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作者:史小纪

得益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和移动通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第一个办理手机号码的人是谁?他当时选择的号码是多少呢?

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码的人——徐峰。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海鲜餐厅的老板

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大陆南部沿海城市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春天。国家政策的倾斜和便惠让广州的城市发展、经济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目光独到、敢想敢干的创业实干家在广州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徐峰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八十年代,广州的街上经常可以见到谈生意的老板,他们注重生活品质,也格外在乎自己的身份“附属品”。因此在洽谈生意、亲友聚餐时,对于餐厅的档次和品质要求也相对较高。

徐峰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在当地海鲜餐厅并不常见的情况下,开了一家高档海鲜餐厅——南海渔村。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之下,当这样一家高档餐厅出现在繁华的闹市街区上时,很快就吸引不少忠实粉丝。

凭借精准的客户定位、周到的服务和与众不同的菜品,南海渔村的生意蒸蒸日上,也让徐峰的钱包越来越鼓。

而徐峰能够在这么多创业者中脱颖而出,让南海渔村成为一个神话般的存在,正是因为徐峰有一颗求变的心。只有做到快速识别市场需求、勇于开顶风船的人,才是能笑到最后的人。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不管是哪种食材,都讲究吃一个新鲜,尤其是这些身价不凡的老板,对这方面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虽然徐峰的南海渔村,弥补了广州本地没有高档海鲜餐厅的空白,但如果不能及时求变,找到创新突破口,客户群体会渐渐流失。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而徐峰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办法及时根据店里的情况购入海鲜,只能被动地接纳。

殊不知,徐峰的危机意识,让他的人生和南海渔村的命运迎来了大转折。

突破事业瓶颈期

广州并非海鲜盛产地,这导致当地靠海鲜赚钱的商人并不多。这给徐峰带来了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危机。

徐峰原来每次订购海鲜食材,都要通过电报的方式联系渔村。徐峰需要跑到电报局,将自己的信息传出去。电报的传送技术相当复杂,不仅费用贵,而且手续繁杂。这种通讯方式十分落后,从徐峰发出消息,到渔村接到徐峰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八个小时以后了。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虽然不同的季节,渔民捕捞的海鲜都不同,大致上都能通过经验估计。但经验之谈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也无法及时改变备货方案。

徐峰常常想,要是能够绕开邮电局,直接和渔村实时联系,就能根据情况及时备货,也能保证每位食客吃到嘴里的,都是最新鲜的食材。

见多识广的徐峰想到,多年前自己去香港游玩的时候,见过不少商人腰里都别了一个大块头,名叫“大哥大”,可以“隔空对话”。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如果自己也有一个大哥大,一切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可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国内的通信条件也不支持这一设想,因此这个想法只能是一个设想。

命运喜欢眷顾那些懂得把握时机的人,徐峰来到广州创业的第二年,就赶上了全国第六届运动会。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这场在大陆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运动会十分成功,给广州注入新鲜的血液,也让广州的发展有更加蓬勃的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为和还没回归祖国怀抱的港澳同胞实现移动通讯接轨,成为全国第一个建设900MHz模拟移动电话的城市。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听到这个消息的徐峰异常激动,因为这也就意味着,广州会有一批大哥大进入市场。

这一年是1987年,徐峰永远无法忘记,在11月21日那天上午,他激动地来到了广东省广州市邮电局,急不可耐地在等待区来回踱步。

徐峰:“同志你好,听说咱们这里开始卖大哥大了,是真的吗?”

工作人员:“请问你是要买吗?”

徐峰点了点头,工作人员递给他一张表格说:“你来得真是时候,领导刚刚通知我们开始卖,你是第一个!把表格填一下,选个号码就可以了!”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徐峰仔仔细细地在表格上填写了身份信息,然后就到了选号阶段。

大哥大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手机,插进入一张sim卡就可以使用,而是对应有相关的编号,采用“区号+编号”的方式作为电话号码。

举个例子,徐峰选号的地方在广州,广州的区号是“9010”,而国内第一批大哥大一共100部,编号由01到99。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工作人员说:“你是咱们中国第一个有移动电话的人,所以所有的号码你都可以随便选。”

徐峰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一个生意人,做生意最想要的就是发,那我就选‘88’,图个好彩头!”

