细测量体温,一旦发热就不能就诊。

香港非新冠患者求诊最新印象:全程基本顺利

荃湾港安医院 大公报图片

到了四月,第五波疫情似乎已经没有了前几个月那样令人人心惶惶,街道上开始慢慢恢复活力。港安医院问诊的人数不多,正门口的空旷地方设置了一些临时帐篷,为求诊者取口鼻拭子样本,如果求诊者出现发烧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会被安排到负压房或医院外的帐篷看诊。

古小姐去的产科基本上都是已经提前预约的求诊者,所以无需等候太久。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收费不同,小几千到上万都是有可能的。

港安医院要求求诊者每次就诊之前需要签一张单子,主要询问求诊者近三个月有无离开香港,有无去过公立医院,有无确诊过新冠,自己的家人或居住的大厦有无确诊者等问题,私家医院需要定期向卫生署呈报。

古小姐认为虽然会担心港安医院接收新冠轻症患者的门诊服务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传播隐患,但她相信医院一定会做好统筹分流,以及预防感染措施,令她与宝宝能安心接受检查。

自2月16日起,香港医院管理局启用7间指定诊所,轻症的新冠患者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到这些指定诊所接受治疗,而不再需要占用公立医院急诊室资源。截至4月1日,为轻症患者专门提供医疗服务的指定诊所增加至23间。除了预约电话以外,另设“关爱预约专线”,70岁或以上长者、5岁或以下小童、怀孕28周或以上的孕妇,以及免疫力受抑制的病人等高风险确诊病人,可以有限获得预约安排。

香港非新冠患者求诊最新印象:全程基本顺利

3月15日,在香港大埔的指定诊所,工作人员指导市民候诊。新华社图片

至于公立医院,从3月初开始,香港最大的公立医院伊利沙伯医院改为新冠定点医院,提供约1500张病床改作接收病情严重的新冠病人,并新增了五家专门收治新冠患者的医院,其他公立医院大约一半的普通病床改造成可以接收新冠病人的病床,约有1.1万张病床可提供给新冠患者接受治疗。

香港医疗系统分为公营和私营两部分:公营医疗由政府资助,是香港医疗系统基石和全民医疗安全网,主要提供住院医疗服务,为港人提供均等、廉价的医疗保障。

在感染病例指数型上升的2月上旬,香港一度因大量新冠感染者蜂拥至公立医院急诊室求诊,导致急诊室人满为患,需要排队超过10小时才有可能见到医生,也严重影响了非新冠患者的急救。

2月初,小黄因为接种第三针疫苗后有严重的不适反应,高烧不退,浑身无力,由于小黄预算有限,他只能选择公立医院的急诊服务,他从前一天晚上8点到达位于新界的北区医院急诊室,从拿到号码到叫号问诊,他在急诊室足足等了8个小时,到了凌晨4点才轮到他问诊。再经过B超、拿药到入院观察,已经是隔天的早上7点了。

虽然很辛苦,但小黄认为这也是香港医疗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99%的病人交给1%的医生,剩下1%的病人由99%的医生负责。

目前,控制疫情是社会首要目标,但仍存在大量的非新冠患者有求诊、问诊的需求,如何高效、合理地划分问诊区域,如何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也是目前香港医疗面临的挑战。

(文/本刊记者 刘妍伶)

香港非新冠患者求诊最新印象:全程基本顺利

本文为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文章,

如欲转载请私信联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