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作者:近代史阅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科技便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

尽管大陆的科研实力也在飞速发展,但在一些特殊行业里,我们的技术还是会有不足。

这些不足让那些西方国家钻了空子,以此来遏制大陆的发展。

为了结束这种被“卡喉咙”的日子,大陆许许多多的科研人员都在为之努力着。

其中,就有一名叫做肖飞的研究员,他和他的团队在资料极度缺少的情况下,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直流电进行发电的电动机。

正是因为他的出现,才让我们的船舰动力实现了弯道超车,彻底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这不仅为大陆一年节省了十亿,还变相地提升了中国海军技术在世界上的排名,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国防巨匠。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痴迷军事梦想远大

1977年,肖飞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便对机械方面的事物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热情。

随着年岁渐长,肖飞对这类事物的喜爱不减反增。

为了更好地了解科学原理,他一有时间就往科技馆跑,还买了许多相关书籍,有时也会动手组装,俨然一副小科学家的样子。

在无意中接触到军事方面的内容后,肖飞又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军事。

他常常通过电视、书籍等一切可以找到的资料去了解军事系统,见他如此痴迷,肖飞的父母和老师都认为肖飞以后会选择参军,报效祖国。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大抵也是因为这份梦想,肖飞在学习期间,异常刻苦。

在他的埋头学习下,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武汉海军工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直到这时,身边的人才知道,肖飞的梦想远不止参军这一件事,他要为中国的军事机械工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进入大学后,肖飞依旧刻苦学习,从小对科研的兴趣也让他比同学们多了一份基础。

双重作用下,肖飞的才能很快就显露了出来,老师也十分喜爱这个聪明上进的学生,给予了他许多帮助。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肖飞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成为国家军工领域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一路读到了硕士、

在硕士毕业后,他觉得自己还需要进一步的深造,便继续埋头苦干,拿到了博士的录取通知书。

肖飞的父母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十分高兴,毕竟在那个年代,博士文凭实属罕见。

就在大家为他庆祝喝彩的时候,肖飞的父亲接到了儿子的电话。

原来肖飞有了一个机会,就是加入被誉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的马伟明教授的团队,他想从实践中得到真理,而不只是一味的埋头苦学。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但要是加入在实验室中,肖飞的资历便是最短的,他大概率只能给团队里的前辈做助手。

相比于之前和他一起读博的同学们而言,肖飞的选择无疑是非常冒险的。

但他自己可不这么认为,在他发现,马伟明教授团队的研究方向,是基于大陆的航载电力系统,该系统是海军船舰运行的核心系统,对于海军军事行动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但由于大陆科学技术起步晚,这项技术从诞生之际,就被西方国家牢牢把控,没有任何经验和资料的大陆只能凭借着相关资料艰难的探索着。

因为技术多年来没有突破,大陆的海军船舰只能使用非常落后的传统动力模式。

如果这项技术再不被突破,无疑是给大陆的海军事业增添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以至于危及国防系统。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当然,肖飞也知道放弃意味着什么,无论是从就业还是社会地位,读博怎么看都是一个最稳妥的选择。

除却这些,他怕辜负了父母这么多年的培养,这是肖飞最纠结的。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父亲的电话忽然传来。

他告诉肖飞:“你从小就喜欢军事,我们还以为,你以后想当军人,没想到去做了科研,现在倒好呀,最终还是走上了报效国家这条路,当父亲还是十分欣慰的”。

听到这里,肖飞就知道,父亲支持自己的选择,原来这么多年,不只是自己,就连父母也从未放弃过他的梦想。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就在这时,父亲叮嘱的话又传入耳畔。

他说:“年轻人有抱负、有理想才是好事,既然已经做了决定,那便一定要为之努力,你始终是自己选择的第一负责人,更何况,你是要为国家效力”。

在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就这样,肖飞放弃了读博的机会,转而加入了实验室,开启了自己新的征程。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他们攻克世界级难题

进入实验室后,肖飞立即就感受了忙碌和紧迫感。

不同于读书时的枯燥与规律,在这里,更多的是属于科研人员的紧锣密鼓。

恰巧当时马伟明教授就海军舰船的核心系统问题,提出了研制出体积更小、重量更小、发电容量更大的高速感应整流发电机。

如果研制成功,可以用来做海军船舰的供电系统,极大提高海军船舰的动力效率。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他将这个发现概括为“新型高速感应发电系统”的假设。

为了证明这个假设,他们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而肖飞便是记录“新型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假设的衍生“某新型潜艇电力系统突然短路故障”项目的数据。

平时聪明机灵的他,这次因为缺乏经验,遭遇了学术上的滑铁卢。

但他没有放弃,他利用自己记录员的岗位,仔细观察一切关于实验数据的疑惑与漏洞,有时实在不明白的,他便及时去问前辈。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肖飞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渐渐地他也跟上了实验室的进度和步伐。

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肖飞常常要从数据源头开始分析,才能确保最后整合的数据是否合理。

有时候他为了找出这些原因,要整天整天的不停的测数据。

有一次他为了一个数据,在发电机旁蹲了六十个小时,不眠不休,实在困极了就在桌上打个盹儿,醒来继续测验。

终于在上百次调试之后,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不仅如此,细心地他在这次的工作中,发现了一个不为人们注意的细节。