中国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终选了“901088”作为自己的移动电话号码。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因为徐峰到得实在太早,邮电局还不知道市场的反应会如何,还没考虑好怎么给这批大哥大定价,就被徐峰买走了。为了不让徐峰白跑一趟,让他能够当场把电话拿走,双方约定徐峰押下2万元现金,到时候多退少补。

最后,邮电局最终收了这部大哥大2万元,另外还收了6000元的入网费和150元的月租费。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即使在2022年的今天,花两万多买一部手机,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更何况这是在1987年,在当时足够买一辆还算不错的小轿车了。

“有部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

徐峰拿着手里的大哥大,心里别提多高兴。他刚到了办公室,用自己手里的大哥大拨打了座机号码。

“你好!能听见吗?”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徐峰对着大哥大说话,办公室座机听筒里传来了自己的声音,徐峰十分满意地挂断电话,跟自己的朋友说:“有了这个这个宝贝,南海渔村的生意才能更上一层楼!”

当时国内的大哥大,都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生产。因为当时技术还不完善,大哥大看起来像一块黑色的砖头,拿起来也十分厚实笨重,普遍都在一斤以上。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大哥大还有点鸡肋,因为它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拨打电话,无法发短信,更没有其他的实用功能。

而且这大哥大还是个暴脾气,通话质量时好时坏,为了能够让通话质量更好,用户得不停地举着天线、走来走去找信号,通话时还要大声喊,不然对方就听不清。提到那个年代的大哥大记忆,不少使用过的人至今笑称,那可真的是一部“移动”电话,必须移动着才能打电话。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大哥大笨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有一块非常大的电池,可实际上,也仅仅只够维持30分钟的通话。

就是这样一个用现代眼光看十分鸡肋的产品,在八九十年代可谓是风靡一时,尤其受到不少老板的青睐,让摩托罗拉公司都始料未及。

那时候最奢侈的两样东西,一样是私家车,一样就是大哥大。但因为人们普遍对私家车没什么概念,而且不少在街道上行驶的车都是公家车,所以即使开一辆小轿车上路,人们也不会太在意。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可一个人如果腰上别了一个大哥大,那绝对是耀眼的身份象征,一路上被人投去羡慕的目光。生意人最讲究排面,大哥大的存在让他们倍儿有面子,因此能够拥有一部大哥大,成为当时先富起来的老板的身份标配。

一个人是不是大老板,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他们的大背头上总是摸着明晃晃的发胶,手里永远拿着一个大哥大。

生意谈判桌上,人还未开口,只要把大哥大往上一放,生意基本就成了一半。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徐峰每天将大哥大夹在腋下,每天在餐厅里忙活,一边用它联系渔村,及时送来新鲜的食材,一边用它彰显身份,吸引更多的大老板来店里就餐。

凭借独到的眼光、及时的信息、精益求精的口感,南海渔村在食客间的口碑越来越好。当时的老板们有一个不约而同的说法,到了广州不到南海渔村,等于白到广州一趟。

做生意就是这样,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徐峰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更懂得坚持初心,这也是他为何能够成功的原因。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徐峰把握住机会,趁着南海渔村的口碑越来越好,又开了好几家分店。一条条部署安排通过他手里的大哥大及时传递出去,让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从最初的南海渔村老板,再到酒店老板,最后成为广东某集团的董事长,徐峰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而他本人也成为了改革开放后,餐饮企业家中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提到这段故事,徐峰总说:“我能有今天的一切,我的大哥大是功臣!还有我那个寓意彩头的号码!”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一段趣事

其实徐峰在使用这部大哥大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趣事。

刚买到大哥大的那段时间,有一天徐峰突然发现自己的大哥大不见了,这可让他一下子慌了神。大哥大不仅仅是他洽谈生意的好帮手,对他而言还有别样的情愫,如果真的丢了可怎么办?

正在徐峰焦急地到处寻找大哥大的时候,却接到了广州邮电局的通知,让他带着500块钱去邮电局取他的大哥大。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徐峰心里十分疑惑,自己丢的大哥大怎么会在邮电局呢?自从有了它,也没去邮电局发过电报。

满腹狐疑的徐峰还是去了邮电局,毕竟它的“宝贝”在那儿呢!

