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葡萄串起乡愁,陈应松长篇新作《天露湾》出版,抒发对故乡大地的情怀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通讯员 符琳

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陈应松,月前推出了长篇新作《天露湾》。

用葡萄串起乡愁,陈应松长篇新作《天露湾》出版,抒发对故乡大地的情怀

从早年的《马嘶岭血案》起就深受读者喜爱。2020年,他的《飞蝗物语》《猎人峰》登上第八届春风悦读榜,本书也是“‘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中宣部2019年重点主题出版项目)中的一本。

新作《天露湾》小说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时代背景,抒写了江汉平原的农民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漫长而艰苦的创业史,全景再现了中国当代乡村的巨大变革历程。

用葡萄串起乡愁,陈应松长篇新作《天露湾》出版,抒发对故乡大地的情怀

陈应松的家乡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晚明以“公安派”袁宗道兄弟闻名的公安县,今天是“江南葡萄第一县”,《天露湾》就围绕葡萄产业展开。

这部当代乡土小说中蕴含了作者对家乡、对土地、对农业怎样的情怀?近日,作者陈应松接受了媒体群访,分享了《天露湾》的创作故事。

《天露湾》的灵感来自家乡,也来自生活

“灵感来自家乡,也来自生活。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记录我们湖北江汉平原这四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葡萄产业从无到有发展的历程。”陈应松说。

从2019年开始进行田野调查,2020年开始书写,历时两年,《天露湾》这本以葡萄产业为背景,描写两代农民对土地情感的小说终于诞生。

用葡萄串起乡愁,陈应松长篇新作《天露湾》出版,抒发对故乡大地的情怀

对于江南来说,葡萄是一种外来水果,它本不属于这片土地,公安县过去也没有过种植葡萄的历史。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才在几位农民的探索下打破了这一定律,后来葡萄甚至成为这里一个巨大的农业产业。

在《天露湾》里,葡萄的引进、种植、加工、产出都有着时代所赋予它的特殊意义和内涵,而这些都来源于陈应松深深的“乡愁”。

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对农民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在这部小说中,我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我的心情:讴歌土地,赞美农民。”陈应松记忆中的乡村曾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土坯房、泥巴路、脸朝黄土背朝天和无休无止的劳作,挑粪、挖沟、锄草、插秧……没有一样不是繁重的苦力。但在《天露湾》里,落后的农民形象不复存在,读者可以看到的是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新农民形象。

陈应松说:“对于作家而言,田野调查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只有真正到田野中、到生活中去行走,才会真切地感知到农民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品质。”

相比于过往的其他作品,他坦言,《天露湾》是自己所有作品中的一个“异数”。过去,他写神农架系列小说,写高寒山区的贫困生活,写神秘魔幻的批判现实主义题材。而这部源于乡愁、源于田野、故事发展横跨三四十年的小说完全是一种纯粹的表达,在写作上完全口语化、生活化、地域化。

书中每一位故事人物甚至都有能承载其人物特质的原型。陈应松说:“我通过写这部作品,想告诉大家,农民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确是最伟大的人。”

从农民故事感受农业发展,于小处见证时代变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为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在陈应松的故事和人物刻画里尽显新时代的芳华。传统的农耕时代,农民以双手为武器,没有先进的技术,也没有丰富的知识。

但在现实生活中,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后,农民们已经彻底地告别了农耕生活,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在《天露湾》中,江汉平原的农民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一颗葡萄都见证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由此折射出的是现代农业大有可为、前途无量的未来。

“我2009年在某市挂职期间发现,几乎一夜之间农村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农民再也不需要锄头、镰刀和耕牛了,不需要除草,也不需要插秧割谷,一切交给了机械。”聪明的、精明的、有知识的农民崭露锋芒,现代的、先进的、时尚的新农村遍地开花。

用葡萄串起乡愁,陈应松长篇新作《天露湾》出版,抒发对故乡大地的情怀

这部用葡萄串起乡愁的小说,也正是于小处见证时代变迁的献礼之作。

陈应松曾出版有长篇小说、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等100余部。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中国好书奖、春风悦读榜等奖项若干。他的《森林沉默》《还魂记》《猎人峰》《到天边收割》等作品多以湖北神农架为背景,谈到自己的写作习惯,他说自己主要是在神农架山里面居住和写作,因为那里空气清新,环境安静。

“《天露湾》是我的第一家乡的题材,神农架是我的第二故乡,作家是为故乡而生的,作为一名乡土作家,关于平原或水乡这样的符号一定会在今后的作品中再次出现。”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