那就是发电机短路故障,很多时候是因为电压不稳定造成的。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解决电压问题,才可以使发电机连续调节。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做的本来就是高速发电机的项目,改善电压就要改善创新方法。

知识储备还不够多肖飞想了很久,还是没有想出来,不甘心的他便去问马伟明教授。

教授听到他的想法后,很是赞叹,同时,他惊讶于肖飞的细心与机敏。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马伟明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为肖飞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肖飞也没有放弃思考,两者结合下,他很快就有了新的突破。马伟明教授也因为这件事对肖飞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科研人才。

没过多久,肖飞便根据之前的研究提出了利用“电力电子励磁技术”改进发电机电压的问题。

这种方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就是说,这项技术完全是由肖飞自己独立发现,独立实施研究的,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假设一旦产生,剩下的便是实践了,但是由想法太过新颖,可查阅的资料太少。

肖飞常常会陷入牛角尖中,没有数据,肖飞便不断试验得出数据,没有公式,他便查阅资料,自己推导公式。

总之一切从零开始的他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反而越挫越勇。

马伟明教授有时也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为他提供新的思路,这也足以看出马伟明教授对他的重视。

心怀感激的肖飞不想辜负 这份期望,他有时还会用休息的时间继续研究。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可是,不论怎么努力,肖飞都推算不出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公式错了。

之前肖飞为了减少差错,用的是基于前人的结论推导出的新公式,但现在这种情况,怕是要重新建立一个公式了。

发现这一点后的肖飞立即推翻了之前所有的研究。

‘这一次,他没有使用前人的资料,而是亲自测量,重新整合,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算法公式。

终于,在带入数据后,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数据。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就这样,肖飞不仅让电力电子励磁技术成为一种新型发动机的方式,使发动机短路故障成功修复,还推翻了国外期刊中的错误公式,填补了电力电子励磁技术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在这次成功之后,肖飞又陆续参与解决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难题。

尽管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下,肖飞时常需要加班,昼夜颠倒和休息时间的占用让他有时也会感到疲惫。

可是在看到那一项项成果被运用的时候,心里的疲惫一下子就被更多的自豪感占据,什么怨言都没有了。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为大陆一年减少十亿支出

2003年,湖北省政府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马伟明教授团队的新课题”中压直流全电推“的技术,让不少业内人士大为震撼。

根据马伟明教授所说,传统的船只在运行过程中,即使避免全速前进,也仍旧会分配许多能源来作为动力推进,而其中必然会浪费相当数量的未使用能源。

如果可以用全电力推进,这些浪费的资源就可以用来支持以往因能源不足无法使用的高耗能系统,如激光和电磁轨道炮等,还可以为船舰的雷达系统增加预警时间,提高安全性。

而这时的英美等国还在用体积大、并联困难、系统降压大的交流电。

所以,如果该项成果研制出来,必将引起整个世界的关注。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但这项技术因为对系统可靠性要求极高,所以导致技术难度很大。

但马伟明教授的团队并没有放弃,在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讨论后,大家重新分工,开始了新的研究方向。

肖飞也在其中,在这项研究中,他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心思。

只是,技术过于超前,让他迟迟得不到进展,该研究始终陷入瓶颈,直到肖飞在一本国外刊物中获得了灵感,又想起了一个新思路。

被阻塞的实验忽然就有了新的思路,成员们当即便开始了各自的研究。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这项技术横跨多年,在2017年时,马伟明教授才敢在媒体前保证,项目的成功率非常高。

果真,在半年后,团队奇迹般地证实出了结果,并且创立了一种新的算法。

作为团队中对数据最为熟悉的肖飞再次开始了自己的测验生涯。

这一次,他为了更加精准地得出结论,经常驻守工厂,从数据实验到模拟,每一环他都积极参与,确保实验最大程度的成功。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在工厂的日子里,他不仅工作认真,与这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

他与工人们同吃同住,丝毫没有一点知识分子的架子,很受大家欢迎。

2018年,肖飞与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各种参数都达标的样机,从此,中国军舰新型电芯“新型高速感应发电机”横空出世。

这项技术的发明直接推动了“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的研发。

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应用这项技术的国家,使中国在该领域的地位迅速上升至世界前列。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据国家财务部统计,在这项技术应用后,大陆每年采购科技产品的经费直接少了十个亿。

而这一切的成就肖飞和马伟明团队功不可没,国家也基于他的这份成就在2018年7月,为肖飞授予一等功荣誉。

终于有一天,他也可以站在国旗下,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军人与科研的梦想。

国防巨匠肖飞:攻克世界级难题,为国家每年节省10个亿,授一等功

如今,他们的这项技术已经投入了民用产业,为国家节省了更多的成本。

他本人也在2019年11月再次获得了代表着杰出成就与重大科技创新的“何梁何利”奖,这也是国家对他的优异的科研成果给予的高度赞扬。

其实,肖飞的故事只是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一个缩影,从当年的戈壁滩到之后的卫星发射、航母下水,我们的科研人员从来都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创造神话,为中国科研的崛起砌起了一道又一道的台阶。

就像那句话说的,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而科研人员,就是将这份红变得更加明艳的那一部分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