让徐峰没想到的是,自己前脚刚迈进邮电局大门,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后脚警察就走上前来,敬了一个礼后说:“是徐峰吗?”

“是,我是!”

警察把一个黑色大块头递给徐峰问道:“这东西是你的吧!”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徐峰一看,这不就是自己的大哥大吗?

再次拿到自己的宝贝,徐峰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失而复得的感觉让徐峰喜上眉梢。

可徐峰转念一想不对啊,自己的大哥大怎么会在邮电局和警察的手里呢?

原来,就在几天之前,有个热心市民捡到徐峰的大哥大。因为当时这东西并不普及,全国也没几个人用,只有一些曾经有幸到过港澳地区,经济条件比较不错的人认得,普通老百姓并不很熟悉。看到一个大块头,这个市民还以为是敌特分子的发报器,于是交到了公安局。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警察也摸不清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过经过检查后发现不可能是敌特分子的东西,因为上边还写着广东邮电局。接着,邮电局根据大哥大上的编号成功确定了徐峰的身份,最终又回到了徐峰的手里。

渐渐退出市场

大哥大的名字起源说法非常多,其中被人们广泛认可的一个说法,是和一些香港警匪片有关。在这类影视作品中,总有一些反面人物存在,也就是不良社会分子。这些组织里的成员按资历进行划分,资历比较老的被称为“大哥”,那么大哥手里的“大哥”自然就是“大哥大”。

而这些人出场的时候,一定会有一部大哥大,配上黑色墨镜和雪茄,反派人物的形象刻画更加到位了。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有了这些先入为主的记忆,大哥大的名字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实际上,大哥大刚刚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没少让技术人员忙活,因为这个大块头总是掉线、占线,有时候甚至直接没信号。

试想一下,一位老板正在用两万块钱买来的大哥大洽谈生意,正到关键时刻,却发现想尽办法也没办法听清对方的话,甚至直接掉线了,是不是很让人心头火起?

这个时候就需要技术人员及时到场,帮客户进行维修调试。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其实大哥大会这么鸡肋,也不完全怪它,当时广州的模拟移动通信基站只有三个,无法做到全市范围内覆盖,因此传输数据相对有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在所难免。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正是因为有无数敢于创新、自我革新的拓路者,中国才迎来了快步发展的时代。

通讯技术工作人员不懈努力,钻研技术,在毫无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摸索、试探,终于将这项技术为大陆所用,并且在短期内实现了飞速变化。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而大哥大被时代所淘汰的速度,也远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九十年代,小灵通渐渐进入市场,它的外形更加小巧,重量也轻了很多。不同于大哥大,小灵通采用的是微蜂窝技术,通过微蜂窝基站来实现无线覆盖,所以在信号方面比大哥大进步了很多。同时小灵通还有了一个新的进步,那就是增加了短信功能。

此时的电话号码也不再是用“区号+编号”,而是以“139”为开头的号码。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一直到2001年末,大哥大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先进、实用性更强的移动通信设备。手机逐渐从稀有物,成为了普通人的标配。

中国通信的飞速发展

大陆的通信发展在最近十年的时间内,有了质的跨越。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也逐步迈入了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时代。5G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点。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5G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意味着速度更快,更意味着未来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通过5G信号,可以在大幅度减少一些体力劳动人员,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孩子增加教学新内容,结合VR/AR/全息影像等技术,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提升教学体验,让孩子更加全面、直观地获取知识。

当然,5G的优势还体现在医疗领域。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就和相关单位联合,共同搭建5G远程医疗系统,提供远程超高清视频多学科会诊、远程阅片、床旁远程会诊、远程查房等应用,支援湖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对缓解抗疫一线医疗资源紧缺问题提供了帮助。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人,当时号码随他挑,他最终选了啥号?

不过,虽然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手机越来越轻薄,移动信号越来越完善,徐峰对大哥大和“901088”的情愫始终未变,在创业者大浪淘沙,勇敢拼搏的时代,他用这部手机实现了事业的大发展,完成了人生的大跨越。

但真正带给徐峰成功的,并不是这部手机,而是他的商业头脑、善于求变和慧眼如炬。而未来,你会不会是下一个像徐峰一样懂得把握机会,利用机会的人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