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印度有根“不朽神柱”,一千年也不“生锈”,至今科学无法解释

作者:静说历史

现代科技如此发达,这少不了各行各业的科学家对自然、生命、环境、现象及其性质进行的重现与认识、探索与实践,并且在自己的领域独树一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伟大的科学家们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聪明的才智,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在落后的古代,没有科学家们总结好的数理化知识,工匠们也是很厉害的,他们用代代人累计出来的心血和智慧创造出了神奇的发明和艺术。

就说已经有上千年历史的“印度铁柱”,至今不朽,铁柱表面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不会生锈的铁柱”用现代科学常识来阐述只能说它是一个奇迹。

印度有根“不朽神柱”,一千年也不“生锈”,至今科学无法解释

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在氧气、溶液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生锈,另外铁一旦生锈,铁锈结构就会疏松,更容易吸附水和空气,从而加快了锈蚀的速度,这样生锈的铁只会越来越严重。所以为了更好地保存铁制品,一般是将它们放入紧封的储藏器内,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

在印度德里城附近的麦哈洛里,一根在公元五世纪就已铸造而成的巨大铁柱屹立了一千五百多年,被当地民众称作“不朽神柱”。整根铁柱高6.7米,直径约1.37 米,用熟铁铸成,通体实心, 而在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是一种颇具古印度风格的纹样。

根据铁柱上的梵文记载,这根铁柱是当时为纪念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王而铸造的。这根由古印度人铸造的铁柱究竟有何奥妙而能够经历千年风雨却不生锈呢?

印度有根“不朽神柱”,一千年也不“生锈”,至今科学无法解释

熟铁是用生铁精炼而成的铁,又叫锻铁、纯铁,生铁很脆, 一般是浇铸而成的,但熟铁制品若是整日暴露在空气中,历经风吹雨打,一般几十年就会被腐朽的锈迹斑斑。

理论上说纯铁能够保存的期限确实比含杂质多的铁更为长久,但依照古代的技艺,真的能够铸造出化学意义上的“熟铁”吗?按现代技术来说,可锻鉄,低碳钢,中碳钢,甚至高碳钢都有可能包含“熟铁”的概念,简单来说,不锈钢中也包含“熟铁”。

根据科学家对印度铁柱的研究,他们发现铁柱里也有杂质,可结果却是铁柱的耐腐度比不锈钢还高,这就意味着铁柱必然还有其他的奥妙能够使得它千年不朽。

印度有根“不朽神柱”,一千年也不“生锈”,至今科学无法解释

一开始,有人认为古印度人掌握了一种更为神奇的冶金工艺,他们锻造出来的熟铁能够永不生锈,但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疑问,若是古印度人真的掌握了这项工艺,那么同时期的铁制品或铁制建筑却为何没有像这跟铁柱一般千年不朽呢?

十九世纪,亚历山大·克宁奥姆爵士研究表示“印度神柱”是由铁盘堆积而成,多个铁盘经过焊接,最终形成铁柱,亚历山大爵士的研究只是说明了这么长的铁柱是如何铸成的,并未解释铁柱的不朽奥妙。

直到上世纪初,罗伯特·德费尔德爵士得到当局的批准,从铁柱上面提取了一块样本,经过化学提取,铁柱包含99.72%的铁元素,以及若干硫、碳、磷、氮、铜元素,的确,铁柱的纯度还是很高的,可这也表明了铁柱还是应该会被腐蚀的。

印度有根“不朽神柱”,一千年也不“生锈”,至今科学无法解释

之后,众多来自世界的各国科学家继续对“印度神柱”进行研究,有人认为印度铁柱的不朽是具有特殊性的,是因为柱子的“大块铸件”这种特殊结构加上印度当地独特的气候才会不朽。

最终,当地的一位学者、坎普尔大学的材料工程师拉马穆尔西·巴拉苏布拉马尼安发现了这根柱子的奥秘,他也从铁柱表面提取了一块样本进行化学分析,他得出的结论和罗伯特爵士完全不一样,这块样本的含磷量很高。

正是因为磷这种元素与铁和空气接触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磷酸氢盐的水合物,在铁柱开始生锈时,由磷、铁和空气形成的保护膜在一开始就阻止了锈迹的进一步发展。

印度有根“不朽神柱”,一千年也不“生锈”,至今科学无法解释

若是没有这层保护膜,由于浇铸和锻造时必定会形成一些不均匀和细小的瑕疵,印度铁柱直接就面临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而且印度当地的气候的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德里地区每年的绝大多数时间,空气中的湿度都不超过70%,水分分解成的电解质是造成铁腐蚀的重要原因。

印度有根“不朽神柱”,一千年也不“生锈”,至今科学无法解释

但马穆尔西的研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因为用灰磷、彩磷等磷化合物进行防锈是现代才被研究出来的,古印度人就掌握了这项知识,实在超出常理。但不管怎么说,这根屹立千年的“印度神柱”还是表明了凝结了古印度人的智慧和心血而铸就的,它本身就是一种神迹,让世人惊叹不已。

继续阅读