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高油耗到高电耗,油车没有解决的问题,电动车同样解决不了!

从油车到电车,赛道虽然不一样了,但企业核心技术储备的不一样,导致产品的分层依然明显。

油车时代我们考量的点有很多,发动机变速箱匹配优劣程度、底盘调校好坏度、油耗表现、隔音表现,所以在传统时代,很多企业都造不出来精品车,考量点太多了。

新能源车虽然可以摒弃发动机、变速箱,也能更好的做好隔音,但作为“汽车”,依然有三六九等之分。

从高油耗到高电耗,油车没有解决的问题,电动车同样解决不了!

一个是操控,好的电动车依然有着操控强的特性,另一个则是核心驱动能力强弱,充电系统快不快,耗电量大不大加速快不快。

一套全新的评定标准出来了。

很多燃油车在过去都做不好油耗表现,很多企业在过去被吐槽到死就是因为油耗高,同样的一台中型SUV,你家的油耗15L百公里,别人的车加速更快而且油耗还能做到10L百公里。

比如说纳智捷大7和途观L,就是技术储备落地在产品上的差距,非常大。

从高油耗到高电耗,油车没有解决的问题,电动车同样解决不了!

电动车同样如此,好的电动车能够在电机、电控、电池方面做的很好,成本、性能、操控、电耗都能在方方面面上做的足够出色。

打个比方,目前主流的车型在我看来是特斯拉与比亚迪。

以ModelY为例,一台自重达到两吨级的中型SUV,在保证5秒加速成绩的情况下,能够把百公里耗电量控制在12度电左右(理论成绩),其实日常使用起来,百公里耗电量在14度左右。

说说国产第一梯队选手比亚迪唐。

从高油耗到高电耗,油车没有解决的问题,电动车同样解决不了!

自重2.3吨的唐EV,565km续航版本加速成绩8.9秒,装备86.4kWh电池包,分析百公里电耗15.3度左右,比亚迪唐EV因为尺寸更大、风阻更大、自重更大的原因,理论成绩下15.3度百公里耗电量其实已经很出色。

毕竟只是比Model Y在耗电量上高了25%左右。此时,已经能看出来第一梯队选手的差距,特斯拉无疑是强者中的强者,比亚迪则是强者。

还有差距更大的对比。

尺寸和Model Y一样、自重相差不大的零跑C11,加速比Model Y慢1秒,百公里耗电量15.3度(理论数据),这样的数据和尺寸更大、自重更大的唐EV一个级别。

不同的企业制造出来的车型,因为技术储备不同有着明显的机械素养差距。

百公里电耗在我看来就是和当年的油耗一样,实力强势的企业就是能把油耗做得很低,凭的是工艺、技术储备、匹配能力以及研发实力。

集成度更高的电机、逻辑更清晰的电控系统以及能量密度更高、质量更轻的电池包,都是低电耗的必备要素,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企业自己做核心研发。

特斯拉之所以电耗更低,是因为电机更小转速更快而且设计更合理,电池控制系统策略更强分配能力更好,比亚迪同样是如此,拼的就是核心技术。

零跑、威马包括很多新势力之所以电耗高,就是因为核心技术储备能力不够强,同样是电动车,你的电机、电池、电控都是买来的,别人家都是自己研发、调教出来的,都是一台电动车,但零部件实力却相差很多。

举个例子,燃油车时代你用的是三菱淘汰的发动机,大众用的是全新的EA211,油耗、动力、噪音和可靠性肯定不一样。

还是那个观点,无论是油车还是电动车,拼的还是一个技术储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别人造车全靠研发,你造车全靠买,久而久之,差距自然就出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